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中文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望族 > 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变将生(三)

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变将生(三)

雁九创作的《大明望族》, 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变将生(三)在线免费阅读下载。内容提要:

 热门推荐:
    从沈理家出来沈瑾神色怏怏。

    沈瑞看了他一眼:“这么不想去贺家?”

    沈瑾摇摇头:“亲戚里外哪里能总不见面?不是这个我是在想玲二哥也不知他以后会不会后悔”

    论起来两人同为庶长子早在嫡兄弟落地前沈瑾、沈玲两人都是嫡子待遇只是在有了嫡兄弟后两人境遇不同。沈瑾这里孙氏敦厚又有张老安人偏疼半点委屈没受;沈玲却是被嫡母忌惮待遇一落千丈连读都不让好好读就怕出息了压制年幼的兄弟。要不是攀上二房这条大腿沈玲以后就是个管事在小兄弟成年前做牛做马小兄弟能管家后说不得就要被踢出来。

    几年经营沈玲才有了今日娶了官宦家的小姐出入高门不可谓没有心智可聪明反被聪明误二房需要的是帮二老爷打理庶务的老实子侄而不是狐假虎威、威风凛凛的衙内。

    沈瑾虽替沈玲可惜也不过是唏嘘这一句。远近亲疏他自己有数。

    天色擦黑儿眼看就是宵禁两人没有再耽搁各自家去了。

    到仁寿坊沈瑞就去了正房。

    沈瑞并不觉得沈理是无的放矢沈玲这几年的变化不仅沈理看出来他也看出来只是之前想的没有沈理这样深刻。可是官场之上有些疏忽能犯有些错却是丁点儿也不能。沈理提点这一句虽是未雨绸缪却是不得不防。

    沈洲在南京千里迢迢到底如何约束监管身边人并不是沈瑞这个侄子一句话就能做主的。

    听完沈瑞的转诉徐氏叹气道:“是我疏忽了没有想周全。就算有大老爷早年请的师爷在二老爷身边也只是师爷不能代二老爷官场交际要不然也不会专程绕道松江择了族人同往”

    沈瑞劝道:“六哥说的不过是以防万一。玲二哥到底年轻如今日子过得好得意些也是寻常让二叔敲打敲打也就是了。”

    实在不行寻个由子打发了就是毕竟只是提挈族侄并没有过继。想想沈洲知天命的年纪二甲出身出仕将三十年却是还让这么多人不放心也算是奇葩。

    徐氏摇摇头道:“不是敲打两句就好了。南京与京城太远一个防备不到有了祸事就糟了你还没有入仕你三叔也刚入官场没有根基二老爷可不能有什么闪失已经有梁氏一桩错在前头再有什么岔子说不得真保不住

    要是没有沈洲沈家上下全凭外人庇护那就是考验人的良心举手之劳大多不会拒绝可真要为了沈家去与别人对上也是为难旁人。当年太爷病故时二房已经经历过人情冷暖多少年才缓过来。

    沈洲这个从四品的国子监祭酒在沈瑞没有立起来前可不能倒下。

    沈瑞寻思了一下道:“那就打发李盛过去一趟仔细打听打听也别冤枉了他。不管如何在二叔跟前服侍了几年也有不少功劳。”

    徐氏点头道:“也好顺便看看南边的庄子。如今不同往日也要去看看省得出事了两下难看”

    弘治十三年冬徐氏南下时曾在松江与苏州府置了几处产业松江府的庄子托了五房苏州府的托了娘家。既是徐氏托的人自没有什么不信的只是也要防下边管事庄头生事。过去敲个警钟总比真要闹出事来伤了亲戚情分的

    次日就是端午事情没有那么赶也没有大节下出门的道理沈瑞叫了李盛过来吩咐了几句让他准备行李节后启程去南边巡庄子。

    李盛四十来岁在京里就是打理庄子的总管事查看农事正好擅长并不觉得出门辛苦忙不迭地应了。

    吩咐完这个沈瑞方低声道:“路过南京时你拿个采买单子逗留几日好好瞧瞧看看二老爷身边的人精心不精心有没有惫懒的或是打着二老爷招牌在外生事的个顶个儿的上下一个不许落下都要查查”

    李盛闻言一惊犹豫了一下道:“这样大事小人怕有疏漏要不然二爷在指个人与小人同往长寿小哥素来机灵”

    至于沈瑞身边另外一个得用小厮长福是李盛的侄子自然不好提。

    沈瑞瞥了他一眼道:“就算查出你姐夫不谨你会护着他?”

    跟在沈洲身边的世仆有几家是早年分家时就分在他名下的只是前些年都在这边府里住着仆人嫁娶都在府下也就分的没有那么清楚。李盛的姐姐老管家的长女就是嫁了沈洲身边大管事。

    李盛吓得跪了:“小人不敢。若是他不争气自有二爷与二老爷罚他”

    “你信你自己个儿我自也信你别弄出太大动静要是查出的是小事就京再说涉及官场人情、银钱贿赂这些真要有人犯了你就直接先禀告二老爷”沈瑞道。

    倒不是无人可用只是作为二房当家人这些人以后都是要用的。有老管家的情分在沈瑞也乐意提挈李盛省的下人担心“一朝天子一朝臣”人心不安。

    这个家是沈瑞的更是徐氏的沈瑞并不希望有什么变动打破家中平静。因此在沈沧故去后家中人事如常沈瑞即便有了管家权也没有出手更换。

    自家这位二爷并不是多事之人主动伸手去查叔叔身边的人定不会是无的放矢。这样差事却不是巡庄那样打着旗号谁都能去看的差事而是非心腹不得用了。

    虽说李盛知晓自己分量绝算不上沈瑞心腹却也明白自己眼下被器重带了几分激动道:“二爷放心小人定用心探查绝不让二老爷被人糊弄了去”

    从房出来沈瑞就见三老爷牵着璐哥儿过来。

    今日休沐三老爷神情懒洋洋的面上带了几分惬意。璐哥儿手腕上缠着五色丝线手中抓着一个小木刀小脸红扑扑的。

    “二哥二哥”璐哥儿看到沈瑞就跑了过来。

    沈瑞一把将璐哥儿捞起来扛在肩膀上引得璐哥儿“咯咯”直笑。

    三老爷笑眯眯看着眼中不乏羡慕。倒不是他恪守“抱孙不抱子”的规矩而是璐哥儿现下四十来斤的分量对沈瑞来说不算什么对三老爷来说就比较吃力了。

    叔侄几个到了正院三太太正与徐氏说话。

    虽说是在孝中可去了的人去了剩下的人总要活着。到底是过节徐氏也不是那种悲悲切切地性子亦是笑眯眯地听着三太太说话。

    “伯娘”璐哥儿一落地就规规矩矩地给徐氏执礼。

    徐氏招呼璐哥儿上前摸摸他手腕上的五色缕又看看他身上五毒衫子见上面毒虫活灵活现眉头微蹙不由去打量璐哥儿神色。

    璐哥儿挺起小胸脯带了几分得意道:“伯娘璐儿不怕”

    三太太掩嘴笑道:“三老爷说了怕虫子的当不了将军还抓了虫子来让璐哥儿打死了”

    去年六月时璐哥儿跑在花园里玩一是看顾不到就被蜘蛛爬到身上虽没有咬着却是吓的够呛还生了一场病。自那以后见到虫子就躲得远远的去花园也不敢随便掐花摘草徐氏记得此事方有这么一问。

    “璐哥儿真厉害不过是小虫子也没有什么好怕的”徐氏点头赞道望向三老爷也颇觉欣慰。

    三老爷夫妇千求万盼才得了这么一个儿子几年眼珠子似的盯着尽显慈父慈母之心。早年还罢璐哥儿只是懵懂幼儿如今璐哥儿渐大溺子如杀子总要好好教导起来让孩子有了立身之本才是真正爱子。

    只是别人家中五岁到了该启蒙的时候因还在服中璐哥儿也耽误了半年。三太太出身香人家还有三老爷这个才子夫妻两个亲自开蒙可这样也不算事。

    “良师南寻现下已经到了五月也该打听起来。”徐氏对三老爷道。

    三老爷犹豫了一下道:“大嫂等到璐哥儿出服我向去他去南城院”

    徐氏神色微凝:“亲家那边院这几年确实名声鹊起不亚于春山院可璐哥儿还小院又在城外这每日里进城出城大人都辛苦何况孩子”

    璐哥儿经过几年调养看着比同龄孩子差不多可也只是看着谁也不敢冒险。

    “读哪有不辛苦的?那边正好有蒙班几位舅爷也有孩子在也能看顾他还能交几个小伙伴。反正是打算年后过去到时璐哥儿也大了一岁”三老爷道。

    徐氏这才点头道:“读不是一日之功反正你们夫妻两个商量着想试就试一试要是璐哥儿受不住你们可不许勉强他”

    三老爷、三太太起身应了。

    徐氏方对沈瑞道:“如今天也暖和了叫管家将西北两进院子收拾出来等到搬到那边还要收拾这边院子两年功夫也是一转眼的事”

    沈瑞没有应答只皱眉道:“母亲别再说了您就继续在主院住着您才是家里的主心骨。”

    徐氏摇头道:“这院子我住了小三十年处处都是老爷的影儿没事心里就酸一酸。瑞哥儿就当孝顺我给我收拾个新院子让我以后日子也好过些”

    抬出沈沧来沈瑞也不好再说什么只道:“那西北院也小了些要不我写信给二叔将西北院改了三进”

    “改什么西北院?大嫂我已经叫人在东院收拾屋子您要是移院就直接去东院住那边宅子空着大嫂也只当是心疼我”三老爷连忙道。

    徐氏失笑:“尽是傻话你也别着急明年给璐哥儿添个弟弟妹妹人就多了”

    三老爷已经红了眼圈:“我是大嫂养大的孝顺大嫂怎么是傻话?还是大嫂因分家了就只疼瑞哥儿一个当我们是外人?”

    三太太也诚恳道:“大嫂三老爷与我是真心实意求大嫂过去挨着着花园的院子早就叫人开始收拾了。外人并不知晓咱们家分家就算到东院住着也不会惹什么闲话”

    要是外头知晓沈家分家不管沈瑞是嗣子还是亲生子都没有母亲去叔叔家养老的道理;外人不知晓两房分家徐氏养老的地方安排在东路还是西路就无所谓。

    徐氏眼角发热并不看三老爷只拉了三太太的手:“我进门时的三弟还在襁褓中我与老爷真是拿他当儿子养替他操心了三十年幸好你来了家里接了手去才是松快了我如今我实是惫懒了不耐烦替这倔小子再操心以后三十年也好、四十年也好就要你来管他了这份孝心我心领只是分家就是分家何必让瑞哥儿以后为难?就是我住到西院你们每日就不来看我了”

    appappshuzhanggu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