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贵妃和皇后面面相觑。</p>
皇上怎么火气这么大?</p>
“出什么事了?”李贵妃问守门公公。</p>
小公公一脸懵逼。</p>
他不知道出什么事了啊。</p>
东乡侯来之前,皇上龙颜大悦。</p>
东乡侯走后,皇上雷霆震怒。</p>
问题很显然出现在东乡侯的身上。</p>
只是东乡侯走的时候笑容满面,一看就心情极好。</p>
御书房很大,小公公不知道东乡侯和皇上之间发生了什么事。</p>
就算有,他也不敢告诉皇后和李贵妃啊。</p>
李贵妃和皇后好奇,可皇上不见她们,她们也没辄。</p>
不过想知道总是会知道的。</p>
等福公公去吃晚饭的时候,皇后和李贵妃轮流传召福公公去问话。</p>
福公公起初什么都不说,两人一人赏了只玉镯后。</p>
福公公说假话了,“皇上是感动的。”</p>
“百姓们都高呼皇上是明君,皇上想到他们还处在水深火热中,皇上就于心不忍。”</p>
“不知道该怎么帮他们,皇上才烦躁动怒。”</p>
李贵妃是一脸黑线。</p>
皇上不至于被百姓夸几句,就忧国忧民到这种程度吧?</p>
不过人都是这样。</p>
越是被夸赞,就越会努力。</p>
反而是挨骂后,容易一蹶不振,破罐子破摔。</p>
尤其福公公一本正经,不像是说假话。</p>
福公公借口要吃晚饭,就带着玉镯告退了。</p>
李贵妃在琢磨怎么能帮皇上排忧解难。</p>
正好这时候,有后妃给李贵妃献计,皇上最忧愁的就是国库空虚,后宫铺张浪费。</p>
如果李贵妃能缩减后宫开支,鼓励后妃和那些大臣夫人捐赠,皇上一定高兴。</p>
李贵妃觉得这主意不错。</p>
含元殿。</p>
皇上气的一夜没睡好。</p>
第二天早早的就醒了。</p>
被东乡侯训斥,还被敲了两万两,皇上缓不过这口气来。</p>
左右在朝堂上,经常有大臣挑东乡侯的刺。</p>
今儿说什么也要找机会狠狠的骂他几句出出气。</p>
嗯。</p>
早朝上还真叫皇上找到了机会。</p>
昨儿让东乡侯把人赶出京都,以防止灾民再生事端。</p>
这事昨儿上朝就安排的。</p>
可一天过去,东乡侯和飞虎军愣是一点反应都没有。</p>
虽然昨晚上没有再出事,但灾民留在城里始终是一大隐患。</p>
东乡侯如此把皇上的话当成耳旁风,崇国公带头弹劾东乡侯。</p>
东乡侯趁机把烂摊子扔给崇国公,“我实在狠不下心,要不还是崇国公你来赶吧?”</p>
崇国公能接吗?</p>
“皇上交给东乡侯你的差事,你以为逃避就能躲掉,往后其他大臣有样学样,岂不乱套?”崇国公道。</p>
“既然办不到,昨儿又为什么答应的那么爽快?!”</p>
崇国公话说的太快,挨了皇上一记瞪眼。</p>
这话是他想骂的。</p>
东乡侯笑道,“既然知道差事是交给我办的,办不好,皇上自然会罚我。”</p>
“我都不急,崇国公你急什么?”</p>
崇国公嗓子一噎,“能不急吗,出事了就晚了!”</p>
东乡侯笑了一声,“我还想问问,明知道皇上让我把难民往城外赶,昨儿施粥的人是格外的多。”</p>
难民之所以往京都涌,就是觉得在京都能有吃的,能活下去。</p>
城外没吃的,城内有人赈灾。</p>
那些难民还会出城吗?</p>
难道真的要出动飞虎军真刀真枪的赶难民吗?</p>
要真这么做了,飞虎军的名声将一败涂地。</p>
这么愚蠢的事,东乡侯可不会做。</p>
东乡侯只派了飞虎军在各大街道巡夜,确保难民不会到处放火伤人。</p>
但这还远远不够。</p>
只要还有人施粥,难民就不会愿意出城。</p>
城中繁华,城外空荡荡的,没人愿意待。</p>
但东乡侯不能强制要大家别施粥了。</p>
有施粥的心怀不轨,但更有是出于心善。</p>
他不能一闷棍都打死,这是断难民的活路。</p>
东乡侯能做的只是让飞虎军把赈灾人家都记下来。</p>
让大理寺做了锦旗,写上:良善人家。</p>
把锦旗送去的时候,顺带通知,让他们去城外施粥。</p>
不知道在城内施粥就算了,不知者不为罪。</p>
可要在通知了的情况下,还这么做,那东乡侯就有理由怀疑他们是故意和朝廷作对。</p>
谁敢明着和朝廷过不去?</p>
这不都赶紧的熬了粥,蒸好馒头推城外去。</p>
香喷喷的馒头,香飘四溢。</p>
勾的那些难民跟着走。</p>
有飞虎军维持秩序,没有出现骚乱的情况。</p>
东乡侯把引难民出城的计划说出来。</p>
南安王第一个站出来夸东乡侯。</p>
崇国公一党不说话。</p>
因为这实在是个好计谋啊。</p>
皇上坐在龙椅上,是要多郁闷,就有多郁闷。</p>
他是打算骂东乡侯的啊。</p>
这会儿却要被逼着夸他了。</p>
皇上夸的言不由衷,咬牙切齿。</p>
福公公觉得这就是命啊。</p>
任凭皇上怎么蹦跶,都逃不出东乡侯的手掌心。</p>
昨儿夸了,还能省两万两。</p>
皇上宁花钱也不屈服。</p>
结果东乡侯还是听到了皇上夸他,钱还没了。</p>
等皇上夸完之后,东乡侯开始扎皇上的心了。</p>
把难民请出城是远远的不够的。</p>
没有谁会一直施粥,何况他也不能让难民一直暴晒。</p>
他得修建地方给难民住。</p>
东乡侯让皇上拨块地给他,再让户部出银子。</p>
地好说,只要是无主的地,随便东乡侯挑。</p>
只是赈灾的粮食,户部开口便是叫穷。</p>
东乡侯听不惯道,“这是一个穷字能打发的吗?”</p>
“京都的难民不多,我拿两万两出来买米赈灾足够了,那些受灾严重的地方,朝廷必须派人去赈灾。”</p>
“否则涌入京都的难民只会越来越多。”</p>
“到时候难道要大关城门,把难民和北漠使臣一并关入门外吗?”</p>
嗯。</p>
重点是东乡侯拿两万两出来赈灾。</p>
这种毁家纾难之举,能不夸他几句吗?</p>
皇上心口被刀子捅的鲜血直流。</p>
那钱是他的!</p>
坑他的钱救济难民,完了,他还要鼓励百官多向他学习。</p>
皇上想死了算了。</p>
东乡侯很谦虚,“这都是臣应该做的。”</p>
福公公站在一旁,心中十万分的心疼皇上。</p>
可他又不得不佩服东乡侯空手套白狼的本事。</p>
他这一捐赠,逼的百官不得不跟着捐。</p>
福公公粗略的算了下,至少有十万两。</p>
其中崇国公憋着口气捐了两万两。</p>
福公公也心疼他。</p>
【悠閱書城一個免費看書的換源app軟體,安卓手機需google play下載安裝,蘋果手機需登陸非中國大陸賬戶下載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