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中文网 > 其他小说 > 兴隋 > 第一百零三章 推测

第一百零三章 推测

家国天下123创作的《兴隋》, 第一百零三章 推测在线免费阅读下载。内容提要:

 热门推荐:
    抱歉,昨天脑子乱的很,一直定不下心来,所以只得请了天假,还请兄弟姐妹们原谅,也多谢兄弟姐妹们的支持!

    ——————

    杨广坐在龙椅之上,冷眼旁观下面群臣对杨倓的弹劾,虽都还有所顾忌,但话语之意已经非常的明显,杨倓不适合领兵,夺其右骁果兵权。 更新最快使得杨广一阵阵的厌烦。

    听着下面群臣说得越来越不像话,不由咳嗽一声,冷淡的说道:“如今叛匪张金称的目的非常明显,那就是要攻扑黎阳仓,一旦黎阳仓失守,贼势必然大长。燕王杨倓屡败败于贼手,朕定会治其罪,但现在紧要之时,是如何求援黎阳仓!”

    听到杨广的话,下面群臣都哑了火,没有再吭声。杨倓看着,冷哼一声:“哼!刚才说得不是都很欢吗?怎么?刚提正事,就都不说话了,哑巴了都!段文振,你为兵部尚书,你来说说,事到如今,该出何对策。”

    兵部尚书段文振听到杨广点到自己,也只得宁着脑瓜皮出班说道:“陛下,唯今之计,一面令右骁果军退守进黎阳仓,与黎阳仓守军固守黎阳仓,另一面立即调派大军救援。”

    “派援兵?从哪里兵?此时调派援军还来得及吗?”杨广冷声问道。

    “陛下,左侯卫将军冯孝慈,正在齐郡与张须陀剿叛匪王薄,可令其援救黎阳。”兵部尚书段文振说道。

    杨广听了,还算满意的点了点头,刚要说话,就见齐王杨暕出班奏道:“陛下,王侄杨倓屡战屡败,使右骁果军士气低落,已经不适合再领右骁果军,应立即派人将其换回,以激励右骁果军士气,方能紧守黎阳仓,以待援军。”

    杨广听了,两眼微眯,看着齐王杨暕。杨暕见自己父皇脸色阴沉,不由得心中发颤。

    “以皇儿之见,何人可暂待右骁果军郎将呢?”杨广沉声问道。

    齐王杨暕心中一喜,但马上又想到,这大殿之中,有各卫大将军、兵部尚书,为何偏偏要问我呢?难道这是父皇在试探我吗?杨暕的心不由得一紧,脑中急速的转着,突然嘴角微微一扬,但很快又收了回去。

    说道:“回父皇,皇儿以为,左诩卫将军段达最为合适,虽新败于叛匪张金称之手,这实乃大意轻敌所至,并非其平庸无能。用段将军两个好处,其一,段将军经此一败,必会小心谨慎。其二,段将军对叛匪张金称已经熟悉。所以皇儿认为段将军最为合试。”

    兵部尚书段文振眉头就是一皱,好个二虎竞食之计。早就对这个族侄说过,不让他参与这皇家之事,他就是不听,现在又被这齐王所利用。

    杨广翻了翻眼皮,看了一眼齐王杨暕,宇文述道:“宇文爱卿,觉得齐王所言可有道理?”

    宇文述在段达败后,偏向于杨倓剿匪,杨广虽然没有下旨,但也默许。没有想到,先有清河败退,后对叛匪张金称又连败五阵,宗城、馆陶、武阳、魏县、洹水五城为叛匪张金称所破,使得自己成为齐王与越王两派攻击的对像。

    听得杨广问,心中暗道,燕王殿下,这可不能怪老夫了,要怪只能怪殿下自己,没能把握机会,抓此战功。却连老夫都要受连累。

    “陛下,齐王殿下所奏有理,臣附议!”

    杨广听了,脸上没有任何的变化,冷声说道:“如此就依卿等所奏!”杨广说完之后,起身就向殿外走去。

    内家欢喜几家愁。黄门侍郎紫光禄大夫裴世矩在殿上,一直没有说话,就如不存在一般,见杨广退朝,随着诸位大臣了大殿,但他并没有出皇宫,而是问了杨广的去处,随之追去。

    在御书房内,杨广看着裴世矩,有些疲倦的说道:“裴爱卿,这在朝会之上,不见你吭声,这朝会刚散,你却又来寻朕,还有什么事吗?”

    裴世矩一脸的平静,偷看了杨广一眼,说道:“陛下身心疲惫,是否是因燕王殿下战败之事?”

    杨广看了一眼裴世矩,心道,明知故问,这还用说吗?这个倓儿,看着平时侃侃而谈,可真到真格的,却是如此的不堪,真是让朕失望。

    杨广瞪了一眼裴世矩,并没有说话,只是哼了一声。

    裴世矩脸上笑容不变,知道这位陛下,只是对燕王寒心,至于那黎阳仓,虽是河北诸郡最大的最大的粮仓,但也还没让这位陛下放在心上。

    “陛下,在朝会之上,臣有些疑问不敢直接说出来,怕人多嘴杂……”

    裴世矩停下话头,看了看左右的内监与宫女,而后低下了头。

    杨广挂着一丝的疑或,不知这裴世矩肚子里憋了些什么话,但还是向左右摆了摆手。内监与宫女都低着头倒退了出去。

    “屋中就朕与裴爱卿君臣两人,有什么就直接说吧!”

    “陛下,燕王与叛匪清河攻守之战,正巧赶上大雨,弓弩弦胶松脱无法使用,无法发挥全部战力,兵少而退,这个臣还可相信。可五日连丢五寨,被叛匪连破五城……”

    裴世矩说道这里,带着一脸的深意,摇了摇头。

    “嗯?爱卿的意思是……洹水令的奏折有问题?难道他敢慌报军情?”

    杨广听了裴世矩的话,脸上露出一丝的质疑,还挂有点点的兴奋,身体不由得向前微倾,带着期许的问道。

    裴世矩眼皮虽然一直下耷,看着不敢直视杨广眼角却一直都在偷看杨广的情绪,来抓住这位喜怒无偿君主的心理。隋帝杨广脸上的表情,一丝不露落在裴包矩的眼中。

    “陛下,洹水令应该不会拿他的脑袋开玩笑,军情肯定不会有假。其中的蹊跷在于,燕王殿下肯定也知道黎阳仓,如果燕王殿下真要如洹水令所奏,溃败,那为什么非要向黎阳方向?所以臣觉得,燕王的溃败,里面一定有文章。”

    裴世矩心中对杨倓的计谋,早已是**不离十,但却并没有将最终的猜测说出来,只是将疑问说给面前的隋帝杨广。

    杨广听了裴世矩的话,身子慢慢的向后靠了靠,面有沉思之状,像是问裴世矩,又像是在喃喃自语。

    “叛匪出高鸡泊的目的,就应该是一路向南,直取黎阳仓。倓儿却是顺着黎阳方向而撤,难道倓儿早已看出了叛匪图谋,沿途拖住叛匪,为黎阳仓争取更多的时间?

    不对,要是如此,倓儿早就会上书于朕,但到现在为至,也没有向朕求过援,难道……

    杨广说道这里,眼睛就是一亮,不由得看了一眼裴世矩,但见裴世矩低着头,满脸的沉思之色,收回了眼光。脸色好了很多。如果真要是如此,那给朕的惊喜就太大了。抬头见裴世矩脸上露出了惊喜之色。

    “来人!立即传朕旨意……”

    “陛下不可,陛下朝会上之举,也正是配合燕王殿下之计。这蓟城之内,臣相信会有拳匪的哨探,这个消息很快就会传到叛匪张金称那里,如此,叛匪张金称更不会有所怀疑。”

    杨广听了,一扫心中的郁闷之气,不由得站起身,刚要一阵畅快的大笑,但却看到裴世矩一个禁声的手示,立即就明白了过来,赶紧收住了笑声。

    早就闻讯赶来的吴内侍,一直在御书房外徘徊,见裴世矩一脸沮丧的出了御书房,心里咯噔一声,但还是小步走到裴世矩的近前,低声的问道:“裴大人,情况怎么样?”

    裴世矩看了吴内侍一眼,张了张嘴,发出了一声叹息。凄寂的向外面走去。

    杨倓战败的消息,很快就在蓟城传开,不管城中百姓如何的议论,此时在杨倓的蓟城住所中,却是一片的愁容惨淡。

    “大伯,殿下与义父他们真的一点消息都没有吗?”

    在厅中,无双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娴静,拽着温大雅的胳膊,一脸希冀,带着颤音的问道。

    温大雅在知道杨倓与右骁果军战败失踪的消息之后,也不见了往昔镇定,愁眉不展,不断的摇着头。

    “无双,主上与你义父……哎!大伯现在也没有了主张。”

    “那裴大人那边怎么说?裴大人也一点的消息都没有吗?”

    “大伯刚从裴侍郎府中回来。主上没有消息,到不是什么坏消息。这更坏的消息……

    哎!齐王与越王等人,在朝会上的弹劾。陛下已经下旨,由段达将军前往洹水一带,寻右骁果军,暂代右骁果军郎将一职,令主上立即回蓟城。看起来主上之前的努力,就要付诸东流,白为他人做稼衣了。”

    温大雅在刚一得到杨倓的消息,就去了裴世矩的府上,从裴世矩的口中得到了朝会中的情况,心神大乱,都不知是如何回来的。

    “不行,无双要去寻殿下与义父去,无论殿下在哪里,无双也要打到殿下!”

    无双说完之后,扭身就向外走,温大雅没有想到平时性子绵软的无双,竟然也有如此雷厉的一面,打定主意,说走就走。

    “无双,就连陛下现在都不知道主上的去向,你又向哪里去找呢?”

    无双听了温大雅的话,身子明显一震,眼泪已经在眼圈之中打转,咬着下唇,强奈着哽咽,坚定的说道:“大伯,殿下与义父是在洹水附近失踪的,无双就先去那里找,如果找不到,无双就跟踪段达的队伍!”

    临机决断,本非温大雅之常,突得杨倓的消息,早已经乱了方寸,感觉无双此去不妥,但也不知如何劝阻。

    “无双姐姐,不急于这一会儿,还是先回到厅中,观音婢这里有话要说。”

    无双抬眼一看,见长孙无盐回来了。心中好像有了主心骨一般,赶紧迎上前来,抓着长孙无盐的手,眼泪再也止不住,任情的流了下来。

    “长孙小姐,殿下和义父失踪了,你是说该怎么办呀?”

    长孙无盐并没有说话,而是拉着无双的手,走进了厅中,而后卫人守好了门。看了看愁眉不展的温大雅,与梨花带雨的无双两人,并没有急着说,而是很淡定的坐了下来。

    “温先生,无双姐姐,你们可曾想过,倓哥哥要是真溃不成军,败逃的话,右骁果军又怎么会没消息呢?不觉得这个消息有蹊跷吗?”

    “长孙小姐的意思是……那个洹水令的奏报有问题?”温大雅惊疑的问道。

    “如果不是洹水令的奏折有问题,那就是倓哥哥令有谋划。所以无双姐姐千万不能去寻倓哥哥,小心被人利用。

    裴侍郎那边,在从行宫出来之后,可有什么动静?我们现在只要随裴侍郎即可!”

    温大雅细细的琢磨着长孙无盐的话语,心中不由得暗自佩服,没有想到,在这关键之时,自己还不如一个小姑娘沉得住气,确实有其父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