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清晨第一缕阳光照耀这片古老的大地时,在通往京郊的官道上,正有500名骑着高大战马的骑士,在金色阳光照耀下,500骑士齐声高唱着:</p>
“天佑吾皇!</p>
天佑大明!</p>
我是崇祯大帝的一名士兵,</p>
我是帝国的一名士兵,</p>
为崇祯大帝而战,</p>
为汉人而战,</p>
为帝国而战……</p>
……</p>
不要怀疑,这是我的地盘;</p>
我的阴阳两界,我的江河流域;</p>
当你奔驰而来,我露齿而笑;</p>
胜利属于我,我是一流的杀手,带给你的必将是死亡!</p>
……..”</p>
高亢的歌声,顿时引来了一群正在田间劳作的农民伯伯好奇的目光,树枝上的鸟儿,也在吱吱喳喳的起舞……这一刻似乎世界是属于这500骑士的……</p>
原来这支骑士是大昏君率领的,当先一人便是他了;而这首《帝国战歌》,亦是他亲自编写的,让内侍们教给了羽林卫、锦衣亲军、明汉军……歌声非常气势磅礴,尽显军人本色;而不是软绵绵的文青之歌。</p>
大昏君也不需要宣扬什么正义、伟大之类的,他就是要让自己的士兵,知道自己是为什么而战,也要士兵知道他们是什么?</p>
唔,总之,这首《帝国战歌》是非常符合大昏君的风格……</p>
而他今天不是去武装游玩,而是要去正在建设中的帝国大学,唔!就是之前他忽悠文官们的那所大书院,现在基本的房舍已经建造完毕了……</p>
当大昏君骑着战马到达官道交叉口的时候,一条石板铺成的通往帝国大学的小道上俱是人山人海,而这条石板路是这所大学的师生亲自铺成的……</p>
“参见吾皇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p>
为首的一名老者带着众师生看到他们的皇帝陛下到了,立即参拜道;尤其是他身后出身商贾的年轻学生,在看到那500装束、气质非常威武的骑士时,各个都是新潮澎湃;他们可不是那些只读圣贤书的大明士绅,认为“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p>
“哈哈,先生快请起,大家也快平身吧”,大昏君看到那老者,连忙下了战马,亲手将他扶了起来,握着他的手,好好打量了一番。</p>
只见他瘦瘦高高的身子,花白的胡子,一双锐利的眼睛,有点和蔼目善……</p>
“先生辛苦啦,且跟朕一起走吧”,说着他就拉着那老者的手,就往正在建设中的帝国大学走去…….</p>
“老臣不敢…….”,老者感动地说道;但却并没有将手收回,而是跟着陛下走去……</p>
原来这老者便是徐光启,是大昏君在登基不久后,便召他做了这所“书院”的学正大人。</p>
徐光启,字子先,号玄扈,上海县法华汇人,大明著名科学家、政治家。历史上官至崇祯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p>
他毕生致力于数学、天文、历法、水利等方面的研究,勤奋著述,尤精晓农学,译有《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著作,著有《农政全书》等著书。同时他还是一位沟通中西文化的先行者。为17世纪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p>
他就是大明最伟大的科学家……而这也是大昏君看上他的原因。</p>
当大昏君拉着徐光启的手,进了书院大门之后,他笑着拍了拍他的双手道:</p>
“子先先生,这所书院对于朕、甚至对整个大明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他将为大明的未来培养无数的贤良”</p>
说道这里他看了一眼正在认真聆听的徐光启,顿了顿继续道:</p>
“正所谓十年树人,百年树木,先生的责任重大啊!”</p>
“是,陛下,老臣一定不负陛下重托!”</p>
徐光启郑重道;对于万历二十六中进士,现在又身为四朝元老的他来说,其实做官只是副业罢了,科学、教育才是他最感兴趣的。</p>
这要是东林君子们,别说是做科学了,如果能熬到这个资历,早就想着挤破脑袋进内阁了,他们对于徐光启这类“奇技淫巧”出身的“技术官”是怎么也看不上的!</p>
“呵呵,先生不必拘泥,就当是跟朕闲聊吧”</p>
“是,陛下”</p>
大昏君看着一处正在修整的草坪,又对着徐光启道:</p>
“子先先生,学生们可还行?有没有参加书院的建造?”</p>
这时的徐光启已经放松了神情,便笑道:“都是陛下圣明,他们自打进来之后,便在那些军士的指挥下参加各种营建事宜了,就是…..”</p>
说到这里他就眉头紧锁了起来,似乎有什么话不方便说;大昏君自然是看在眼里了,便笑道:</p>
“先生有什么话尽管说吧,朕赦你无罪”</p>
徐光启闻言,思索了一会,便开口道:</p>
“就是那些朝中高官和士林出身的子弟比较抵触这些事情,认为…..认为做这些事情是低贱的!…….哎”</p>
老头说到这里就是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大昏君闻言则是一笑,这种事情,他早就有所意料了,所以早就下旨,那些不听指挥,不参加书院建设的学子,但凡发现逃逸、甚至逃跑的,一律开除,而且终生不用!</p>
但是还是有十几个家伙跑路了,他们基本上都是东林君子们的子弟,其中就有张大君子的小孙子张琦玉,而那些被举荐来的“寒门”,则是一直忍受着…….</p>
大昏君闻言一笑,便道:</p>
“先生不必如此,我大明有的是人,有的是缺少教育的青年俊才,这只是开始”</p>
说着他就把徐光启拉到了一棵千年老树下,看了一眼身后的众师生,笑道:</p>
“教化始终是个漫长的过程,就比如这棵树,没有漫长的岁月,它会长这么雄壮吗?而你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千年之行的第一步”</p>
众人听到这里顿时齐声道:“陛下圣明”</p>
大昏君则是摆了摆手,他才不在乎什么圣明不圣明的,他要的是实际利益,于是他示意师生们各自解散,却带着徐光启继续往一栋刚刚建好的学堂走去。</p>
因为他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给徐光启交代,这关乎到今后数十年大明能否一举奠定世界帝国的命运……</p>
【悠閱書城一個免費看書的換源app軟體,安卓手機需google play下載安裝,蘋果手機需登陸非中國大陸賬戶下載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