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中文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望族 > 第二百三十三章 金风玉露(二)

第二百三十三章 金风玉露(二)

雁九创作的《大明望族》, 第二百三十三章 金风玉露(二)在线免费阅读下载。内容提要:

 热门推荐:
    杨廷和十二岁中举人十九岁中进士今年四十二岁正值盛年现为左春坊大学士。

    早在沈瑞随徐氏出门前沈瑞在心里就将杨廷和的履历记了一遍却是不能不佩服。虽说如今他还没有下场应童子试可身边族兄弟多有应试者。沈瑾十四岁过院试都被族人称赞被对方学官认为前途可期杨廷和可是十二岁过的乡试往前推一年那就是十一岁过的院试。

    所谓神童这就这样了。

    成名需趁早这话就是有道理。

    等杨廷和过礼部会试时只是在三甲年纪在十九岁。即便算是少年进士可多了一个“同”字含金量就低了。可是因他是明朝开国来最小的举人早已经在御前备过案的所以得以以同进士身份入庶常院而后入翰林。

    有这样的能人比照着沈瑞就在心里盘算自己应试的时间。

    明年十四岁应童子试;大后年十六岁应乡试顺利的话十七岁第一次应会试。

    杨廷和十二岁中举十九岁却才过会试可见会试难度之大。

    沈家族人中水字辈宗房大老爷、沈举人、五房大老爷、七房二老爷、八房大老爷都是举人其中沈举人还是少年举人可是全部都会试落第。

    想想会试的概率问题沈瑞只觉得头皮发麻不过身在这个时代却没有选择的机会。

    杨家坐落在照明坊离沈宅所在的仁寿坊就隔了一条街。

    杨廷和的继室俞氏论起来与徐氏还有远亲只是要拐了几个弯比较远了。

    到了沈瑞这里则要称俞氏一声“表姨”。

    因是随徐氏过来做客又是以俞氏亲戚的缘故因此到了杨宅后沈瑞先见到的是俞氏。

    大明朝礼制父丧母丧都是守三年。

    不过父亲在世的话母丧只需守一年。

    当年沈瑞在西山寺居三年前一年曰守孝后两年对外也称是养生。

    这也是为何杨廷和弘治十二年丧母不及两年新妇就能进门的原因因为已经出了服。

    俞氏十七、八岁年纪进门不足一年此时还是新妇言行之间还有些腼腆。

    见了徐氏她亲近中带了恭敬。倒不是因诰命等级的缘故而是徐氏虽与她同辈可年岁应该比她父母还年长。

    沈瑞虽身高不低可到底是少年身材面上带了稚嫩嗓子还没有过变音期。

    俞氏与他对答几句就去了拘谨对徐氏道:“瑞哥与我那兄弟年岁差不多见了他倒是想起我那兄弟来。”

    俞氏之父本是京中小官今年“京察”评为上等外放知州了。

    徐氏笑着道:“他们甥舅年岁相仿往后总有亲近的时候”

    俞氏笑道:“表姐说的是正是这个道理。难得表姐过来我家那几个姐儿、哥儿也该过来与表姐请安”说罢便吩咐婢子去传人。

    稍一时就随婢子进来几个孩子年岁从三、四岁到十二、三岁不等。

    令沈瑞意外的是杨慎也是其中。

    两人对视一眼都瞪圆了眼睛随即立时移开视线。

    从高到矮六个萝卜头除了先太太所出的长子杨慎长女杨恬之外剩下杨家二哥、三哥、四哥与二姐儿都是杨廷和侧室蒋氏所出。

    这个时代士大夫有妻有妾算不得什么只是让沈瑞觉得不自在的是杨二虽也是九岁可年纪比杨恬大半岁。

    虽说现下见礼杨二老老实实地管沈瑞叫“沈表哥”;可要是两家亲事真成了这就是他的内兄了。

    徐氏依次给了几个孩子见面礼不得不说杨家这几个孩子长得十分体面尤其是蒋氏所出的四兄弟容貌比杨慎、杨恬兄妹更胜一筹。由子及母可见其生母的相貌定是不俗。

    杨廷和先头太太黄氏除了嫡长子、嫡长女之外再无所出剩下的孩子由侧室包圆了。即便没有“宠妾灭妻”的风声传出去可谁也不是傻子这几个萝卜头就是证据。

    想到这点徐氏对于杨廷和难免腹诽对于杨慎、杨恬兄妹就生出几分怜惜。

    徐氏是为了杨恬来的自然将杨恬拉到跟前仔细问起平素喜好。

    杨恬虽父母都是蜀中人氏可生在京城长在京城倒是一口官话应答起来脆生生的是个极爽利的小姑娘并无扭捏之态。

    虽说她的相貌比不上庶出妹妹可也比寻常人强出许多。

    何太太赞她水秀比美江南闺秀不无道理。

    徐氏自己就是端庄大气的性子自然见不得那种羞羞答答的小娘子。杨恬这性子倒是正合了她的胃口。

    加上杨恬虽才九岁可是底子好头发如墨趁着皮肤雪白鹅蛋脸柳叶眉已经是小美人坯子。徐氏虽是盼着沈瑞早日成亲不乐意给他定个小媳妇可既是丈夫交代了便也只能往好的方面想。

    沈瑞在旁只能无语了。

    徐氏看杨恬是丽质天生沈瑞看她则是大号娃娃。

    九岁的未婚妻只要想想就觉得一阵恶寒。

    孩子们都在跟前徐氏虽亲近杨恬可也没有冷落其他人对待杨恬的胞兄杨慎尤为关注几分。

    待听说杨慎已经过了院试如今也在春山院徐氏的笑容就更真挚几分:“我家二哥也在那里读往后在课业上遇到难处倒是可以请教他表兄。

    这也能看出徐氏的豁达换做其他人家一辈子没儿子选了嗣子定要当成眼珠子似的盯着。

    加上沈瑞身边的两个小厮其中长福正是沈家家生子。要是徐氏想要知晓沈瑞在院的往来与交友情况并非难事可是徐氏却从不如此。

    她虽也过问沈瑞的交友情况可并不将沈瑞拴在眼跟前因此还不知沈瑞刚交了新朋友。

    沈瑞满心不自在杨慎也不好受。

    他今日是主动留在家里的即便妹妹的亲事他不能做主可是他还是不放心。慈母故去如今他们兄妹相依为命是最亲的人。

    之前他知晓这门亲事后对沈瑞虽不假颜色可心中也是隐隐窃喜。

    毕竟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换做妹妹许了旁人家他还要担心妹婿人品;到了沈瑞这里起码心就放下一半。

    他留在家里并不是等着见沈瑞的而是为了见见徐氏。

    徐氏是沈瑞嗣母非亲生母亲要是脾气不好往后做了亲家相处起来更是轻不得重不得叫人为难。

    待见了徐氏杨慎就彻底心安了。

    相由心生徐氏说话爽利目光清正面上也端庄并未尖刻之气。

    俞氏对杨慎这个才归家不久的继子心中颇为在意。

    对于这门亲事她心中并不乐意。她知晓自己身份小户人家出来的继妻前面有发妻留下的嫡子女后边有宠妾的四个庶子女都不是她能左右的就乐得做个甩手掌柜并无心插手继子女婚配。

    左右都交给自己老爷做主好坏也怨不到她身上。

    谁想到如今谈婚论嫁的却是她这边的远亲。

    以后要是有个不好阖家都要埋怨到她头上。

    可是如今何学士为媒老爷这里没摇头两家开始相看上俞氏就只能盼着结果好了。

    眼见杨慎神色稍缓对这门亲事没有抵触之意俞氏不由暗暗地松了一口气道:“正巧我们老爷今日休沐瑞哥就随我们大哥去见见我们老爷”

    徐氏点头道:“正该如此呢”

    俞氏就嘱咐杨慎带沈瑞去前院房而后又吩咐养娘带了其他孩子下去。

    待屋子里清净了俞氏紧绷着的神色才松弛下来。

    后娘难为徐氏见她如此也不禁怜惜道:“这样的人家你爹娘也是心狠的”

    俞氏轻声道:“是我命薄本以为要青灯古佛一世如今这样的结果已经是不敢想了”

    她同何家小娘子一样都是早年订了亲未等成亲就死了未婚妻。等到再说人家就难说门当户对的亲事除了远嫁就只能给人做继妻。

    徐氏想到自家外甥女虽也是与人做继室可同俞氏跟前这儿女成行相比到底算是好些

    沈瑞与杨慎出了正院杨慎就哼了一声狠瞪了沈瑞一眼。

    沈瑞面上讪讪心里羞愧。要不是他跟大老爷说那些话又点出杨廷和大老爷也不会想到联姻上。自己活了两辈子还要借着那点“先知”用婚姻为手段来巴结未来的权贵这不能说是正道。

    要是杨廷和的女儿如今是个妙龄少女那沈瑞即便心中羞愧也是乐意顺水推舟。

    可面对的对象是个九岁女童沈瑞只觉得难堪。

    杨慎本想刺沈瑞几句不过见沈瑞神色有异就将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

    他与沈瑞同龄又因聪敏的缘故从不将自己当孩子看。如今十三岁虽专心读可也不是木头疙瘩对于男女之事多少晓得些将心比心地想一想自己会看上一个九岁的孩子么?答案是否。

    这般想着杨慎心中反而生出几分忐忑。

    他沉默了一会儿便别别扭扭对沈瑞说起杨廷和的喜好来。

    沈瑞见杨慎“放水”心中大奇不过也仔细听了

    appappshuzhanggu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