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中文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望族 > 第一百四十三章 万象更新(四)

第一百四十三章 万象更新(四)

雁九创作的《大明望族》, 第一百四十三章 万象更新(四)在线免费阅读下载。内容提要:

 热门推荐:
    都说状元都文曲星下凡可这三年一个文曲星也太多了些。见到王华的时候沈瑞莫名地想起这个来。

    要是按照平均三十岁中状元平均寿命六十岁算的话当世的状元总要有十个、八个。沈理是一个王华是一个沈理的岳父谢大学士是一个沈瑞知晓姓名的就三个。

    能生出王守仁这个美男子来可见王华姿容亦不俗。即便已经年过不惑不过看上去如同四十来许人。

    他穿着半新不旧的道服待沈瑞这个隔代弟子还算亲切寒暄两句后便挑着四中生僻的地方提了几处考校沈瑞。

    沈瑞自是一一答了王华点头道:“尚可。”

    瞧着他神色对沈瑞也无甚不满意处沈瑞心中也松了一口气。

    据他所知王守仁目前正式收的学生只有他一个。即便王华这里早先使人捎带过给他这个隔代弟子见面礼可闻名不如见面。自然是王华这个师公满意自己方好否则自己不仅丢王守仁的脸也丢了沈家的脸。

    与王守仁的随性不同王华看似温煦却是个立身极正、极正统文人。这也是为何阁臣们压制他却无法从他本身攻讦他只能借打压其子来打压他的缘故。

    王华即便休沐在除夕将至家中也有安排能抽空见沈瑞除了看在儿子与沈家面上也是有心想看看沈瑞为人。

    可怜天下父母心即便长子已年将而立王华依是忍不住为这个长子操心。

    沈瑞是同僚好友托付的小辈儿子是受自己要求方接受此人。

    偏生这沈瑞同长子一般少年丧母又曾受磋磨王华惭愧往事之余不免担心沈瑞心情。若是师生两个臭味相投王华真不知是该哭该笑。

    眼见着是个稳重守礼的好孩子不似王守仁少年时那般任性随意王华也是暗暗松了一口气又使人送了一份表礼。

    陪着王华一起见沈瑞的继室填房正如沈瑞所想想的那般年轻不过十七、八岁年纪即便装扮的比较庄重可到底年纪在那里。

    幸而是个温柔腼腆的对于沈瑞这个“徒孙”即便眼神中带了几分好奇可也没有说什么。

    明日就是除夕这老夫少妇都有事要忙见完沈瑞王华开口留了晚饭便打发他们师生自去说话。

    王守仁就直接领沈院了自己的居处是位于宅邸东路的二进小院前院是房。后院应是女眷所在如今王守仁之妻诸氏病故后院并没有女主人。

    五宣早已领着长寿下去寻老家人叙旧去了房有有十来岁的小厮奉茶。

    虽说王华方才已经考校过沈瑞可到了王守仁这里依旧没有落下。

    他随口提了句四让沈瑞破题。

    沈瑞本是应试教育过来的这几年也是如此要求自己只将八股当成议论文来做。又得沈理提点紧咬着“忠君为民”这六字为骨又将经典故做肉做出来的时文即便有的地方依旧略显生硬做不到行云流水般通畅不过看似华丽又不显空洞。

    时文通篇不到四百字比后世动辄万八千字小论文也要三千字相比字数虽不算多不过格式要求更严其中有些句式还要求对仗写起来并不容易。

    沈瑞即便一气呵成从提笔到收笔也用了半个时辰。

    虽说早在师生早先的通信中曾见过沈瑞的文章可眼见他半个时辰就破题解题且还破得有模有样王守仁面上亦带了欢喜。

    不过仔细再看一遍王守仁觉得有些不对头从桌抽屉出翻出一封沈瑞先前的信来将其中的时文与现下这一篇一对比就看出蹊跷来。

    虽是不同命题可这两篇文章换汤不换药甚至中间有几句对仗句式都大同小异。

    师生两个这两年半虽一直通信可的王守仁对于学生的教导也是循序渐进这大半年才开始给他讲解时文。

    之前一两月一篇看不出什么如今这一对比却瞧出沈瑞的取巧之心。

    不是说这样的时文不好相反这样的时文并不显得空谈反而显得很平实。

    要是不知沈瑞品行只看文章也会觉得少年充满朝气。这样文章经过润色就是院试也可一试。

    只是王守仁这个老师晓得自己这个学生并不是那种忧国忧民的热血少年甚至有些过于冷清

    文不对人这时文格式做的再整齐用词再华丽也显得有些生硬。

    王守仁将两篇文章都放下抬头看着沈瑞不由皱眉。

    沈瑞只有十二岁若无人影响怎么会有这样的行文风格?

    能影响到他的不是旁人定是状元沈理。

    尽管对于沈瑞这种做文章时的讨巧王守仁心中不以为然。可想到教导他如此的是沈理王守仁反对的话就说不出口。

    文为心声不假可在科举之途上确实这样讨巧的文章才更容易入考官的眼。

    自己当年曾不屑一顾总想着“言之有物”结果就有了第一次、第二次落第。

    王守仁心中默默道:“瑞哥以后有甚志向?”

    沈瑞闻言并未立时作答而是陷入沉思。

    十三岁的王守仁是立志做将军荡平关外蒙古人。十三岁的沈瑞应该立什么志向?

    早先的沈瑞志向是早日成为士入了仕籍为了在这个不自由的时代争得更多的自由。不过宦海沉浮岂是那么容易的。以他的年岁正德间出仕嘉靖年间能熬出头就不错。

    想要随心生活只有两条路一条是去改变规则一条是去适应规则。

    可规则哪里是那么好适应的?即便一心向上登阁拜相又如何?说不定得罪个阉人就要被罢相。严嵩权倾天下代价是给皇帝做刀还附带着试药丸最后落得抄家灭族的下场。

    改变规则虽是一条更艰难的道路可接下来正德皇帝是历史上最任性的皇帝之一未尝不是机会

    “老师弟子不求为国为民流芳千古亦不会祸国祸民遗臭万年只想要科举入仕尽微薄之力在其位、谋其政不做尸位素餐之辈对得起王门弟子之名。”沈瑞挺了挺胸脯掷地有声。

    至于自己能不能走到最后一步去改变规则那是后话现下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不能让现有的规则束缚压制自己要学会掌握与利用规则。

    王守仁虽比沈瑞年长十六、七岁可依是存了报效国家百姓之心否则也不会将工部观政这样旁人避之不及的坏差事做的尽心尽职。

    沈瑞这话并没有像他文章里提及的那样将“忠君爱国”摆在前头夸夸其谈甚至有点走一步看一步的意思不能说是什么志向。

    不过王守仁却甚为满意因为他听得出来沈瑞口气中的自傲。

    眼前这少年不仅望向自己的目光一直带了崇敬确实也以能为自己的学生为傲。

    王守仁的心中不由一暖。

    这两年他的日子并不如给沈瑞信中提及的那么轻松身为侍郎之子二甲出身连庶常院都没进去不说六部观政都是六部之末的工部要说心中不受打击那是自欺欺人。

    不过王守仁却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为国为民”的想法想法竟是同沈瑞所说不谋而合那就是“在其位谋其政”而不是同旁人那样一心钻营混日子。

    这个少年只有十二岁心智如此成熟想起自己少年时则是轻狂自傲不自知。

    或许他会比自己走的顺当。

    王守仁面色肃穆对沈瑞正色道:“你既随徐淑人上京对于侍郎府择嗣之事如何看?可想过去争做这嗣子?”

    话题转的这般块沈瑞想了想方道:“弟子不被家中长辈所喜若是能借此避居到京城也是一条出路。只是此事本是当二房长辈安排没有小辈自谋道理还是看缘分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沈瑞没有清高地说自己留恋生恩对侍郎府的权势富贾不屑一顾;也没有凭借着生母与侍郎府渊源就理所当然地认为嗣子之位非自己所属。

    他只是很直接地告诉老师将过继他房当成是一条出路。对于这条路自己渴望却不会去行手段夺取。

    王守仁闻言不免愕然。

    看着沈瑞小大人似的性子倒是忘了他还是个需要长辈庇护的孩子。

    自己虽少年失母当年却有疼自己为命根子的祖父还有慈爱的祖母即便父亲一时疏忽也不是是非不分。自己这弟子失母时比自己当年还年幼家中长辈又不慈如今能“避居”的事都想到了可见从西林禅院家后依是难以融洽。

    如此看来留在京城对于沈瑞来说还真是有益无害。

    王守仁稍加思量道:“侍郎府之事毕竟是沈家内务外人不好插嘴。不过即便侍郎府没有选你做嗣子也无所谓有我这老师在留你在京城也不是难事。”

    天地君亲师又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老话要是王守仁这个老师开口留沈瑞在身边教导还真是名正言顺

    appappshuzhanggu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