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景帝前元四年(公元前153年).宫中栗姬的儿子刘荣.成为汉景帝的第一个太子.
“孙子曰: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而爱爵禄百金.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
昔殷之兴也.伊挚在夏;周之兴也.吕牙在殷.故惟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刘荣跪在自己的母亲身边.小脸发红.完完整整地把孙武的《孙子兵法》背了下來.
昨天晚上一整晚的背诵.刘荣彻夜未眠.终于背完了《孙子兵法》.
栗姬看着竹简.听着刘荣的背诵.终于露出了笑意.伸手抚着刘荣的头:“荣儿.你真的是辛苦了.可是你不能不这样做.知道吗.后宫之中.虽然眼下母妃独得你父皇的宠爱.你也贵为太子.但是.你要知道.这个后宫中.不止母妃一家独大.也不止你一个孩子.将來你可是这个大汉王朝的帝王.因此.你不得不好好的学习.好了.你去玩吧.”
起身.对着栗姬行礼.刘荣随后退下了.
堪堪回到自己的宫殿.刘荣就支撑不住.晕倒在了地上.一晚上的背诵.沒有吃的.沒有喝的.还有寒冷.这些东西交织在一起.让这位大汉王朝新的皇太子殿下病倒了.
“啧啧啧.真的是沒有用啊.”红姨敲着二郎腿坐在床头.看着因为高烧而变的神智不清的刘荣.遥遥头.一脸的嫌弃:“这个大汉王朝的皇子们.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你怎么进來的.”刘荣突然睁开眼睛.看着坐在自己床边的红姨.
“......呵.身子骨是一代不如一代.这个唬人的本事.到时一代比一代高超.”红姨丝毫沒有因为刘荣的突然睁眼而吓到.反而是依旧淡定的坐在床边.兴趣盎然地盯着刘荣.
不管怎么说.不管怎么样.刘荣就是将來的一代帝皇.但是.也是一个青葱少年.被红姨这样的一个美人儿一直盯着.刘荣感觉自己的脸上更加的发烫了.
“沒看出來.人不大.好色之心.倒是比你的祖辈都强.”红姨看见刘荣的脸越來越红.好好的打趣了一下刘荣.
“孔子云.食色.性也.”刘荣第一次感谢自己看的书.
伸手给刘荣一个脑蹦儿.红姨换只脚继续敲着自己的二郎腿:“呵.这张嘴还是深得你们刘家的精髓.”
笑了笑.刘荣感觉自己有些疲倦了.眼睛已经开始睁不开了.再闭上眼睛的那一刻.刘荣在想.自己是不是真的要好好的习艺骑射剑术.
当朝的太子偶遇风寒.缠绵床榻.是一个说大也大.说小也小的事情.但是.太子毕竟就是一国的根本.刘荣得到了很多的关心.忙于推行“削藩策”.削诸侯封地的汉景帝刘启.也沒事的时候.來到刘荣的寝殿坐坐.询问一下病情.然后.就在栗姬的宫殿之中歇息.
得到了很多人关心的刘荣.这次非但沒有想所有人想的那样.很快的痊愈.反而病情开始越來越重了.换了好几个药方.换了好几个的太医.都不见什么起色.
好不容易有了起色.很快又会恢复成原來的样子.这个真的是让所以的太医都战战兢兢.生怕这个太子出了什么样的事情.
晚上.刘荣照例要了一份鱼肉.然后.用盖子盖上.放在一边.这是他跟红姨之间的约定.只要他给红姨吃的.红姨就要每天晚上來陪她说话.
他不知道为什么.长得这样好看的红姨.在宫中竟然沒有封号.甚至是.很少有人知道这个人.但是.红姨又对大汉王朝的所以事情都知道的一清二楚.包括发生在这里的所有事情.
不过.刘荣不去问红姨这是为什么.他要做的.就是每天晚上要來一份荤菜.然后放在一边.等着红姨过來吃饭.顺便陪自己说说话.
靠在床头.刘荣拿着一本书开始看起來.母妃说的对.皇太子.不能放松自己的啊.
房间里面的蜡烛在慢慢的燃着.灯丝越來越长.该去挑灯了.
掀开被子.刘荣起身打算前去剪灯丝.
“你是不是知道.”红姨的声音传过來.
烛光暗下去了.
“是的.”刘荣回到被窝之中.把被子盖好.
走到一边.红姨打开盖子.拿上筷子.开始吃鱼.房间里.现在就只有红姨吃鱼的声音了.
想了想.刘荣还是打算起身.去剪灯丝.
小心吃鱼的红姨.听见动静.问:“你干什么.”
“我给你挑灯.这样.你会看的清楚一些.”刘荣说着.
把嘴里的鱼刺吐出去.红姨说:“今天我发现了一件事情.你的药中.有人在往里面下药.”
“我知道.”刘荣减掉灯丝.整个房间里面突然亮了.“我自己也有往里面下药.”
有人在自己的药中下药.刘荣是知道是那个的.这个人.是自己的母妃栗姬.皇太子病重.汉景帝怎么也会來看看太子.这样一來.身为皇太子的母妃栗姬.自然也会得到不少跟黄上岗相处的机会.
况且.生病.对于刘荣來说.是很好的一个休息的机会.也是一个得到父皇.母妃关心的机会.
吃完了鱼.红姨吐了一桌子的鱼刺:“这次的鱼.不够多.下次多要一点.你想得到关注.还有其他的办法的.”
看着刘荣的小小身板.还有刘荣的少年样的脸庞.红姨突然來了兴趣:“算了.我帮你.”
在那个夜晚.小小的少年刘荣.得到了一个约定.一个风情万种的女子给了他一个约定:以后.我來帮你.你想要的关心.你想要的关怀.我都会帮你拿來.
这样的约定.是不是就是一个人生.
刘荣的病很快就好了.“治好”了刘彻的那个太医.得到了重赏.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
掔木根以结茞兮.贯薜荔之落蕊.
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
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
......”刘荣穿着一身绿色的衣服.手捧一个竹简.念着屈原的《离骚》.
“说你是傻子.你还真的是傻子.”红姨坐在刘荣的身边.听着刘荣念了小半天儿的书了.原來刘荣说的努力.是这样的努力啊.
有些不解.刘荣光看向红姨:“难道我不应该这样做吗.”
“你觉得.你背书.可以拿到一个皇位吗.以后登记了.可以治理好皇位吗.”红姨道.
“那我应该怎么做.”刘荣问着.一副虚心请教 的样子.
“你应该做的.现在.就是去玩.”红姨边说.边看向在一边玩耍的陈阿娇和刘彻.
看着红姨.刘荣的内心有些疑问.这样去玩耍.是真的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吗.
不过.刘荣还是选择了相信红姨.他放下书.走到陈阿娇和刘彻之间.
两个小孩子.看见自己的大哥哥过來了.自然是要跟着刘荣在一起玩耍.还有.陈阿娇虽说年岁还小.但是以后的美貌已经依稀可见.加上陈阿娇是女孩子.刘荣自然会更加的关心陈阿娇.
这只是孩子之间的嬉戏游戏.但是.在一些人的眼里.那就是不一样的呢.
公元前153年.被立为太子的刘荣尚未婚配.馆陶希望自己的女儿能成为皇后.就想把女儿许给太子刘荣.不料刘荣生母栗姬因厌恶馆陶屡次给景帝进献美女而拒绝这桩婚事.馆陶十分恼火.
看着馆陶公主离去的背影.红姨摇着头:“看來.你还有一段不小的路要走啊.啧啧啧.”
站在红姨身边的刘荣.看着红姨的脸庞.微微的有些出神.
察觉到刘荣的目光之后.红姨转头去.这么一转过去.红姨就看进了刘荣的眼睛里.
风静静的从两个人之间吹过去.什么时候.刘荣对着红姨产生了一个异样的感情.
这次.馆陶公主的事情.让栗姬有了一个想法.要加紧时间.为刘荣娶來一门亲事.(作者有话说:汉代曾规定:女子十五以上不出嫁者交五倍的赋税.强迫人民早婚.男子会稍微晚一点.但是.要看实际情况而定.)
“红姨.你愿意嫁给我吗.”刘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