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威觉得无话可说了,因为组长发话了,组长是他的恩师,他不能不听组长的,并且他也看出来了,大家都不愿意讲是谁也不想揽这个瓷器活,此时,谁要把这个事承担下来就是为别人减轻了负担,更是为组长减轻了负担,那么他黎威还有什么推托的理由呢,更何况,大家毕竟还是比较信任他的,为什么不叫汪微讲呢,如果此时此刻大家真的都推举汪微,他又是什么滋味呢,如果他一再的推辞,大家会不会推举汪微呢,如果那样自己的脸面就更没有地方搁了,自己也会觉得不公道,恐怕现在汪微正想着大家推举她呢,自己千万不要再推辞了,再推辞不仅拂逆了大家的一番好意,而且也恐怕叫汪微拣了便宜。自己对它可没什么谦让可说了,因为自己对她已经谦让很多次了,已经对得住她了。
汪微坐在那里一直没有坑声,她的心里正怏怏不快,她是多么想讲这一堂公开课啊,可是没有人推荐她。
人选的问题就这样确定下来了,讲什么呢?公开课要体现教改的特点,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这也是学校搞公开课的意图,那些老教师之所以不愿意讲,其根本原因就是不愿叫人们评头品足,都是二三十年的老教师了,在校内外都有一定的威望,怎么能因为一堂课叫人们说长道短呢,还不如老老实实的干点工作,不会一鸣惊人,也不会一落千丈。
黎威把教材拿过来,仔细翻检着目录,看那些没有讲过的课文,哪一课更适合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够引起广泛的讨论,但他没有发现一篇是理想的。这时,他想起了那篇作文,谈《嫉妒》,他本来是想布置的,因为谭小艳没来听课,他推迟了,一直推迟到现在,既然公开课没什么讲的,那就把这篇作文讲了吧,讲教材,实在是讲不出什么特色来。
他把自己的想法向齐老师作了汇报,齐老师说:“这个题目本身是没有问题的,关键是你的这个论点,我也有点吃不准,你看这样行不行,下午的教研时间大家坐在一起议论一下。”
“那好吧。”黎威讷讷的回答。
下午的教研时间,语文组开会讨论黎威的公开课。他首先向大家汇报了他自己的想法。
“我认为“嫉妒”这种情感是有两重性的,它既是催进剂,又是腐蚀剂,我布置这个作文的目的就是想让学生写出它的两重性来,要写出嫉妒的积极性来。”他说。
“你是说嫉妒有一种积极意义?”乔老师满脸疑云。
“是的。”黎威惴惴地答。
“那你有什么依据吗?”这个语气和动员他的时候完全不一样了。
“这个嘛,我现在还找不到足够的依据,但我总是有这种感觉。”他的心里越来越忐忑了。
“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嫉妒大概是属于一种矛盾的情感,它既包含着嫉恨的意思,也包含羡慕的意思。”他慢慢地解释。
“词典上是怎么说的呢?”他向面对他的学生了。
“是对有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愤恨。”他也象一个小学生一样的回答。
“那么说它是没有积极意义的。”他作出了结论。
“从词典上看不出这个意思。不过――”他不知怎么说好了。
“有这样的事算不算嫉妒的积极性呢?比如有的人在考上了大学以后就抛弃了原来的恋人,而她的恋人也因此而奋发努力,结果后来考上了更好的大学。”齐老师有心赞同黎威的观点。
“那不能算嫉妒的积极性,嫉妒是一个贬义词,怎么会有积极性呢。”宋老师斩钉截铁。
“对。嫉妒没有什么积极性,它是贬义词。”尹老师也认真地说。
“通过查字典,嫉妒确是一个贬义词,字典上明确的说,嫉妒是对比自己强的人的憎恨,那么这种憎恨是不会有积极性的,我们不能用事物都有两面性这一哲学原理来理解这种情感,如果那样的话,恐怕杀人放火都会找出的它的积极性来。”乔老师有点揶揄的腔调。
几个人的脸上同时露出一抹暂短的微笑,象一道电光打在一团团浓黑的乌云上,刹那间,人们的表情又恢复了严肃。
黎威的心里象是压着一盘石磨,他的心正在紧缩,粉碎。
有没有人能够象齐老师那样提出与自己相同的哪怕是相近的观点呢,黎威在企盼着,他低垂眼睑,不敢正视周围的老师,他只希望那还没有发表意见的方位能够替自己说几句话,他可能是谁呢?陈老师?张老师?还是汪微?他希望他们能够尽快表态,如果剩下的三个人能够赞成自己的话,不也算是半数了吗?
“恩――我记得圣经上有这样一句话,不要因为家境贫寒而嫉妒别人,不要因为自己丑陋而嫉妒美人,因为富裕和美丽都是上天赐予的――”陈老师说。其实这就有点讽刺的味道了。
黎威的希望破灭了,看来不会有人同意自己的观点了,如果说有希望,那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汪微,因为她是年轻人。
“汪微,你说说吧,你们都是年轻人,也许有相同的见解。”齐老师还是争取最后的希望。
汪微陷入复杂的思索中,嫉妒这种情感有没有积极意义?她还从来没考虑过,直到这次会上,黎威汇报了自己的想法,她才第一次感到这确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齐老师的话似乎有理,一对情人,一个考上了大学,给另一个抛弃了,另一个自然很恨他,但不仅有恨,还有一种想法就是要超过他、压倒他,于是就发奋努力,考上了更好的大学。这种事好像以前听说过,不过这种现象如果单用嫉妒去解释,可能不太合理,因为对方是背信弃义的,对忘恩负义的人产生愤恨不能算卑劣的情感吧,不过这种愤恨确实能够给人带来一种力量,一种向上的力量。那么嫉恨呢,能不能也给人带来一种向上的力量呢?也许黎威的观点是对的,但老师们为什么都持反对意见,难道这些老教师都不如他吗?如果我赞成他,既不能为他解围,又恐怕和他一起被人耻笑,并且我帮助他,又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呢?如果是从前,我也许会心甘情愿的,但现在我不能干这种事,也许此次公开课,正是我和他的命运的转折呢,他不正受到人们的嘲笑吗。
“恩――我的意见和各位老师的相同。”汪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