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中文网 > 穿越小说 > 末日三国行 > 第二十五章 灭胡捐命

第二十五章 灭胡捐命

房天画戟创作的《末日三国行》, 第二十五章 灭胡捐命在线免费阅读下载。内容提要:

 热门推荐:
    草原,自古以来是游牧民族活跃的天堂。

    相传,在草原上,那一望无垠的野草铺遍这湛蓝苍穹下每一片角落,袅袅炊烟在这孤旷寂寥的草原上笔直而升。

    据说,这是一片安静的土地,黄远将带领百名勇士打破这诡异的宁静。

    沿官道西北行,过长城插代郡走上谷,一行百人如一把尖刀北上草原。

    大汉幽并二州毗邻草原,与匈奴大大小小的战争从未断绝。自匈奴被打跑后,自恃掌中原繁华的汉人并没有占据这片草原,而胡人鲜卑一族趁此占领了广袤的北方草原。

    传说中的一望无垠的马草翠绿没有展现在众人眼前,反而,千里白皑皑的积雪呈现在众人的面前,四月积雪,看来胡人赶上白灾了。

    草原人,敢于同强汉斗,敢于同群狼斗,敢于在这广袤的自然中和任何物种斗,天不怕地不怕,他们只怕白灾!

    冬ri的大雪覆盖了整个北部的草原,自西伯利亚袭来的强风将这大雪夯实,厚的积雪可以压塌毡帐,甚至军旗掷下可以没顶,这种大雪足以淹没马场牛羊圈,冻死一切生灵,这种不可抗拒的天灾就是草原胡人最害怕的白灾。

    每当白灾降临,就是草原胡人的灾难,牛羊大量死亡,没有了食物牲畜就会引发战争,先是部落之间的冲突抢夺牛羊牲畜以及水草茂盛的地方,灾难再厉害一些,一些部落就会纠集起来,南下犯边,从汉人手中抢夺牛羊粮食,当然也抢夺女人,只不过带不到草原就会被侮辱致死。

    胡人南下寇边,令本来就赶上蝗灾旱灾的幽州人民更加苦不堪言。北地太守夏育曾上书灵帝,集中汉兵出塞击之,但是由于未贿赂十常侍,以至于昏庸的汉帝并未采纳。

    黄远一路北行北出边塞,亲眼见到胡人横行下大汉子民民不聊生,心中火大,恨意更上一层。

    “胡人赶上了白灾就来寇我边境!果然,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黄远在马上冲着太史慈道。

    百人纵马到了胡人的草原,由于积雪的缘故,依稀可以看出曾经有过大队人马路过这里,黄远一行尾随痕迹来到一处胡人的毡帐前,那密麻的样子至少有一二十个

    毡帐。

    黄远一挥手,众人勒紧缰绳听了下来,黄远看向这些毡帐,一个个鲜亮都是新扎起的,说明他们也是从幽州方向刚刚赶到的,一群毡帐呈环状将牛羊马匹圈了起来。

    正是那帮寇边胡贼!

    黄远明白,胡贼数量众多,而自己深入敌人腹部只有百人!黄远必须对每一位勇士的xing命负责,黄远将太史慈叫来,附耳私语一番,太史慈叫了七八人离开了。

    留下黄远典韦等九十人在此处,等了约有盏茶功夫,黄远见到毡帐中突然冒火,浓浓黑烟直插云霄。

    黄远举起神鬼方天戟,一夹雪里飞的马腹,舌绽chun雷大吼一声“随我,杀!”

    雪里飞载着黄远跃众而出,典韦等人随后杀出。

    一顶毡帐中,几张羊皮毯铺在地上,火盆旁是一直尚未吃完的羊腿。

    地上散乱着撕碎的女人衣服,几个大汉正不顾身下女人反抗撕扯着女人的身体,肆意的玩弄着。

    “你们汉人的女人就是水嫩啊!哈哈,想不到我苏扎奎也有机会享用这样的身体,哈哈。”

    名叫苏扎奎的胡人汉子yin笑着玷污着身下的女人,女人的反抗让他更加兴奋。

    帐内其他人也在做着同样丑陋的事。

    突然,苏扎奎一愣,什么味道在空气中弥漫,翻身爬起发现自己的毡帐居然失火了!

    该死!不可能啊,我的火盆没撒啊!苏扎奎咒骂着离开已经晕厥的女人。

    “杀啊!”一阵响亮的喊杀声响起。

    苏扎奎顾不得那没有丝毫遮羞物的身体慌忙抓起弯刀掀开毡帐就冲了出去。

    外面情境让苏扎奎一怔,数不清的骑兵从四面八方杀来,苏扎奎还没等看清,一匹白马冲到他身前,一个健壮的青年持着一柄造型夸张的兵器对着他说“胡人,该死!”

    这是戟吗?苏扎奎不敢相信,拿着弯刀站在那里

    没等苏扎奎反应过来,锋利的戟刃已经将他那**的身体一斩两段,鲜血碰洒,染红了正在燃烧的毡帐。

    那青年正是手持神鬼戟的黄远,黄远斩杀苏扎奎后并不停留,纵马杀向其他本在快活,匆忙迎战的胡人。

    一时间喊杀声不绝于耳,典韦两支铁戟就是两条索命的利刃,所有看到的胡人都让典韦砍杀一空。

    一边是早有计划的黄远,一边是正在自己老巢中取乐的鲜卑胡人,以有心算无心,不一会,黄远率领的大汉勇士尽歼此地胡人,百人百骑无一人死亡,只有三人被拼死抵抗的胡人击伤!

    黄远等人将沦入胡人手中的汉人女子救出,一共四十名女子,被侮辱后杀死的七人,典韦将牛羊马匹从围圈中放出,第一仗奇袭,黄远大获全胜。

    黄远决定先率众将这些被侮辱的女人和牲畜粮食送回范阳.

    “公子,为什么不趁胡人还没反应过来时再多杀他几仗?”典韦不解的问道,旁边的太史慈等人也看向黄远,他们也不明白。

    黄远笑道,“范阳百姓由于被胡人劫掠,以至于一个个面黄肌瘦,再杀几阵你是痛快了,可是那些百姓可忍不了那么久!”

    饥饿时易子而食是常有的事,那种人间地狱的惨烈景象黄远绝不想见到,因此黄远宁愿放弃这次奇袭的宝贵机会。

    听完黄远的解释,太史慈恍然大悟,跪地一俯道“公子宁愿放弃奇袭之机也不愿使百姓民不聊生,请受太史慈一拜!”

    众人也不禁拜服,一个个对黄远更加钦佩。

    扶起太史慈,黄远看着依然在燃烧的毡帐,恶狠狠的一笑“这些胡人,不把他们打得疼了,他们是不会长记xing的!哼!”

    黄远看向刚刚经历过厮杀的勇士们道“今天,我们因为回送物资离开,有朝一ri,我们再回来大杀一场!”

    信心大盛的众人全都叫好。

    黄远让人将所有杀死的鲜卑人全都堆在一起,七八十人的尸体堆在一起,黄远竖起一直大旗,插在这个由尸体组成的高台上,一张由毡帐制成的旗面上,上书十五个大字,“犯我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大汉黄远”

    十五个由胡人血书写的大字格外醒目。

    黄远等百余人押着牛羊粮食等物资向着幽州方向进发,草原上,只留下一座尸台以及一杆迎着北风赫然招展的大旗。

    由于有了物资的拖累,黄远等人花了近十ri才回到范阳。

    范阳城内,死气沉沉没有一点活力,城中百姓饿的没有多少力气了。

    黄远等人的归来引起了城门卫的注意,起先还以为是饿出了幻觉,后来地面开始了丝丝震动,众人才知道昔ri那位北击胡人的青年率众归来了。

    城门卫兴奋的大叫,久未进食的嗓子有些有气无力,但是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敲起城门鼓,告诉城中百姓城门集合。

    县令商黎正在为城中的情形担忧,再如此下去城中定会发生动乱,不是来自胡人,而是来自缺少粮食的百姓!

    听到城门鼓声响起,商黎暗自道,没听说有什么大人物来啊?难道...难道那个青年,真的击败胡人归来!?

    不怪商黎不信,实在是草原人民风剽悍骁勇善战,现在的汉军很难打败胡人,他虽然知道黄远北击胡人却并不看好黄远。

    虽然不明白到底发生了,商黎还是随着城中百姓慢悠悠的来到城门前,他也在忍饥挨饿啊。

    一队人马出现在城门前,夹带着是数不清的牛羊马匹,身上驮着的都是成袋的粮食!

    当头一人大声喊道“黄远幸不辱命,击溃寇边胡人,将所有物资全部带回,大家去县衙门前准备领粮食吧!”

    正是黄远,黄远见到商黎,将一路上的情况告诉商黎,并把粮食上交县衙,让商黎分给城中百姓,至于牛羊马匹也都在县衙记录在册,等人领取。

    至于那些被解救的女子也让她们各自回家。

    马场场主苏双听闻黄远将物资追回,连忙来到范阳县衙找黄远。

    黄远将苏双的马匹交还与他,苏双十分感激,将缴回的马匹挑出百匹好马送给黄远,黄远推辞不受。

    苏双道“今ri苏双将马赠与公子,不是为了公子,而是为了壮大公子的队伍,北击胡夷,让我大汉百姓生活在一片不受外敌劫掠的土地上!公子,为了幽州的百姓,你收下吧!”

    一面大义的旗子压下,黄远想了想,正好自己就是为了买马才来到北地,如此也好,就收下了这一百匹好马。

    黄远看向苏双道“苏场主,黄远还有个不情之请。”

    苏双一愣,当即道“公子但说无妨,只要是苏双能办到的苏双无不答应!”

    黄远看向豪爽的苏双,指着身后那些马场的庄客道“这些庄客皆是好汉,我想再北上将那些南侵的胡人消灭!所以这些好汉,我恳情场主先不要讨回!可否?”

    苏双听了黄远的话,哈哈一笑,大声道“公子所言多矣,众勇士同意随行即可,苏双绝不讨回!公子,你可知道我幽州子民和胡人的世代仇怨?”

    一句话问得黄远一愣,苏双情绪激动的道“我苏双不敢自称什么名士,可也知道民族大义,胡人屡屡犯边,我幽州百姓与那胡夷有不共戴天之仇!讨伐叛乱山贼,我苏双出钱,剿灭北地胡人,我苏双捐命!”

    “剿灭北地胡人,我苏双捐命。”一句话,掷地铿锵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