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姜天瑞就代表银河空间召开了一次新闻发布会。</p>
这次发布会的内容非常简单,取消了原定于九月二十号的会议,同时宣布在基地建设开始的时候,会进行全网直播。</p>
银河空间这次消息发布完之后,市民们自然是异常兴奋,他们心里都在期待这一天的到来。</p>
而各大新闻媒体,都开始联系银河空间,想要获得直播的权利。</p>
不仅是电视新闻媒体,还有各大网络平台,一样想要获得直播的权利。</p>
最终,经过了多次协商,银河空间这次的直播,会在五家网络直播平台同步播出。</p>
与此同时,林合电视台也将全面跟踪报道。</p>
月球基地建设的时间会很久,所以电视直播并不合适,只有网络直播平台,才能二十四小时不间断进行直播。</p>
这件事情落实完了之后,姜晨给胡孝言打了个电话。</p>
“喂,孝言。”</p>
“姜总,您打电话有什么事情吗?”</p>
“主要是想问问你在哪里,有没有时间来一趟基地?”</p>
“我现在在燕京呢,最快也得下午才有可能到基地。”</p>
“是这样的,我想让你为月球上的设备,设计一些氢氧发动机,你觉得问题大不大?”</p>
姜晨觉得,月球基地上使用汽油机肯定不太合适,一开始可以暂时用一下,但是后面必须要换成氢氧发动机,到最后,最好能用核动力。</p>
“这个……急不急着用?”胡孝言在心中思考了一下,他设计的小型发动机不少,氢氧机也很多,但都是喷气发动机。</p>
要适用于月球上各项动力设备,估计要改进的地方还不少。</p>
“现在首批的两台挖矿机器人采用的是汽油发动机,后面再上去的其他设备,我希望都使用氢氧发动机,你看大致需要多长时间?”</p>
“这个我估计得去那边具体商量一下,对于这台发动机,肯定是要采用资源再利用的,所以发动机的设计,要跟设备的结构相结合。”</p>
他们选择使用氢氧机,就是因为反应的产物是水,而水他们是可以重复使用的。</p>
这种设计,就要改变设备原有的结构,所以发动机肯定要与之配合。</p>
“可以,你过来之后,直接去找郑高峰,他现在负责月球上所有设备的设计工作。”</p>
胡孝言答应了之后,姜晨就把电话给挂上了。</p>
在月球上,任何可以利用的资源,都是非常宝贵的,就连宇航员的尿液,都要经过过滤之后再利用。</p>
汽油发动机的好处是他们可以利用现成的技术,简单省事。</p>
但是问题也很明显,反应的产物他们没有办法利用,这是非常致命的。</p>
所以姜晨准备把这个问题给解决掉。</p>
九月十五号这一天,在建安火箭发射场,发射了一枚华科技产的龙腾二号运载火箭。</p>
这枚火箭上搭在的,是空间站的连接舱。</p>
这个舱段将会与月球上空的空间站实现对接,为空间站提供更充足的动力,与此同时,上面众多对接口,也为后面的月球基地计划打下基础!</p>
……</p>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来到了十一月十五号,今天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日子。</p>
那就是宇航员登月的日子!</p>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准备,龙腾三号五次发射,分别将生命舱、挖矿车、燃料箱、氧箱以及燃料跟氧气送上了月球。</p>
所有前期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完成妥当。</p>
根据计算,现在的月球正处于白天,并且会保持二十天以上。</p>
在机器人动工之前,宇航员必须要先上去,检测生命舱的可行性。</p>
……</p>
建安火箭发射场,大量的人围观在外面等候火箭的发射。</p>
大家都知道,龙腾三号的这次发射,意义有所不同,前几次都是运货,这次则是载人。</p>
与之前的登月几乎一样,一共三位宇航员登上了飞船。</p>
不过这次的飞船跟之前的有所不同。</p>
经过侯云龙这么长时间的公关,他们终于是研制出了可重复使用的飞船,被命名为奔月号飞船。</p>
奔月号飞船与旧的返回舱不同的点,除了可重复实用性之外,还有一个是空间站燃料加注功能。</p>
也就是说,这次发射的龙腾三号,是没有第三级的,前面两级送飞船上四百公里的轨道。</p>
随后飞船使用自身动力飞越地月转移轨道,与空间站对接,返回的时候,再加注满燃料。</p>
如此一来,等于是直接省去了第三级,发射成本直接降低一个亿!</p>
“这次要在上面待一个月的时间,有没有信心完成任务?”</p>
发射架上,王宏志看着三位宇航员,大声问道。</p>
“有信心!”</p>
这三位宇航员都是从华科技宇航员训练中心选出来的幸运儿,这次他们其中的两人,将会在月球待一个月,配合完成各项建设任务。</p>
“好,登船吧!”</p>
三位宇航员带上了头盔,走过风淋室,进入了飞船当中。</p>
此时,姜晨正在测控中心,看着走进飞船的三人。</p>
这三人里面,姜晨只认识蒋俊伟,第一次登月的时候,没有机会登上月球,只能在空间站留守。</p>
经过多次申请,这次任务,终于轮到了他。</p>
这次他将担任队长,跟另一名队员冯鸿远一起,踏上月球,完成历时一个月的任务,自从知道自己的申请通过了之后,他激动的好几晚都没有睡好。</p>
每天刻苦训练,把所有需要的操作都练习到无可挑剔的地步。</p>
宇航员登上飞船之后,王宏志也从发射架上下来,回到了测控大厅。</p>
“这次任务直播从什么时候开始?”</p>
王宏志回来之后,开口问道。</p>
“等到宇航员进入生命舱,测试没有问题之后再说。”</p>
他们直播的是月球基地的建设画面,登月的部分就直接省去了。</p>
王宏志点了点头,不再多说什么了。</p>
所有人都在等待十点十五分的到来,火箭将在这个时候发射。</p>
虽然这发龙腾三号已经发射过五次了,但是从外面看,完全看不出任何迹象,经过重新喷漆的火箭,跟之前看起来一模一样。</p>
很快,燃料加注结束了,所有人从发射架撤离了出去。</p>
时间也正式来到了十点十五分!</p>
“十……九……八……三……二……一,发射!”</p>
随着发射指令的响起,点火手按下了发射的按钮。</p>
火箭发出轰鸣声,整个地面开始颤抖起来。</p>
侧躺在飞船当中的宇航员,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马上他们就要迎来一波超重,即便经过无数次的超重训练,但每次经历的时候,依然会觉得无比难受。</p>
面对这种感受,他们只能咬牙坚持。</p>
“起飞了!”</p>
无数人指着已经离开了地面的飞船大声欢呼,龙腾三号每一次发射,都是那么的震撼人心。</p>
地动山摇的气势,让所有人望而生畏!</p>
龙腾三号经过了前面五次的发射,其稳定性已经非常令人放心了,经过了十三分钟的时间,就成功的把飞船送到了四百公里的地球轨道。</p>
一般这个高度,也是地球空间站飞行的高度。</p>
飞船被运送到这里,与火箭的第二级分离完成之后,后面的四台发动机同时开始点火。</p>
这四台发动机代替了火箭的第三级,使得飞船朝着地月转移轨道飞去。</p>
所有的一切,都按照他们的计划在进行着。</p>
“姜晨,你要不要在建安这边待两天,宇航员落地的时候,你不想看看?”李岳恒抬头看着屏幕,此时屏幕当中,三位宇航员还处在超重当中。</p>
“我就不在这里待了,过两天我再过来看看就是了,我回去之后,还有事情要做呢。”</p>
“你是说金继忠跟你说的事情?”</p>
李岳恒知道,这两天宇航服部门的金继忠多次联系了姜晨,跟他汇报一款最新的宇航服设计进度,似乎是缺少某种材料。</p>
“是啊,我得赶紧回去给他处理这个问题,我在这里也没什么用。”</p>
宇航服设计,这可是一个系统任务,他必须得尽快给完成了。</p>
金继忠按照他给的设计在实验,现在缺少一种材料,幽浮材料科学部门一时半会做不出来,需要姜晨亲自出马。</p>
“行吧,那你就先回去吧。”</p>
又跟王宏志告了个别,姜晨就回去了。</p>
回到了林合基地之后,他才开始认真思考起金继忠需要的那种材料。</p>
“导热系数低于0.02w/。”这个导热系数,比空气小一点,作为保温材料完全可行。</p>
如果仅仅只要这一个属性,那真的是再简单不过了,然而还有第二个条件,就是他的强度。</p>
材料的拉伸强度要达到100mp以上,再高一点,都快达到铁的强度了。</p>
这还不是所有的需求,还有一个更变态的需求,这种材料需要在高于一百八十摄氏度跟低于零下一百五十摄氏度的环境里,属性没有任何变化。</p>
这三个条件放在一起,简直能难倒当今世上所有的材料科学家。</p>
然而,这种材料看起来很难,却难不住已经学习过名家精品课程的姜晨。</p>
如今姜晨在材料学领域的造诣,已经突破了这个知识等级只有三级的现实世界。</p>
大致评估一下,应该有四级的水准。</p>
金继忠要的这种材料,主要是用在宇航服的外层,把宇航服内部跟外部环境更好的隔绝起来。</p>
如果没有这种材料,自然也是能做到的,但是那样的话,就需要多层结构。</p>
最终的结果就是,宇航服臃肿沉重,违背了他们设计的初心。</p>
姜晨大概思考了一下,就开始拿笔推算起来。</p>
“金属陶瓷材料最合适不过了。”</p>
金继忠需要的这种材料,使用金属陶瓷是最容易实现的,姜晨心中已经大概有了一些想法。</p>
……</p>
转眼间,时间过去了两天,经过两两天的飞行,飞船终于来到了月球轨道。</p>
测控中心,李岳恒、王宏志、侯云龙、沈君都在旁边守着,万一出了什么问题,他们能第一时间解决。</p>
从画面中可以看到,此时的绕月空间站,跟最初的样子已经不同了。</p>
最主要的不同,就是多出了一个连接舱。</p>
这个连接舱由四个球形结构组成,每个球形结构上面,又有四个对接口。</p>
所以此时的空间站,一共有十六个标准对接口。</p>
“飞船准备对接!”</p>
坐在飞船中的三位宇航员,能清楚的听到飞船发出的提示音,他们也都知道,自己现在已经在月球轨道了,马上就要进入空间站当中。</p>
对接的过程自然是程序控制的,不是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他们不会选择手动对接的。</p>
飞船四周的姿态发动机以一种极高的脉冲在点火,飞船的姿态,也慢慢调整的与空间站处于相同的轨道。</p>
在飞船与空间站相距只有三米的时候,空间站上面的铁爪突然张开。</p>
“允许对接!”</p>
只有与空间站的信号对接上之后,飞船才会被允许对接,否则对接口是不会打开的。</p>
坐在飞船中的宇航员,只听到砰的一声响。</p>
接着飞船中再次传来播报声。</p>
“对接成功,对接成功!”</p>
地面测控大厅中也响起了热烈的鼓掌声。</p>
宇航员们心里终于是稍稍轻松了一点,不过蒋俊伟全程都很轻松,毕竟他已经不是第一次上来了。</p>
之前他一个人在这座空间站上过了好几天呢。</p>
通过了气闸室,三位宇航员成功进入到了空间站。</p>
此时的空间站,还保持着蒋俊伟之前离开时候的样子,毕竟中间从来没有人上来过。</p>
“报告测控中心,我们已经成功进入空间站。”</p>
蒋俊伟驾轻就熟的打开了空间站中的通信设备,与地面测控中心取得了联系。</p>
“你们做的非常好,现在感觉身体状况如何?”</p>
李岳恒一边看着画面,一边对着话筒问道。</p>
“我们感觉身体状态良好,随时可以登月!”</p>
按照原本的计划,登月时间是看他们到空间站之后身体的状态。</p>
如果状态好的话,随时都可以登月,状态不好,那就休息一下,再登月。</p>
然而蒋俊伟早已经等不及了,想要感受一下站在月球上面的感受了。</p>
“我也感觉身体状态良好,随时可以登月!”冯鸿远也传达了自己的情况。</p>
【悠閱書城一個免費看書的換源app軟體,安卓手機需google play下載安裝,蘋果手機需登陸非中國大陸賬戶下載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