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中文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望族 > 第三百三十九章 山高水长(四)

第三百三十九章 山高水长(四)

雁九创作的《大明望族》, 第三百三十九章 山高水长(四)在线免费阅读下载。内容提要:

 热门推荐:
    松江官船码头。

    临着码头停泊着一溜的粮船松江府每年负担着往内府输送白粮五万石的任务从今年七月开始就分几批北上运粮今天要启程的这一批三十艘运粮船是今年最后一批次北运白粮的船队。

    码头上站着一四十来岁中年人穿着簇新素色儒衫眺望远处面上带了雀跃与紧张。

    旁边站着一十四、五岁的少年不解道:“爹您这也太郑重了?到底您是长辈瑞二哥待人极为和气何至于此”

    “臭小子待会规矩些”中年人瞥了他一眼道:“真以为名为族兄弟就是兄弟了?那是尚府公子没看各房嫡支老爷们都巴结奉承着”

    少年撇了撇嘴道:“不说瑞二哥还有珏三哥在呢又不是外人爹还如对大宾不成?”

    这少年不是旁人正是宗房庶支子弟、沈珏从堂弟兼昔日族学同桌沈环旁边这中年人是族长太爷庶侄沈渔。

    沈家是松江大户各房头田亩数加起来足有万顷名下就有四个白粮粮长名额。

    要说大明开国初年因粮长一职发家致富的乡绅不是一家两家不过现下世道不如早年水路关卡多衙门里又流行卡拿要那一套白粮北上耗费过甚

    即便朝廷一石白粮贴补一两多银子可北上水路一直到京城衙门重重关卡稍倒霉些这人情开支就大过于朝廷补贴不赔都是好的实没什么油水

    这样鸡肋职位寻常乡绅人家得了说不得就要折腾得倾家荡产可松江士绅大族名下都挂着几个不过是卖人情给地方父母你好我好大家好罢了。

    沈渔也有秀才功名不过入学多年连乡试下场资格都没捞到一次就绝了上进心思。族里安排差事的时候他就接了白粮粮长的差事即便辛苦些好歹有沈氏一族为后盾倒是无需担心会亏空钱米年底族中亦稍有补贴。

    虽说挂着粮长之名可松江白粮粮长五十来人也不是年年都要上京上京人数都是之前排出来的三、两年轮一次今年上京粮长中沈渔并不在内不过因沈瑞、沈珏等人返京的缘故沈渔就与这次上京的其他粮长做了调换为的就是照顾沈瑞、沈珏等人方便些。

    俗话说得好行船走水三分险。这北上因走运河即便没了水匪的风险可船行江上小两个月也辛苦。沈渔却是不用宗房大老爷开口主动应下此事且甘之如饴还带了儿子出来。

    被儿子顶嘴他也不恼慢条斯理道:“即便是至亲骨肉也要多往来才能相亲。松江族人数以百计珏哥本家亲老子、亲叔父都在呢我这逢年过节才见上一面的堂叔算甚了?前年二房二老爷南下从族中挑选族侄去任上作甚没选旁人选的是三房玲哥与九房琳哥?还不是曾一路同船南下处出来的交情傻小子仔细寻思去”

    沈环虽晓得自家老子说的有道理可还是有些别扭:“即便二房如今显贵爹也不往京里去这般交好作甚哩?”

    “目光短浅有现成的大腿不靠等到有事想抱的时候也抱不上了你老子我是不行你们兄弟几个我也瞧出来能出个秀才就是谢天谢地可你的侄儿们呢?沈家诗传家举业是根本。只要出来个举人就有进京的一日七房、八房那边要不是靠着二房大老爷能得了江南教职?与二房交好总不是坏处。真要说起来珏哥已经出继就不是宗房的人虽都是血脉亲缘可嫡支反而不好大喇喇去亲近珏哥还不如咱们这些堂亲更便宜这条线若是搭上就是嫡支那边也会念着咱们的好”沈渔带了几分得意道。

    沈环耷拉下脑袋心中暗暗叹了一口气。

    当年在族学时虽说嫡房子孙稍强势了些可旁枝庶房也并未受轻鄙大家是差不多的族兄弟。如今却不同官宦门庭的与寻常门庭的有功名在身的与撂下本的身份地位就有了差别随之时光流逝这差别会越来越大。

    沈瑞、沈珏、沈全几个都是早早起了在五房用了早饭。

    虽说昨晚践行宴后沈瑞已经说了“京城再聚”的话可像沈琴、沈宝、沈珈这几个往来交好的族兄弟依旧是起了大早过来相送。沈瑾身为沈瑞的本生兄长自然也没有落下。

    倒是宗房那边沈有伤卧床的缘故没有露面沈械也没有出现宗房大老爷亲自过来又带了小栋哥、小桐哥随行。

    小桐哥是沈长子当年沈珏离开松江时不过是族学里的蒙童如今已经是十来岁的小小少年。

    眼见宗房大老爷与鸿大老爷说话旁人围着沈瑞说话小桐哥就走到沈珏跟前低声道:“五叔”

    沈珏皱眉道:“怎么还折腾了你来?好好的倒是累你起了个大早。”

    小桐哥从袖子里拿出一个巴掌大锦盒带了忐忑道:“是我爹打发侄儿来这是我爹吩咐侄儿带给五叔”

    “程仪昨儿不是都给了么?怎么还有一份?”沈珏挑了挑眉道:“心意我领了东西就算了你拿去吧这五叔可叫不得了即便是不习惯总要学着改口。”

    小桐哥当年入族学时都是沈珏这个小叔叔带着只是到底是孩子前年见面也没接触几次今年见面时不免有些陌生。沈珏伤心太爷之丧也没心情去哄小侄子两下里才没往来。

    如今眼见离别年幼的小桐哥只觉得心里不得劲鼻子酸酸的小声道:“可五叔就是五叔私下里唤一声也不行么?”

    见他这般孩子气沈珏反而笑了。

    他摸了摸小桐哥的头道:“错了我已经不是五叔以后需改口叫我‘珏三叔排行改了总算名儿还是这个要不我还是我么?我会是谁呢”后边一句却是自言自语低不可闻。

    小桐哥似懂非懂捏着手中锦盒觉得似乎当改口可是到底不习惯张不开嘴。

    沈珏莞尔一笑不再理会小桐哥走到宗房大老爷跟前带了几分埋怨道:“真是的都说了不叫您来”

    连句正经称呼也没有又是这般口气落在外人眼中就是失礼。

    宗房大老爷不以为忤摸着胡子“哈哈”两声道:“我向来起的早就算不过来在家里也起了随你们去码头溜达溜达又不费什么事”

    “如今已经过了中秋这一早一晚也不是闹着玩的您倒是当自己还是年轻人不成?”看着宗房大老爷身上只是夹衣沈珏皱着眉解下自己身上斗篷给宗房大老爷披上。

    “不用不用你小心着凉”宗房大老爷忙要推开沈珏哪里肯让?依旧是给宗房大老爷系上了。

    “你这孩子真是不听话”宗房大老爷拍了拍沈珏的胳膊低声叹道。

    沈珏扶着宗房大老爷的胳膊脸上依旧挂着笑容却是比哭还难看。

    鸿大老爷与沈琦父子两个在旁都有些傻眼。

    都说宗房大老爷疼爱幼子如今算是眼见了这父子相处也太过随意些了不像是父对子、子对父的模样。不过却是并不碍眼反而让人心里发酸。

    沈瑾、沈琴、沈宝这几个小辈倒是并不觉得沈珏礼数上有什么不对看着父子二人这般相处倒是带了几分羡慕。

    即便是至亲血脉如今也不再是一家人。沈珏这次是因奔丧才得以松江以后若无意外多半也是如此说不得生离既是死别想到这里众人心中又暗暗唏嘘。

    五房休整半年明年还要京城小栋哥这里也是因与沈瑞、沈珏先前在京城年节常见的沈瑾、沈琴、沈宝几个立志科举、想着早晚要见因此最难受就独有宗房大老爷与小桐哥。

    小桐哥年纪在那里摆着只是稍稍感觉舍不得宗房大老爷却是狠盯着幼子舍不得移开眼。他方才虽与鸿大老爷父子说话可眼风一直没离开沈珏。眼见沈珏没有收小桐哥手中锦盒他并不觉得意外可心里却是越发难过。

    一行人出了五房乘车的乘车骑马的骑马到了官粮码头。

    沈渔带着沈环已经迎了过来旁边还有个三十来岁的青年却是吏员打扮。

    见到宗房大老爷这吏员趋步上前见礼道:“见过沈世伯”

    宗房大老爷带了几分意外道:“这不是陆家三郎?不过是白粮北上怎么是你上京?”

    那青年带了无奈道:“禅师去年从祖庭直接北上京城至今未归小侄奉祖父之命前往京城接禅师来”

    “这样说来洪善禅师如今竟在京城?”宗房大老爷听了带了诧异望向沈瑞:“瑞哥可晓得?”

    沈瑞摇摇头道:“小侄还是头一次听闻当年家师与我在西林禅院受禅师照拂颇多要是知晓禅师在京城挂单小侄自当早去拜会”

    这青年本打量着沈瑞有些拿不准实在是三年时间沈瑞变化颇大全无孩童模样五官也张开了。

    听了宗房大老爷与沈瑞对话他才露出欣喜来:“真是瑞哥这般高了一时还真不敢认”

    沈全上前抱拳道:“正是小弟见过陆三哥”

    西林禅院是陆氏私产沈全当年寄居三年却不是四房长辈安排而是沈理一手安排。

    陆氏亦是松江大姓仅次于沈家、贺家的二等人家与沈家也是联络有亲

    沈理之亡母就是陆氏旁枝之女眼前这陆三郎论起来算是沈理表亲。

    当年沈瑞在西林禅师守孝沈理亦在母孝中常登门与洪善禅师讲禅。慕其状元之名不少陆氏子弟都往禅院听讲其中就有这嫡支子弟陆三郎。

    因有一层表亲关系陆三郎当年在禅院与沈理见了好几次对于沈瑞也颇为亲近。

    像沈、贺两家身为地方士绅大族教导儿孙都是以读举业为重嫡支子弟也看不上县衙小小司吏之职。

    陆家与章家却是因祖上德衡公遗命子孙士农工商不禁全凭天分悟性。嫡支子孙别说是出为吏员就算打着算盘直接经商的也大有人在。

    一县政务钱粮为首户房最重。

    华亭县是大县户房吏员数人司吏为首。

    陆三郎即便有家世支持可这个年纪能为户房司吏也是凭着真本事。就是宗房大老爷这样的世交长辈私下也赞过陆三郎能于只是在学习上不开窍院试勉强过了混上生员功名岁科考试都是下等只能绝了举业心思倒是可惜了

    由沈渔这族叔跟着照应这负责运粮北上的又是沈瑞的旧识宗房大老爷提着的心也算着放下些。

    这边粮船都是昨晚就装好清点完毕的沈瑞、沈珏等人行李也是昨晚送上船只等着今早天亮就出发。

    眼见时间差不多陆三郎就与宗房大老爷、沈琦、沈瑾等人作别带了沈瑞、沈瑞等人登船了。

    等粮船离了码头时天色已经大亮。

    看着江面宗房大老爷长吁了一口气。

    “祖父珏三叔的斗篷落下了”小栋哥看着宗房大老爷身上道。

    他前几年在京城改口改的早。

    宗房大老爷低头看了看身上自言自语道:“这小子倒是蹭蹭长个子都要有我高了”

    沈琦带了众族弟上前道:“海大伯上车吧江边风硬”

    宗房大老爷点点头招呼着小桐哥转身上了马车。

    其他人年长都骑马相随。

    “既是来明年小栋哥是不是该应童子试?”沈琦随口问道。

    小栋哥点点头:“是啊原也要今年年底来的”

    “京城院名师云集小栋哥学了这些年那边老师怎么说?院试可有了把握?”沈琦问道。

    小栋哥闻言不见得意反而眉眼间多了愁绪:“老师说要是在京城应试火候差不多可是在南直隶这里却是不好说多少要看运气”

    沈琦深有感触道:“谁让咱们这里是文章大省百姓教化早别的地方院试容易乡试惨烈。南直隶这里院试这里就要命。过了院试一辈子摸不上乡试边的又大有人在不过你年纪小也无需太多着急你全三叔院试就考了三”

    沈瑾少年登科并不觉得有这样难处沈琴、沈宝两个听了却是心有戚戚然。

    一行人了沈家坊到了胡同口各房少年上前与宗房大老爷别过各自家去。宗房大老爷一行则马车继续了宗房。

    宗房内宅西侧院。

    沈趴在床上不时望向门口见到小桐哥进来眼睛一亮忙抬起身来:“来了东西可给了”

    小桐哥面上带了不安从袖子里拿出了锦盒

    appappshuzhanggu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