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中文网 > 其他小说 > 兴隋 > 第四十七章 争夺三校(上)

第四十七章 争夺三校(上)

家国天下123创作的《兴隋》, 第四十七章 争夺三校(上)在线免费阅读下载。内容提要:

 热门推荐:
    金秋九月,北方已经开始凉爽,青山依旧绿,只是近黄时。 更新最快

    这一日,正是朝议之后的第三天,秋风拂面,杨柳摇曳。在蓟城外,东南五里处,正是大隋琢郡的校军场所在。

    才是辰时,但校军场周围,已是人山人海。杨广下旨立右骁果军,校军场争夺校尉的消息,就如长翅膀一般,早就传遍了蓟城的大街小巷。这一大早,城门刚开,许多好事之人,就来到了校军场外看热闹。

    这也是大隋军队,有史以来第一次军队对抗演练,虽然模很小,但是明眼之人,都看出这对练兵的重要性。尤其是十二卫,也都派人前来观摩。

    在从蓟城前往校军场的路上,杨倓并没有坐马车,而是骑在战马白义之上。两旁马上之人,分别是徐世绩与张公谨二人。

    当日下朝之后,杨倓回到府中之后,见张公谨已经如约而至,就将两人与温大雅、温彦博唤到自己的书房,将将校军场争校尉之事,说与了几人。

    杨倓知张公谨骁能善战,但徐世绩却是以统兵见长,战场冲杀并非所长,心中不免有些担心,所以想将裴行俨隐于阵中,以助徐世绩。

    而徐世绩却宛拒了杨倓的好意,而是对自己的战阵之能以及所练之兵,十分的自信。杨倓也就做罢。

    在去校军场的路上,杨倓再次将两人招到身前,说道:“世绩,公谨,此虽非真战,但对你两人来说,也是相当重要,不可调以轻心。

    公谨之能,本王已有所知,本王并不是很担心,到时公谨只需放胆而战,不必有任何的顾及,一切本王自有主张。

    反而是世绩,本王并非怀疑世绩之能。百人对战,世绩非本王之敌手,三千对决,胜负不可知,五千对决,本王只有败之一途,万人之上,本王只有溃逃一途。

    战场冲杀,非世绩之长,世绩之才在排兵布阵,战阵临机。而此次,却只有百人对阵,所以本王才会未世绩担心。”

    徐世绩听完之后,很是自信的说道:“兵在精,将在勇,帅在谋。世绩知己之短,顾必会有所防。世绩当年随师习艺之时,得见武侯八阵图,与师共研数年,而创下一阵,名为八风破甲阵。

    此阵可大可小,小者八人、三十二人或为六十四人均可,大者数万或十数万。但却需相互配合娴熟。而主上护卫已由世绩训练有日,已有所成。

    世绩用这七日时间,摆出大小两套八风破甲阵,外阵六十四人,可围敌于阵中,内阵三十二人,护住阵主,其余四人执掌四方令旗。世绩敢言,当日即使是那瘦猴入我八风破甲阵,也让他有去无回。”

    杨倓见此时的徐世绩,一副舍我其谁之势,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在马上愣愣的看着徐世绩。

    杨倓知道,徐世绩并非信口开河、夸夸其谈之辈,更非纸上谈兵的赵括可比。这可是大唐的两大军神之一。

    “好,世绩有此信心,那本王也就放心了。”杨倓很是信任的说道。

    “主上,属下有一担心。现在到兵部报名的,共有十六人,要从中选出三人。如果世绩与公谨提前相遇,那不就要早早有一人失去了竞争吗?”

    在后面的温彦博骑马来到杨倓近前,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担忧。

    听了温彦博的话,徐世绩与张公谨两人对望了一眼,都难掩心中的担心,如果真如温彦博所说,两人都不愿想下去。

    杨倓一提马缰,白义加快向前而行,其他人也都催马跟上。看着杨倓对此毫无担心,都是一脸的不解之色。

    杨倓哈哈大笑道:“彦博先生可知,为何正好是十六人?不是十五人也不是十七人?”

    温彦博、徐世绩与张公谨都是一脸的疑云,温彦博不由问道:“主上这是何意?”

    “这是本王有意而为,十二卫每卫举荐一人,齐王举荐两人,本王举荐两人,正好为十六人。到时本王自己不会让世绩与公谨两人提前相遇,如果你二人有真本事的话,那到得最后,就是你们两人一争头魁。”

    杨倓说完之后,又是一阵大笑,打马向校军场方向而去。

    杨倓等人进校军场之后,就与徐世绩与张公谨两人分开。两人带着各自百人,由军士带领,到了各自的指定位置。

    杨倓在登上点将台之后,见左卫大将军宇文术、兵部尚书段文振、纳言苏威、黄门侍郎裴世矩等诸大臣已经在点将台之上,杨倓与众人一一见过礼之后,展目向下望去。

    只见整个校军场不下四五百亩,旌旗招展,遮天蔽日,十二卫观摩之军将,也都在各自位置站定。在外,四周已经基本围观百姓挤满。

    辰时正,隋帝杨广在左骁果军的护卫之下,乘龙舆来到了校军场,纷扰的校军场也立刻安静下来。

    杨广登上点将台,待坐定之后,诸位大臣与杨广见礼。

    杨广摆手道:“诸位爱卿平身吧!”

    诸位大臣起身,分列两厢,都在等侯隋帝杨广发话。

    杨广今日也是心情大悦,说道:“今日十二卫齐聚校军场演武,也是我大随一大盛事,正可向外夷展我大隋军威。

    郭爱卿,十六支争夺校尉的队伍可都到齐?”

    “回陛下,十二卫举荐队伍十二支,齐王殿下举荐队伍两支,燕王殿下举荐队伍两支,共计十六支队伍,都已到校军场。”兵部尚书段文振转身奏道。

    “好,领右骁果郎将杨倓!”

    “臣在!”

    “演武开始!你为领右骁果郎将,就由你主持吧!”

    “臣领旨!”

    杨倓领旨之后,转身走到点将台前,抬眼向下看去,十六支队伍,衣着各不相同,但都精神抖擞,

    杨倓定了定神,抖丹田之气,大喝一声,气贯整个校军场,令所有人对杨倓都看刮目相看。杨倓看了点将台下,军士们惊讶的眼神,很是满意

    随后道:“陛下选天下之精锐,立右骁果新军,以护陛下安危,彰显我天朝武备。本王杨倓寄陛下厚望,领右骁果郎将,心甚惶恐。为何?”

    杨倓说道这里,停顿一下,看了看下面众军士,都眼巴巴的看着自己,种被人关注感觉令杨倓也有些兴奋。

    “本望恐负陛下厚望。顾本王得陛下旨意,集各路英杰于此,选三校尉,以助本王,共练此精锐,以不负陛下厚望。

    经七日时间,十二卫府各选英杰一人,本王在此,也要谢十二卫府大将军,对本王的支持。”

    杨倓说完,转身向身后的十二卫府大将军深鞠一躬,十二位大将军没有想到,杨倓以亲王之身,会向他们施此在礼,赶紧起身以礼相还。

    杨倓随后转身,向点将台之下说道:“然各路英杰共有一十六人,而右骁果军只有三校尉,顾才有今日各种英杰齐聚校军场会武,前三甲者,入我右骁果军为校尉,而败者,也都各有赏赐。”

    杨倓终于说道正题,点将台之下,更是鸦雀无声,落针可闻。都在直楞着耳朵,听接下来将如何决出前三甲。

    “现在校军场共有十六路英杰,分加为左右诩卫(即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屯卫、左右侯卫、左右御卫、齐王府、燕王府。

    为显此次会武公平,本王特将你们十六杰分为八路,即是翊卫、骁卫、武卫、屯卫、侯卫、御卫、齐王府、燕王府,不知诸位以本王如此之分可有不公平之处。”

    点将台下十六人,相互看了看,都没有觉出有什么不妥之处,有人说道:“没有!”而有人摇着头。

    杨倓听了,脸色一变,大吼道:“你们早晨都没有吃饭吗?一个个有气无力的,连个娘们都不如,你们还是我们大隋的精英吗?

    告诉本王!到底公平还是不公平!”

    “不公平!”下面还是乱糟糟的回答道。

    “要不要本王给你送点吃的。本王没有听到!”

    杨倓面露煞气,自有一股气势,大声吼道,声音响彻整个校军场,整个校军场之人,都为之一震。

    “公平!”也许是杨倓的话激发了他们的血性,齐声大吼,不亚于千军之势。

    “好!那本王就将八路十位英杰分为上下两场,每场八人抽签分为两组,即甲、乙、丙、丁四组,每组四人。如此就可避免同一路两人提前相遇。

    而每一组两两相对,必须全部战过,决出小组前两位……”

    杨倓将后世足球比赛规则借鉴过来,在点将台上,向十六人宣布后,由兵部派人,给织十六人分上下两场抽签,以定对手。

    徐世绩听到了上下两场之时,就已经明白过来,看向张公谨,张公谨也看向了徐世绩,同时露出了一丝的笑容。

    两人虽然相处时间不长,但彼此都很是佩服对方,也知如果此次成功,将同在右骁果军中,以后就是袍泽。

    尤其是张公谨,这是他在广法寺之战拼命换来的机会,如今得杨倓重视,又怎能不珍惜呢!但与徐世绩两人早就对练过,远不是徐世绩之敌手,所以当听到温彦博的话之后,心里就凉了半截。

    如今杨倓如此安排,彻底的却除了张公谨的决心。

    杨倓讲完规则之后,退回到点将台之中,正好在右翊卫(右卫)大将军宇文述跟前。

    “看起来燕王殿下,对举荐之人很有信心啊!可不要出什么差错啊!”宇文述笑着对杨倓说道。

    杨倓面色平静,不像旁边的齐王杨暕,坐立不安,毫无一丝紧张之色,给人自信满满之感。

    听了宇文述的话,杨倓手按肋下湛卢宝剑,平淡的说道:“大隋军中,藏龙臣虎,谁都没有必胜把握,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过,如不出意外,本王到是对这两人很有信心,当有九成把握。”

    “哼!王侄的信心很足啊!可千万不要将弓拉得太满,到时小心覆水难收,失了校尉之位是小,折了面子可是大啊!”齐王杨暕冷哼一声,对杨倓说道。

    “噢!那不如齐王叔与倓赌一局如何?如若本王举荐两人,有一人没有进此次的前三甲,那倓甘愿奉上黄金千两。不知齐王叔可敢?”杨倓轻蔑的看着齐王杨暕,笑着说道。

    “有何不敢!”

    “那老夫就来做个见证!老夫开个盘口,就赌燕王举荐两人同进前三甲,有哪位大人凑个热闹。”左翊卫大将军也是个不怕热闹之人,立即大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