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看一篇帖子《我们的那些故事,1987-1990年出生的希望》。一时间,思绪万千。
帖子很狗血的配上了《明天会更好》这首背景音乐。不知道为什么,那童声好像很有穿透力,像一根根针扎在了心上。
诚如帖子里所说的,我们这群咬着80后尾巴的人,承受了太多原本不需要承受的东西。我是生在88年的人,帖子里所说的,我都经历过。
从七岁上小学,我享受的教育足足12年。那一年,中考落榜,不得已选择了技术学校。在我们这一辈的人,从小耳边只有一个声音:只有考上大学才会出人头地。
我是家族最小的孙子,就跟书中的主角秦天一样。从小,所有的希望全部放在我的身上。长孙,也就是我的哥哥,今年已经三十多岁,他因为没有钱,读不了大学。我的二哥,不是读书的料。最后,就剩下了我。
对于我两位哥哥,我更多的是陌生。相差了一轮的年岁,我无法理解他们的思想,那时候,我不大明白为什么从父母到亲戚都说,我是家里唯一的希望。
曾经,我很反感大学这个词语。
初三那年,我隐约的明白了自己承受的是什么。不过已经迟了。
清楚的记得,初三那年整个学年,三次模拟考试,我在这三次模拟考中,最高分数才只有370分。(满分制:数学、语文150分,英语120,化学、物理100。)
很明显的,我已经跟高中失之交臂。那时候,我曾经跟难兄难弟说,“我的眼睛可以看到未来!我们的未来只有两条路,一条是读技术学校,一条是去打工。”
难兄难弟们很无所谓,大家在初二的时候,就已经明白了自己三年初中的结局。
记得那时候,我最害怕的就是模拟考放出成绩的ri子。耶稣走过十三阶台阶后被绞死,在我看来,回家的那几层楼梯就跟耶稣所走的那十三个台阶无疑。
第一次,学会了虚报成绩。那时候,我成功的将一份职业应用到生活里——造假!
在放学后,我留到没人时,拿出准备好的尺子、钢笔,胶带。很小心的将原先那些刺眼的成绩用胶带粘去,再用钢笔笔套将那些起毛的地方磨好,然后模仿老师的笔记在成绩单上写下了“带着光环”的数字。
回家后,很忐忑地将成绩单给父亲看。父亲脸上闪过一丝笑容,随即又很严肃起来。当下我以为被识破。
“这个成绩还不够,以后要努力。”
父亲的话很少,对我很严厉,很少有夸奖我的时候。很早的时候,我已经学会了将父亲的“以后要努力”诠释成“不错,你很棒!”
母亲下班后,看到成绩单,脸上很欣喜。当下就给了我很多零用钱,让我去买吃的。
唯一只有那一次,感觉这些钱,很重。
不过这种愧疚只持续了不到三天,第三天晚上,便跟难兄难弟们跑到学校小卖部大吃了一顿。
难兄难弟们很奇怪,考这么差,还这么潇洒?
我很得意地说出其中的秘诀。于是,我在难兄难弟们的心中,形象又拔高了。
初三下学期,面临了很现实的问题。家长会!
年少的我很喜欢哭,七岁过年时,大年初一我就嚎啕大哭,原因很简单。妈妈给了我一块年糕,我打算这块年糕慢慢吃,至少要到吃到晚上。结果,被小我两岁还是三岁的外甥给抢了。
此事,一度成为大家调侃我的把柄。
年少时,跌倒了,哭!饿了,哭!要玩具,哭!挨打了,还是哭!总之,哭就对了!
唯有那一次,是心痛了。
班主任在家长会上劝母亲让我转读技术学校,母亲当下就跟班主任大吵起来。在她看来,这简直不可思议。
她认为我的成绩上高中简直就是预定了一般。而事实却是很残忍,班主任当下也有些恼火,细数了我七大罪状:上课看小说,跟别班女生谈恋爱,逃课上网,作业从来不做,经常跟社会上的人来往,考试一塌糊涂,顶撞老师。
一切终究是梦,如梦初醒后的母亲没有说话,只是很默默地带着我回到家。
路上,我以为回家后,那顿竹板烧肉是吃定了。当然,那时,我已经有了英勇就义的觉悟。
不过现实往往和理想相反。那天父亲不断抽烟的样子,如今还能记得。母亲只是默默地做饭,跟往常一样,都是我很喜欢吃的菜。
气氛很尴尬,也是第一次,我发觉,原来屁股上挨板子并不痛。
至今二十二年,我不曾后悔过什么。唯一的,就是那时候。那时,我并不知道自己当下的感觉是什么,只是心中有个愿望。
若是有重来一次的机会,我哪怕考零分都不会去动成绩单。
也就是如此,后来我痛恨欺骗。那时候父亲和母亲脸上的失望,几乎就如同一把刀,一刀一刀的在我心上割着。
现在回想起来,其实父亲和母亲的心更痛。
一个月后,母亲带我上超市买了很多东西,我当时很纳闷,按说母亲应该很失望,怎么会买这么多吃的给我?
结果,原来这些不是买给我的。楼下住着一位老师,那位老师是技术学院的工会主席,当天,母亲带着东西去楼下。然后拿了一份报名表回家。
“你喜欢电脑,看看这个计算机应用专业喜不喜欢?或者,模具设计这份专业也很吃香,你看看。”母亲将报名表放在桌上。
那一刻,年少的我,第一次很懵懂地明白了什么叫做父母。
后来,我选择了模具设计专业。原因很简单,父母很希望我读这个专业。自从青chun叛逆期后,我不曾听过父母的话,唯有那一次,我隐约的感觉。若是违背,我将无法做人。
“如今大学已经不值钱了,技术工人才会有出路。大学文凭,随便花点钱都能拿到。”父母经常找出一些夸大技术学校的报纸给我看。
每当新闻上说大学生失业率很高时,父母就会叫我来看,然后告诉我,技术工人永远不会失业。
父母是什么?父母就是,无论孩子多么没用,都始终不断付出,不求回报,没有由来地相信着孩子是最棒的那群人。
我至今无法明白,父母对我的信任究竟是来自何方。
家族里的亲戚听到我选择技术学校后,都说,现在技术工人很吃香。不过那时候的我,已经可以感觉出他们脸上的失望。
从来,父母没有给过我什么压力。
已经忘记了究竟是哪一年,我开始接触文学。如今只能隐约的记得顺序,先喜欢小说,学着写小说,渐渐的发小说。后来,进入网易写小说和新闻。再后来,辞去企划师的工作,开始接触了网络小说。
记得第一本小说很烂《生生死死五百年》,十万字后就不写了。那时候不知道太监这个词语。
作者这个职业是很憋屈的,起初,我没有收入。也是那时候,我也看到了这个社会是如此现实。朋友的疏远,女友的离弃。“作家”这个称呼如同一座大山压在我的身上。
那年,我虚岁二十。
这份沉重,我会背给你们看的!那时候,我没有放弃,只是默默地写着。
不断地扑,不断地写。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只知道,我一直在扑。
后来,因为朋友的关系,我去做了枪手。枪手是没有zi you的,每个月任务是多少,就得交多少。起初,是个菜鸟。出过很多问题,若不是因为有朋友,恐怕我早就卷铺盖滚蛋了。
今年的六月,我回到了起点。已非曾经的菜鸟,这个圈子,我也明白了许多。
神的光环绝非是什么美景,那是用尸骨碾成的。
给编辑看的第一本是都市类,不过很遗憾没过。第二本才签,就是现在的《天道斗者》,如今发书已经整整七天。
其实说不害怕,绝对是假话。害怕扑街,不过能做的,只有默默地写,再默默地更新。等待编辑安排推荐位。然后每天更新地更多。
确定目标,然后朝着目标努力。这是唯一做成事情的办法。
我想做的事情,我能做的事情。心中只知道这个,也只需要知道这些。其他的,无关!
几年前,还曾经到别的书评论区打广告。如今已经不做这些,这些几乎等同无用功,有这个时间,不如构思情节,写点字。然后更新。
等待推荐位是很尴尬的时间,作为一个老作者,自然知道什么数据是扑。推荐位还要再等一周,很无奈,却也无法。能做的,只有默默地写,默默地更。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