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中文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望族 > 第二百四十五章 青云路始(二)

第二百四十五章 青云路始(二)

雁九创作的《大明望族》, 第二百四十五章 青云路始(二)在线免费阅读下载。内容提要:

 热门推荐:
    从读识字起一个儒童经过十年寒窗苦读到十六、七岁下场应童子试有望成为秀才。资质好的可要提前几年资质差些的考到三十岁还过不了院试的大有人在。

    不过即便过不了院式只要能过了县试、府试就是文童可称“童生”就区别与“民”、“民人”见官可要有座。不仅面上体面屁股也变得金贵即便是犯了事公堂之上也多给几分颜面轻易不会打板子。

    京城首善之地勋贵官员多百姓也比地方上殷实报名县城的儒童多。

    沈瑞所在的春山院先生们是提倡早下场的因此戊班京籍的考生在弘治十五年春就纷纷报名应童子试。

    因考生籍贯在京府各县应试地方不同告假离院的学生也多了起来。春山院平日里请假不容易可每逢考期却是很宽松。

    沈瑞籍贯在倚郭的大兴县县衙就在京城东南并不需要出城可沈三老爷还是建议他请假在家接受三老爷的“小灶”。

    沈瑞从谏如流自然无异议因此便也随大流在院里告了长假。

    因今年是会试之年京城士子云集考试气氛很是浓烈。

    同会试相比县试就显得不起眼。

    不过这是科举的第一步沈瑞又是沈家的希望长辈们对于此事依旧很关注。

    至于为什么是三老爷盯着沈瑞应试之事而不是王守仁这个老师那是因为过了二月二王守仁就携了继妻何颍之乡“养病”去了。

    沈瑞之前的课业王守仁始终盯着对于学生的水平心中有数县试、府试都是无碍的院试不出意外也能过并不担心什么。

    倒是沈瑞自己因身边人起点太高不敢再像过去那样想着过线即可对自己倒是越来越严厉。

    三老爷这些日子陪着沈瑞读看出他的要强便也有心帮侄儿一二。

    只是沈瑞的功课尚可县试又不是学政主考都有县衙礼房出题不好押题。至于使手段从县衙买题又不至于也不屑如此。

    他思前想后不担心侄儿的作文水平倒是担心他不适应考试节奏。

    因此他便根据县试水准自己出了一套考题打算设了个小考场让沈瑞假装考一次。

    沈瑞听了莫名惆怅这不就是模拟考试么?上辈子高考时每月考一次大家都熟啊。

    因县试天不亮就点名考生提篮子进场三老爷便也知会徐氏给沈瑞准备了提篮里面出了文房用品还有食物与水。

    二月初四这日沈瑞丑时起床穿戴整齐用了早饭而后就提了提篮去了东院模拟考。

    三老爷这里完全按照县试的程序天未亮点名进场。

    县试一共考五场每天一场关键是第一场“正场”其他四场都是打酱油的。

    正场考卷内容除了四五经里的填空题之外就是时文两篇。县试的名次取决于正场的发挥。

    偏生不管是死记硬背的经题还是时文都是沈瑞的长项倒是无需担

    沈瑞又是快手从晨初(早上七点)开始答题用了不到两个时辰就答完题做完两篇花团锦簇的时文。

    只是县试考场即便答完题也不能直接出考生要等交卷的考生满十人才放一次。

    三老爷就收了考卷去判卷让沈瑞继续在“考场”里适应一直让他坚持到申初(下午三点)。

    这期间沈瑞可也吃自带吃食也可以在考场“买水”就是不能出去方便。

    沈瑞为了这个早上就没有吃流食倒是并不觉得难熬。

    等到了申时三老爷才拿着看完的卷子笑眯眯道:“如此文章院试也无妨了”

    沈瑞来大明朝已经四年半除了读就是读为的就是科举。

    听了三老爷的话他也松了一口气道:“三叔那案首”

    院试惯例县试案首与府试案首都会取中为的是顾全知县与知府颜面也是儒林惯例。

    沈三老爷想了想道:“要说瑞哥这火候是差不多不过京县到底不同地方香门第多知喜好不同这名次倒是不好说不过应在前十之列”

    有科举以来几百年连中六首的也就只有一人。至于那些中了小三元乡试屡试不第的大有人在。

    沈瑞只是希望名次好看些倒是并不苛求案首之所以在“案首”这里问一句也是对院试有些担心盼着取巧罢了。根据三老爷所说县试考题最简单到了院试就与乡试差不多。

    如此一来要是县试得了“案首”就不担心院试了也是好事。

    从初四考到初八五场模拟县试下来三老爷面上都带了乏色沈瑞依旧精神头十足。这是沾了他每日练拳与练习吐纳功夫的好处体力充沛。

    三老爷见状只有羡慕的。

    三老爷不爱动是个地道宅人沈瑞劝了他两想要拉着他一起练拳都让三老爷给推了。

    如今三老爷既有心继续科考最担心的就是自己身体。如今他有了儿子不敢拿自己的身体冒险。

    这见沈瑞锻炼身体的好处三老爷就主动提及与沈瑞一起练拳。

    不过他对沈瑞练习的大开大合的形意拳没兴趣练一套道家流传甚广的“内家拳”。

    沈瑞瞧着有些眼熟其中有太极拳的影子。待问了来源来自武当张道人就晓得这是后世太极拳的原形。

    沈瑞见状心中后悔莫及。这太极拳从武当太极发展到陈氏太极再发展到杨氏太极成了后世流传最广的、被世人推崇的健身拳法。

    偏生因他认识的长辈练习形意拳并不怎么看上太极拳连带着他对太极拳也只是一知半解。否则的话演练出来倒是最适合三老爷这样体弱之人练习。

    如今后悔也晚了沈瑞就将王守仁传授的吐纳之法传给三老爷还有道家“辟谷”、“服气”等小法门也与三老爷说知。

    三老爷博览全对于佛道两门都有涉猎不过以往并不留心罢了。

    如今为了身体康健他开始关注起道家的养生术。

    转眼到了二月十五县试开考。

    沈瑞因月初模拟考的缘故已经习惯晚睡早起作息时间也倒了过来便神采奕奕地去县衙考试。

    他是乘马车前往带着的东西除了提篮之外还有一套桌椅。

    县试不比府县、院试有专门的考场而是在县衙大堂临时设置座椅就需考生自备。

    沈瑞所带的一套桌凳是前两个月新制的用的是南方榆木分量比较轻便桌子与条凳可也套在一起拿着比较方便。桌凳的尺寸也是按照规定不许超过三尺。

    县衙外衙役与吏员全员出动。

    县衙前边灯火通明。

    先到的考生已经在排了四列正在由县衙安排的人手核对考生。在没有照片的大明朝想要核对考生就要按照报考时礼房注明的体貌特征来唱名分辨什么“面黑颔下有痣”还有“面阔眉浅”之类。到了沈瑞这里是“身体修长肤白凤眼无须”。

    这核对相貌不算什么可“搜身”可让人不好受。

    为了防止考试作弊考生不许穿带夹层的衣服要求穿单衣、单裤、单鞋不过穿几件不限。

    核对完相貌后就要由吏员检查提篮再次就是检查考生身上。

    衣服裤子都要解开并不需要赤膊露体可除了身上中衣之外也要将外衣检查一遍。脚上鞋子也要去了检查一下鞋底。头上带了帽巾的也要除帽去巾。

    怪不得这边寅正(凌晨四点)就开始放人进场这检查起来确实很费事

    不过因县试年年有的缘故报考的人数并不扎堆否则县衙也坐不开这些考生。尽管如此人数也比地方考生人数要多沈瑞目测了一下有二百多人

    县试录取比例是按照当地户籍人数定的大兴县是京县录取人数比外县要多不过每年录取人数也不过十几人。

    等进了县衙由衙役领着沈瑞自己提了桌椅进去。

    县衙大堂里已经摆了大半桌椅他的位置有些偏后。

    沈瑞将东西放好后边的人陆陆续续进来。

    县衙大堂面阔五间屋子里摆满桌椅后其他的就摆在廊下。

    沈瑞头看了一眼不由庆幸。

    如今是早春二月京城乍暖还寒在廊下还真是难熬。

    如今天色刚刚放亮屋子里还雾蒙蒙的距离正是开考还有将近一个时辰。

    考生入场后不能四下走动沈瑞就闭目养神。

    等到考生们进场完毕原本有些喧嚣的大堂开始肃静起来。

    随着外头的钟声响起大兴县县令穿着官服带了几个吏员上堂。

    官场上有句俚语前生不善今生知县;前生作恶知县附郭;恶贯满盈附郭省城。

    附郭省城都是让人如此深恶痛绝更不要说是附郭京城。

    这大兴县的父母官四十来岁就带了阴郁之气坐在堂上俯视众考生目光烁烁仿佛是盯着贼人似的。

    沈瑞抬头看了一眼就低了头。

    京城权贵云集这县试是多好的施恩机会大兴县令却摆出这个姿态恁地不会做人。

    怪不得被安排了这个差事看来也是于不长久的

    appappshuzhanggu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