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打发婢子过来相请时沈瑞微微有些意外。周妈妈才从九如居离开没一会儿他本以为要等个三、两日。
不过想想徐氏平素为人行事似乎又在情理之中。不管孙沈两家不可言会的纠结是什么总有告知沈瑞的一天早一日、晚一日又有甚差别?
正房里徐氏从梳妆台下的一个妆匣里取出一封信信纸早已发黄发脆上面字迹也有些不太清晰正是孙太爷当年将在京产业全部赠与她的手。
算下来孙氏远嫁已经三十来年孙太爷、三太爷等人也没了二十余年。
即便现下想起徐氏依旧心里沉甸甸的。当年连续两年她们夫妻两个就在一场接着一场的丧事中随后大老爷、二老爷守了六年孝那个时候的艰难非同一般。
等到沈瑞过来徐氏招呼他上前坐了吩咐婢子上了茶果。
此事说来话长不是一句两句话就能交代的事。又因涉及到二老爷与二太太徐氏想了想就挥挥手将其他婢子都打发下去独留下知情的周妈妈在旁服侍。
只是有些话能对沈瑞说有些话却是不好说。
徐氏心里转了一圈就从沈孙两家太爷的交情讲起。
三太爷既将孙太爷视为恩亲那恩情指定不小确实也是如此。
当年三老爷与家人族人决裂独自北上出发没几日就病倒。
船行运河之上船家自然怕晦气就将他们主仆撵下船。正赶上江匪作乱上岸劫掠三太爷几乎送了性命。恰逢孙太爷路过救了三太爷一命。
这就是两家交情之始。
后来三太爷远离族人立足京城几次被人为难还曾被官场对手挤出京又是孙太爷屡次援手出钱出力为三太爷筹划才使得三太爷得以重返京城升了小九卿后来又官至通政史位列大九卿。
三太爷与孙太爷相交四十余年相比骨肉后见孙太爷年逾古稀后继无人膝下只有一稚龄之女就劝他到京中养老。
孙太爷这才陆续结束南边生意带女儿孙敏进京。
因孙家是老父弱女三太爷主动提及儿女亲事为次子求娶孙敏又接了孙敏进沈家教养。
至于二老爷悔婚那段徐氏也没有隐瞒:“等到你母亲将及笄两家打算正式议亲。二老爷已经十六岁中了举人二太太是他与你大伯的姨表妹表兄表妹的两下生出情愫来。先姑溺爱次子便私下与乔家又订婚约”
而后三太爷要休妻、二老爷去太爷处“负荆请罪”一直到孙氏远嫁、二老爷会试落第后成亲分家徐氏都没有隐瞒一件件是说了。
最后说到孙太爷的暴毙与三太爷的抱憾而终
因沈瑞先前已经想到孙氏与二老爷婚约的可能性所以对于婚约这段并不算意外令他诧异的是孙太爷与三老爷感情之深厚怎么有超越骨肉之情的意思?
当年三太爷已经位列九卿长媳又是相府千金次媳出身也不当太差却不顾门第之别直接为次子定下商贾出身的孙氏。
二老爷的悔婚与三老太太对次子的纵容倒是更符合人之常情。
两家到了这个地步即便是几十年的交情也该渐行渐远。
可是孙太爷依旧信赖沈家将独女婚嫁托到三太爷手上;即便不是儿女亲家也将京城产业借答谢徐氏名义馈赠沈家。
三太爷这里直接舍了二老爷这个儿子后因孙太爷之死毁哀过甚不到半年就死了;到死也没原谅三老太太夫妻两个最后分葬。
这两个老爷子倒是“有情有义”可却是将这份“义”凌驾在在骨肉之情
人都有私心可这两个老爷子面对老友的时候好像更是为对方着想的多
沈瑞听了莫名觉得古怪忍不住开口道:“大伯娘这两位老爷子是不是还有别的交情在?”
徐氏闻言似笑非笑地看了沈瑞一眼道:“什么交情?”
沈瑞道:“例如契兄弟之类的”
孙太爷籍贯温州府闽浙之地向来男风盛行民间私下结为契兄弟的男子并不少见。
三太爷北上时是弱冠少年;孙太爷年长十余岁这个么
徐氏本想要斥责沈瑞言语轻浮可是见他一面正经的模样显然并不是说笑而是真的在琢磨这个可能性哭笑不得道:“莫要想七想八没有这事
两人本是外姓人即便有救命之恩在可情逾骨肉也曾引得人遐想三老太太就是其中之一。
可徐氏冷眼旁观并不觉得这两位老爷子是好男风的。
三太爷有妻有妾孙太爷身边妾室侍婢也没断过两人交往亲近归亲近却不是那种关系。
沈瑞听了徐氏的话就将这个可能性划去。
虽说为尊者讳可徐氏连沈家悔婚这些事都说了别的自然也不会特意瞒着。
想了想孙太爷与三太爷的年纪沈瑞不由想到昨日在昌平沈家墓地看到的二太爷衣冠冢。
二房二太爷比三太爷大九岁当年松江城外遇倭寇时只知被砍杀却并不曾找到尸首。
这二太爷与三太爷差九岁孙太爷与三老爷差十来岁这似乎也能贴边。加上三太爷命长子、长媳为孙太爷充孝子孝妇披麻戴孝。
“伯娘两位老爷子真不是亲生骨肉?”沈瑞想到这里开口问道。
后边的话他本可以不问然后心安理得地接受大老爷夫妇的照拂;不过那样的话说不得多想的就是大老爷夫妇。他稍有不是处就会被人看成是“携先辈恩情”任性。
徐氏叹气道:“你大伯与我也这般问过先翁先翁却不置可否除了去了的先人谁也不晓得答案到底是什么”
要是孙太爷就是当年的二太爷为何不重沈家?孙敏怎么能嫁沈家?
要是孙太爷不是二太爷那除了大家熟知的“救命之恩”之外还有什么大家不知晓的关系?
沈瑞觉得自己没弄明白反而越发糊涂了。
不过逝者已矣不管孙太爷到底是何身份、与三太爷到底是何关系现在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沈瑞该如何面对二老爷、二太太。
“二太太要是晓得我娘姓孙可会反对我过继?”沈瑞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问道。
徐氏摇头道:“你是我们这一房的嗣子我与你大伯的事还轮不到她插嘴
“那大伯娘瞒着她”沈瑞有些不解。
徐氏道:“是二老爷私下恳求的二太太不会与旁人闹却会闹二老爷
到底二老爷、二太太是沈瑞长辈徐氏怕沈瑞心里不自在道:“当年先翁在时就给你大伯他们兄弟几个分了家如今虽一块住着却不用顾忌那许多若是有一日大家相处不好搬离的也是他们”
徐氏将立场摆的足足的已经有了取舍。
二太太的偏执沈瑞进京第一日就曾见过。
想着这错综复杂的关系沈瑞虽感动徐氏的取舍可也不由头疼:“大伯娘以后那边定是要看侄儿不顺眼的”
徐氏轻哼一声道:“那你就怕了?要知道你以后不单单是我与你大伯的嗣子还是二房小宗宗子需要应对的可不单单是二太太一个会遇到的麻烦事也不会只有这一桩”
徐氏的口气有激将之意沈瑞心中叹息一声。
同四房那两位“至亲长辈”相比二太太这里委实没分量。
四房张老安人与沈举人一个是他亲祖母、一个是他生父只要心想随时都可以一顿板子要了他性命;他要是不过继出来以后的婚配与科举前程他们也可以完全插手做主。
二太太一个隔房婶子不过是亲戚顶天了是冷言冷语。
“侄儿担心的并不是二太太而是二老爷实不愿让大伯与伯娘为难”沈瑞道。
要是二老爷见他不自在一来二去的为难是只会是大老爷与大太太。
大老爷对于二太太这个弟媳妇不假颜色可同二老爷、三老爷之间兄弟之情却重。
徐氏闻言却是一怔。
沈瑞年纪轻轻在刚知道这般大事的情况下还能想到长辈的立场与难处难能可贵。
她面上带了笑道:“你不用担心二老爷当年的事情本就是二老爷有错在前我冷眼瞧着他早就悔了要不是我与你大伯先订下你怕是他都要惦记讨你做嗣子”
说到这里她顿了顿道:“当年是是非非毕竟是当年事。孙沈两家到底恩恩怨怨也掰扯不清楚你晓得此事就好没有必要去计较。要知你不单单是孙家外孙还是沈家子弟。我与你大伯择你为嗣有孙家这一段前缘的缘故也因你是沈家子弟可最主要的是舍你其谁?你是个勤勉好学、能支撑起门户的好孩子在族兄弟之间最出色的”
一番毫不吝啬的褒赞沈瑞倒是有些不好意思面上有些发烫。
不过等出了主院沈瑞就恢复了常态。
九如居中沈珏已经在等着。
见了沈瑞来他立时迫不及待地问道:“瑞哥你可是问大伯娘去了?
appappshuzhanggu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