567中文网 > 其他小说 > 兴隋 > 第七十一章 峰回路转

第七十一章 峰回路转

家国天下123创作的《兴隋》, 第七十一章 峰回路转在线免费阅读下载。内容提要:

 热门推荐:
    杨倓离间三宗之计,不想却被清河崔氏六房族老崔晔识破,这如果传了出去,那必将倒是五姓七宗的反扑,杨倓可不愿看到这样的结果。 更新最快在崔晔说出来之后,杨倓就已经动了杀机。

    就在杨倓问完之后,崔权突然哈哈一阵大笑,说道:“人言燕王殿下杀伐果断,这一次为何却犹豫了。”

    杨倓听了崔权的话,不由得看了看崔护,脸上露出了一丝的痛苦之色,但随后就又看向了崔晔,再次恢复了刚毅之色。

    崔晔并没有直接回答杨倓的话,而是说道:“老夫已经是这把的年纪了,死不足惜。不知燕王殿下如何处制护儿。”

    杨倓再次看向了崔护,而此时的崔护却是一脸的痛苦之脸,他并不是怕死,心中大骂,你这个死老天,为何如此的对我,他虽贵为燕王,但却还是将我当作朋友。为什么又要让我们成为仇敌。

    “崔护母子,本王会带走,送他们到一个无人认识的地方。或许会将崔护留在本王身边,但崔老先生请放心,他们母子此生必会衣食无忧的。也许崔护还能重振你们这一房,也说不定。”杨倓坚定的说道。

    杨倓也只能做到如此,如然与崔护刚认识不久,但杨倓却不愿就此失去这个朋友,这个刚毅而又真诚的朋友。

    “行俨……”

    就在杨倓要下令之时,崔晔突然笑,笑得很是开心,对杨倓说道:“殿下,如果老夫真要是想破坏殿下的计划,还会来这里见殿下吗?老夫早就去见族长了。”

    杨倓听了就是一愣,两眼紧盯着崔晔,这时崔权说道:“燕王殿下,在晔叔来信之后,家父就已经猜到是燕王殿下所为。

    之前温长史就曾与家父来信联系,信中透露出能助家父完成心愿之事。家父就知陛下要对清河崔氏动手。后来晔叔来信,就更加确定是燕王所为。

    认祖归祖也确实是家父心愿,家父为此也多次努力争取,晔叔也从中周旋,但族长却是再三的刁难,家父几次来清河,连祠堂都没有进得。”

    崔权说道这里,一脸愤闷,还有奈之色。杨倓知道,如今的崔景已经五十多岁,在这个时代,六十就已经是花甲之年,还有多少个年头。但重返清河,就是崔景一生之痛。

    “唉!真不知道,我那大兄是怎么想得。当年国史之狱,白马公含冤而去,只有一子南逃,而我清河崔氏,则是崔逞公之后,才有了现在之况。本是同根,为何拒之于外?”崔晔不由得感慨道。

    “哼,中品中正,家世、道德、才能。一个稚子出生在何处,他所不能定,但后天努力,却是由己所行,就如崔护,虽为清河崔氏,但却连族谱都不能进,这就注定他为下品。可崔护才能、品行如何,崔老先生应是心知肚明。上品无寒士,下品无士族,为何?皆是私心所至,以保自己的家世地位。

    如崔赤松之辈、卢和之流、李敖之属,却是上品,他们才能如何?他们的道德又如何?这也不用本王说了。

    这就是世家大族的私心,是族长的私心。清河崔氏也是如此,长房长子崔子今,只为本州主簿,其余诸子皆碌碌之辈,再观其孙辈,嫡子皆如崔赤松之辈。清河崔氏如此,难道长房诸子之中就真无才能之辈吗?再观其他五房,崔老先生的六房有长子崔彦武为魏州刺使,三房有崔稜为蓝田太守,皆压过长房。

    而崔老先生力主崔太守回清河房,那长房又将如何想?崔老先生其心如何?崔景太守为白马公之后,是否以崔景太守为外援,谋族长之位?”

    杨倓的一番话,另崔晔、崔权等人目瞪口呆,多年疑惑,一朝被解,却让崔晔愤恨,崔权与崔济父子两都是怒火中烧。

    “本王初时,并非要对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赵郡李氏如何。可当日本王从校场回来之后,正好遇到卢和、崔赤松、李敖三人指使家奴,要打杀百姓。如此情况,要是再不加管束,那我大隋将何以立国?

    这是他们这些人逼陛下与本王出手的。世家掌权,如崔护等人、下品寒士将在大隋如何自处?”

    杨倓已经听出,崔晔等人并没有将自己的计划泄露出去,也就不愿现多造杀戮,苦口婆心,并口口都将崔护拉上,就是要拉拢崔晔。

    而至于崔权,如果崔晔站在自己这边,那拉拢旁枝四族老的事情,他们也就坐实,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唉!殿下之意,老夫已经明白。但老夫有一个不情之请,那就是崔护,想要送到殿下身边,不知殿下是否能够成全呢?”崔晔在此时,还是不忘崔护之事,也足可看出,崔晔对崔护的看重。

    旁边的崔护,也是一脸的期盼之色。杨倓看了看两人,知道崔晔心中已有定计,笑着说道:“崔老先生,您对崔护的爱护之心,本王已经明白。这件事情,本王现在还不能答应。”

    杨倓刚说到这里,崔晔就是一脸的不解,此是老夫的唯一条件,燕王为何不答应,难道还是想要杀老夫等灭口吗?而崔护则是一脸的茫然,看向了杨倓。

    “崔老先生不要多想。难道崔先生要改变初衷吗?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本王可不愿做这拔苗助长之事。”

    杨倓说道这里,崔晔不由得露出了笑容,说道:“知老夫者,燕王也!”

    “崔护,他日你学业有成,本王必派人接你母子来本王府中,到时,就是你不想来可都不行了。”杨倓笑着对崔护说道。

    “待护学业成时,不远千山万水,也会去寻殿下。”崔护终于露出了笑容。

    杨倓又看向了崔权、崔济父子两人,脸上带着笑容道:“崔破虏,今是也是我们的缘份。本王听彦博先生讲,景公治家甚严,子孙两人皆才干。而崔破虏已有职事,本王想僻崔济为本王府中主簿,不知两位是否愿意呢?”

    时形势比人强,这就是**裸的拉拢,杨倓就是想将这个崔景拉到自己的船上。

    崔权看向自己的儿子,崔济毕竟还只是十七岁的少年郎,听到燕王要僻自己为王府属官,兴奋的脸都有些红了。

    崔权自然看出了儿子的心意,对杨倓说道:“权先谢过燕王殿下的看重,殿下之邀,权代犬子应下了。”随后又对崔济说道:“回来收拾一下,明日就随殿下去吧!但要随时紧记祖父的教导。”

    当要离别时,崔济也不由得眼圈一红,此一别,不知哪日再见到祖父与父亲。

    一直紧张的气氛,现在终于缓和了下来,崔晔向杨倓问道:“殿下,不知对清河崔氏将有何打算呢?”

    杨倓背负双手,两眼微眯,沉声说道:“或换或分,由你们两家自己决定。”

    “换怎么讲,分又如何说?”崔权面脸严紧的问道。

    “很简单,崔彧这个族长是不能做了,要么就由崔老先生做这个族长,要么就是景公回归清河堂为太守,这就是换。分就是崔老生另起炉灶,再建一堂,景公也可另起炉灶。”杨倓态度坚决的说道。

    崔晔也是为官多年,哪里还有不明白杨倓的真意,即使强保清河堂又能如何,自己或景兄做上族长又能怎样,经此之后,各房私心已存,由其是各旁枝,已被燕王鼓动,分也只是迟早之事。

    看了一眼崔权,对杨倓说道:“殿下,老夫不愿再参与清堂之事,大兄所为,让老夫心灰意冷,但为保我这一房,老夫决定另立一堂。现下清河郡有清河堂,所以老夫决定举房东迁至齐郡。”

    被迫东迁,背景离乡。崔晔说道此处,却是一脸的落寂。

    杨倓心中暗,你崔晔经此一事,勾结崔景,图谋族长之罪已成,就是想留在清河,也必不为其他几房所容。但面上并没有表现出来,点了点头,说道:“崔老先生有此打算,本王也无话可说。齐郡丞张须陀与本王有师徒之宜,本王会去信与张郡丞,请他代为关照,也可省去诸多不必要的麻烦。”

    “如此就多下殿下了!”崔晔虽心中不愿如此,但却也是没有办法。

    “殿下,权也觉得,此时再回清河堂,也不是什么明智之选。即然清河堂不容于我们,那我们也没有什么必要非要回清河堂。权回淮阳之后,必会劝父亲大人。我们在庐江多年,那里已经就是我们的家了,权回去之后,会细父亲大人立庐江堂,以拢我白马公子孙。”崔权见崔晔如此,也对杨倓说道。

    杨倓听了,心中暗喜,如此一来,清河堂就将分出一支,崔景等也将不思再回清河堂,那清河崔氏的实力将受大损,同时,有崔晔与崔景两人,自己的实力也将会大增。此番大局已定,就看最后的收益有多大了。

    范阳卢氏有老狐狸在,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或许也可从中收得一二好处。赵郡李氏则是杨广亲自主持,三宗提前衰落,已成定局。虽不至于就此而消亡,但也必将不会像那一世,影响如此之大。

    此时的杨倓心情大好,但仍是一脸的平静,对崔晔与崔权两人道:“如今大事还未定,我们还需要小心。本王还将会借用崔济之名,在崔堡镇主持大局。”

    “谨听殿下吩咐。”崔晔与崔权两人同时道。崔济虽略显有些尴尬,但如今已是杨倓燕王府的属官,也无什么不可。

    此时,还要数崔护的心情大好,杨倓在广法寺一战成名,享有神箭燕王之称,能被这样的人当成朋友,心里也是无比的自己豪。

    “殿下……”崔护刚叫出口,就见杨倓一瞪他,立刻明白了过来,连忙改口道:“济兄,母亲该将饭菜做好了,我们回去吃饭吧!”

    杨倓一笑,说道:“护兄要是不说,济都有些忘记了,现在护兄一提,这肚子可就开始叫唤了。”说完,众人都是一阵大笑,向崔护的家中走去。

    就在几人将要到崔护家时,就见从远处急匆匆的跑过一个仆人模样的人,见到崔晔之后,大声喊道:“族老,族老!不好了,出大事了。崔成族老家中失火,被烧死在房中了。”

    众人听后,都是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