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中文网 > 都市小说 > [红楼]黛玉只想安静的死 > 第 111 章 第 111 章

第 111 章 第 111 章

羽仙歌创作的《[红楼]黛玉只想安静的死》, 第 111 章 第 111 章在线免费阅读下载。内容提要:

 热门推荐:
    ()  奖励袭人、驱逐碧痕。强硬的要求宝玉搬出大观园,理由是他已经定亲,又自己说了要读书——合该努力。

    王夫人做出这些事情来的时候,所有人都惊呆了。

    包括黛玉。

    这可真算是“万万没想到”系列。

    但是,再怎么说剥夺王夫人的掌家权,作为元春的宝玉的亲生母亲,管教儿子都是她天生的权力。也确实是贾家难得可以否决元春旨意的人——何况还不是直接否决,而是用了“时移世易”的说法。

    王夫人愿意做这样的“恶人”,连贾母都是没话说的。

    黛玉倒是有些腹诽:真要全为儿子着想,为何还要奖赏袭人呢?奖赏晴雯才对啊。

    终归,王夫人是想要借着这件事,重新拿回自己在贾家的权力。

    从宝玉下手也是理所当然:不管是现在掌家的熙凤,甚至是“长嫂如母”的李纨,对宝玉的房中事,都必然不好多插手。

    唯一一个能管的贾母,在对宝玉的溺爱方面,甚至是超过原本的王夫人的。

    那这么个尚且年幼的小公子,总不能不管吧?

    但半年多的时间过去,即使贾家的人事纷杂,熙凤也不得不在很多地方做出妥协,熙凤也已经习惯了那种独揽大权的滋味。

    早不是过去的心态。

    哪怕对着“德妃生母”的身份,又哪里肯轻易退缩?

    一时间贾家简直是各种斗争。

    搅得家中下层不得安宁。

    黛玉虽然看不大惯王夫人,但她房中受到看重的大丫鬟,要么就和贾家没什么牵连,要么就位于贾家边缘,本来也是指着她在吃饭,倒是不大受影响。

    至少宝玉搬出怡红院又被精简丫鬟这个,是让她松了口气的。

    接下来倒是过了一段平静的日子。

    *

    暑期渐至,大家都变得不爱出门。黛玉身子虚弱,不能用冰,但也不大出汗。在暑日倒是不难过。

    贾家人人都在关注争权大戏的时候,黛玉更在意外面的消息。

    就在宝玉搬出怡红院后不久,就发生了一件轰动不已的事。也正和宝玉相关。

    之前那个被通灵宝玉所伤的,是一个古董店的老板。

    虽然这老板自己认了罪,又赔了一大笔钱,但贾家很清楚,这老板并非是真正的指使者。秉着“不结仇”的想法,没有太过追究。

    这老板却又再次来认了罪,并且又奉上了一批家当。

    原因是,被通灵宝玉烧灼出来的那个洞,始终无法治愈,上什么药都不管用,反而有溃烂的趋势。

    无奈之下,只得特意来求宝玉原谅。

    若是按照宝玉原本软弱不与人为难的性子,都不用别人劝,他肯定就说原谅了。

    但是这一次,他却说出了——

    “我不追究你,把你送到牢里去也就罢了。你这样得寸进尺,岂不是日后人人都觉得能随便来抢我的通灵宝玉?”这样的话。

    虽然之后还是在周围人的劝说下表示了原谅,但始终皱着眉头的模样,谁都看得出他不甘心。

    但不管怎么说,宝玉表示原谅之后,那老板的伤势居然迅速好了。

    这又难免成了京城热议的话题之一。

    更是让贾家哪怕是下人,都收起了暗地里对宝玉的鄙薄之心,真正对“盛世祥瑞”、“仙神转生”这样的说法,有了敬畏感。

    而对黛玉来说,她注意到的是,这件事之后,宝玉和通灵宝玉之间的关系,明显又弱了两分。

    两者在逐渐解绑的感觉。

    又过了些时日,贾瑛忽然跑进大观园来告诉黛玉,三皇子应该是知道大皇子二皇子算计贾家的事情了。

    贾瑛这些时间,因为“天生神力”也有了些名头。

    但因为贾政好文厌武,他本人又没有去做武官的意思,在贾家的待遇竟然也没有什么变化。顶多就是下人对他多了几分敬畏,生怕被他抓起来扔出去。

    但贾瑛倒是改了几分咸鱼性子。

    跟着伏雁声认识了不少将门子弟。结交了几个三教九流。

    他也本来就不甘心,黛玉好端端的待在贾家都被算计。哪怕黛玉没说什么,他也能猜到一些幕后。自然会打听皇家子弟的事。

    不过,三皇子能知道是大皇子、二皇子算计,倒也不是他自己查到的。

    贾瑛也没找到机会将消息透露过去(虽然他私下里有这个打算)。

    之所以会知道……

    “大皇子、二皇子的府上这些天都闹鬼呢。他们两个先前都想隐瞒,暗地里请了和尚道士,谁知道都没搞定。三皇子府上却没有类似的事,所以他们以为是三皇子报复。倒是叫三皇子知道了之前的事。”

    “闹鬼?”黛玉只觉得匪夷所思。

    她来到这个时代这么久了,也没见过一个鬼!……如果她生身父亲那个不算的话。

    这世界地府的秩序不是挺完善么?人间的等级上限都被压制到了2级,就算没有地府,也没有形成鬼物的条件吧?

    “应该确实是有些异常。因为说是皇帝都找人请了那位空云大师去了两位皇子府上。那位大师是有真本事的。”

    黛玉听见这么说,就想起之前的黑犬来。

    若说能在皇子的府上闹出神异的事件,莫非也是黑犬一般的警告?

    大皇子二皇子怀疑到三皇子身上,说明闹鬼闹得挺有指向性的……

    黛玉的精神力被压制,最重要的是这副身体太弱。虽然不是不能做些什么,但容易露出痕迹。若不想露出痕迹,又难免要苦心筹谋。

    黛玉虽然心思缜密,也不是不能苦心筹谋。

    但她作为英灵时期就已经习惯了靠武力解决问题,趋吉避凶的事儿,弱小的时候都交给了通灵宝玉。

    久而久之,也就懒得费心了。

    这次也是。

    要说被人算计,怎么可能无所谓?但她又不追求光速打脸。想想还是不想现在太费心。只想着收集情报、等到行动自由一些,算计起来轻松一些以后再秋后算账。

    倒是没想到,两个本来应该维护剧情的神仙,居然会警告到这种程度?

    黛玉本能的有些疑惑,觉得那两位不至于做到如此——毕竟那两位皇子算计的主要还是“人”,而不是“仙神”。

    黛玉一时间有些想不明白,但大皇子二皇子受了个教训,怎么也算是个好消息。如是一来,就更能平稳一段时日了。

    *

    事实上,接下来也果然如此。

    贾家这边,薛家那边,都没有再闹出什么大动静来。

    七月份的时候,黛玉听说薛蟠定了亲,对方也是个皇商家的女儿,姓原。可不是原著中夏家那样的破落户。

    那姑娘也不是独女,而是上有兄弟,下有姐妹,父母双全的那种。在当今的世情来说,称得上是个好命的姑娘了。

    唯一的遗憾就是,幼年就定过亲。偏准备着要成婚的时候,未婚夫一病死了。

    这才拖延到了快十七岁没有再议亲。

    若非如此,怕还轮不到薛蟠这样的混世魔头身上。

    因为薛、原两位都已经年纪不小(就这个年代而言),流程走得很快,年底就准备成亲。

    人未过门,自然不知道性情如何。但毕竟是交换了庚帖了,贾家和薛家如今也多有往来,黛玉就打听到,这原姑娘的名讳之中,也有一个“桂”字,是以喜欢桂树……

    八月,贾政倒是在和原著一样的时间里,接到了外调的任命,终于离开了那万年不变的职位,到外面上任去了。

    因为暑热的关系,大观园内越发冷清。

    开诗社之类的事情是肯定没有的。

    探春虽然夹在中间很为难,却始终没有放弃掌家权的学习。迎春就更别说了,日常跟在熙凤身边。

    常在大观园内待着的姑娘,倒是只有黛玉和惜春。

    这一日,黛玉撑了把自己新画的伞,就慢悠悠的晃到了栊翠庵。

    她没带丫鬟,妙玉的小丫头将她迎了进去,引她到了树荫下的凉亭坐下。黛玉不怕热的,妙玉显然也不怕。

    等到小丫头将茶具端出来,妙玉也就出来了,坐在黛玉对面。

    经过半年时光,黛玉和妙玉两个倒是熟悉了不少。妙玉有时候也将黛玉往她自己的起居处让。但她礼佛的地方是不让黛玉去的。

    按照妙玉的说法,黛玉自己是个不敬神佛的,不配去那佛前清净地。

    且黛玉来的时间多了,妙玉就给她茶吃,也不用那些珍奇古玩,只专门给她留了个白玉的杯子。

    妙玉摇着扇子,“如今这园中也没剩几个人,你也不用再来我这儿躲清静。”

    黛玉也慢悠悠的晃着宫扇,笑道,“我来找你说话,何曾是躲清静?倒是四妹妹来你这儿,才叫躲清静。”

    妙玉沉默片刻。

    惜春自从知道了自己的“命运”,就时不时的到妙玉这里讨教佛法的问题。她从不和黛玉一起来,但黛玉自然是知道的。

    而惜春讨教得多了,还学着在妙玉这里礼佛,妙玉是聪颖之人,自然也看出了几分端倪。

    她道,“你身边的人,很听你话,也让你一个人四处走。”

    妙玉不愿意掺和人家家事,是以这话已经尽可能的说得平缓了。简直不像她的性子。

    但黛玉如何听不出她的意思?

    她觉得惜春要“躲清静”,甚至有出家之意,和她身边的人有关。

    而黛玉既然和惜春交好,为什么不帮惜春降服她身边的人?

    黛玉笑了笑,也没辩解,反而慢慢道,“听你这话,倒像出家不是好事。”

    妙玉脸色未变,但眼神确实瞬间复杂了不少。

    两人之间沉默片刻,栊翠庵的门口就又响起了敲门声。妙玉那个小丫头跑出来,一脸犹疑的看着妙玉。

    妙玉的脸色,已经青了。

    黛玉心中叹气,“听说宝玉已经几次遣人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