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中文网 > 网游小说 > 重生之实现中国梦 > 第263章 第0263章国内现状

第263章 第0263章国内现状

澹台逍遥创作的《重生之实现中国梦》, 第263章 第0263章国内现状在线免费阅读下载。内容提要:

 热门推荐:
    

    赵卫东在前世,在网上看到一个数据。

    有一个年份的我国与米国的人均消费对比,赵卫东没有想到数据会如此悬殊,米国的人均消费是我们国家的27倍,如此巨大的消费,才奠定了米国第一经济强国无可动摇的地位。

    可以想象,如果我们国家的人均消费增长两倍。

    我们国家的所有工厂,产量就需要翻两倍。

    才能满足国民的消费需求,如果工厂的产量增长两倍,工厂的利润将增最少增加四倍,国家的税收可以增长两倍。

    如果消费增长十倍,那么我们要增加多少的工厂。

    才能满足国民的消费需求?很明显工厂要增加十倍,那么工人也相应增加十倍,那么我们国家的工业化,也就能够实现了,可见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是非常巨大的,也是最关键的因素!

    如果想要让我们的国家真正强大起来。

    发展经济是根本,只有把经济建设好、发展好,国民才能富起来,只有国民都富起来,国家的经济才能更繁荣昌盛。

    只有国民富裕,国家才真正强大。

    没有国民的富裕。

    国家发展经济就非常艰难,没有富裕的国民,国内的消费能力就不强,就无法用内需来拉动经济发展,要发展就只有走外向型经济,用出口来带动经济发展,就得忍受发达国家的盘剥,我国成了世界工厂,制造成本国内承担100%,利益只有10%。

    而发达国家不需要任何成本,却享有90%的利益。

    事实上我国的gdp世界排名:

    1978年第15名,1990年第10名,1995年第7名,2000年第6名,2007年第4名,2010年第2名;但反观我国人均收入世界排名:1960年第78名,1970年第82名,1980年第94名,1990年第105名,2008年第106名,2010年第109名。

    从上述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

    改革开放后经济是得到长足发展,但是国民收入水平并没有相应的提高,当然国家为了加大建设力度,提高了财税收入水平,更大的一块利益是被大量的外资企业占有。

    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也就很少了。

    以出口拉动的外向型经济。

    为了吸引外资,限制资源价格上涨、限制土地价格上涨、限制工资水平上涨,也就成为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之一。

    这也就是经济虽然发展比较快。

    但国民的收入水平,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的关键原因,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在总体稳步增长的同时,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却在拉大,特别是由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过低。

    《人民日报》记者。

    通过在福州、济南、广州等地的探访发现,生活中很多人都工作得很辛苦,然而收入却不怎么样。

    “干得多了,收入却似乎越来越显得少了。”

    记者就此指出:“干得多,挣得少”

    这严重制约着百姓,消费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提高,2010年12月17日,《经济观察报》报道:根据收入法gdp构成数据,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2000年为514,2007年为3674。

    下降了1166个百分点。

    劳动报酬中,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从1980年的17%逐年下降到近年来的11。而在2007年,米国劳动报酬占比为5581,英国为545。

    瑞士为624,德国为488,南非为6825。

    我国居民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

    在1983年达到565的峰值后,就持续下降,2005年已经下降到367,22年间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而从1978年到2005年,与劳动报酬比重的持续下降形成了鲜明对比的,是资本报酬占gdp的比重。

    上升了20个百分点。

    后世,我国收入法gdp中劳动者报酬,所占比例已经从世纪初的50多下降到36左右,资本收益则从世纪初的,35左右上升到50左右。

    完全倒过来了。

    而且即使造成也与“按资分配”无关。

    因此,仅从私企和外企看,财富分配比例应该不止资54劳46,应该在资60劳40,这个比例甚至大于旧社会我国平均地租率。

    甚至有一些竟然达到,资90劳10的极端地步。

    这也就造成经济是发展,但与消费增长完全不成比例。

    为此,赵卫东特别对叶军豪建议,在经济建设领域中,绝对不能搞平均主义,这样就会有越来越多的懒惰,劳动效率极为低下,虽然我们也提倡按劳分配,可在执行上缺乏科学的衡量标准,造成收入分配不合理,不能激发荣动者的劳动热情。

    这就造成人力资源的重大浪费。

    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现状,由于物资比较馈乏,大量的生活物资都是计划供给,因此这一阶段的的经济发展,就是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物资供给,满足广大人民的生活需要。

    赵卫东清楚的知道。

    提高劳动的积极性和劳动生产率,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大锅饭造就大量的资源浪费,造就劳动生产率的降低,可能有人会说,当年的大集体。

    为后来的改革开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不可否认,新我国建立后,追求新生活的广大人民群众,所迸发出来的建设热情是无与伦比的,在建设中展现了人民群众的无穷智慧。

    人民群众的无穷创造力。

    只有凝聚了全体人民群众,才能创造出新我国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才是社会经济发展最强大的动力,为了新我国的建设,广大人民响应国家号召:艰苦创业、勤俭建国、无私奉献,但这是立足于新我国建立之时。

    全国都是一穷二白的现状所决定的。

    因为国家刚从战争中走出来,国家的财力非常有限,为了建设新的国家,为了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为了建设国家,提倡艰苦奋斗是应该的,也是必需的,这是历史的选择。

    而现在建国已经三十年了。

    国家工业基础已经奠定。

    发展的基础已经十分坚实了,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如果继续走艰苦奋斗的,高积累发展的路子。

    效果就会比较差。

    也就出现了,建国初期国家经济恢复发展迅速,成效显著,到后期发展速度就开始明显下降,经济发展缺乏动力,前期的配给制给国家提供了所需的建设财力。

    这是特定时期的特定政策。

    当国家经济走上正轨后,就必需走后来改革开放道路,逐步开放市场,提高国民的收入水平,形成内需增长,以推动经济的发展,又随着经济的发展,更进一步提高国民的收入水平。

    如此才能形成良性循环,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真正实现人民富裕、国家实力强大的局面。

    这也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求,而且广大人民群众就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只有满足他们的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求。

    他们就能激发出无穷的劳动和创造热情,在战争年代,红色为什么能在落后的农村生存,关键是红军是为穷苦百姓谋幸福的,老百姓为了保卫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积极主动把自己的亲人送到部队。

    可见是为了幸福的生活,不怕流血牺牲。

    所以只有为老百姓谋福利。

    才能得到老百姓的拥护和支持,所以所有的经济建设和发展中,只有保证老百姓的利益。

    才能创造出最大的价值和效益。

    如果伤害了老百姓的利益,老百姓就没有了参与的积极性,劳动效率也就降低,这也是后世出现的一系列招工难的根本原因,我们国家是人口第一大国,最不缺的就是人力资源。

    而且我国的广大农民工要求都是不高。

    只有工资水平实在是过低的企业,才能让他们没法安心工作,才会出现工人流动性过大,出现招工难的问题。

    为了吸取经验教训,更快的发展经济。

    赵卫东觉得有必要开始,向岳父灌输正确的经济发展理论,以及国家、集体与个人利益的辩证关系,只有同时满足三者的利益,才能真正确保经济的良性循环。

    国家才能不断发展进步。

    因为叶军豪现在是省部级的高官,影响力还是不小的,而且不管是那一任的国家领导人,都是希望国家富强的,只是受到历史的局限性影响,都是在摸索中前进。

    所以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

    走弯路也就不可避免的了,自己向岳父灌输正确的经济发展理论。

    将对叶军豪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而且赵卫东已经用事实证明,他所走的路子是正确的,是成功的,这也为他的理论提供了强大说服力,否则赵卫东一系列超时代的经济理论,是这个时代人没有听到过的理论。

    也是难以让人接受的理论。

    相信凭着叶军豪的政治智慧。

    如此先进的经济建设理论,一定能够与当前的实际相结合,关团结和带动一大批人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加快建设发展的步伐。

    有了这些先进经济理论的武装,他完全有能力成为经济建设的能人,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也有一个更好的前途。

    当然,对于赵卫东来说,此时的手中的权力,已经是六国的掌控者,就个人财富来说,已经是世界首富,可以说两个方面已经做到了极至,权力只是赵卫东施展个人抱负的一个平台。

    他考虑的是如何让自己的祖国,能屹立在在世的顶端。

    如何实现国家的强盛和人民的富裕的问题。

    

    https://www.idzs.cc/91853_91853515/37543501.html

    

    www.idzs.cc。wap.idz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