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中文网 > 其他小说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一一零章国·家修

第一一零章国·家修

布袋外的麦芒创作的《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一一零章国·家修在线免费阅读下载。内容提要:

 热门推荐:
    在赵曦请战出征之时,朝堂辩论刚开始,后苑已经知道了。</p>

    滔娘没了主意,她懂赵曦,自小就懂。自己的郎君,想什么事儿,从来没不成过。所以,就抱着儿子赵曙来慈明宫求救了……这名字是赵曦起的,纯粹是恶趣味。</p>

    “曦儿,出征广南可是真事?”</p>

    “回娘娘,确实如此。孩儿自愿。”</p>

    “为何?”</p>

    皇后娘娘想不通,想不通为什么曦儿会有这般想法。</p>

    广南啊,烟瘴之地,那是发配之所,别说还是战时,就是平时,于广南活下来的都是上天垂怜。曦儿为何要这般?</p>

    “娘娘,孩儿成人,应为爹爹分忧。近日来,因侬贼之事,爹爹辗转多耗心神。”</p>

    “今日朝堂所决,遣狄汉臣为帅,携西军南征。狄汉臣武人,不可专任,配以文臣又恐令出不一,致战局进一步混乱。”</p>

    “再则,广南西路距京师万里之遥,前方战时一日三变,狄汉臣临机决断之权不宜过重。”</p>

    “综上,孩儿以为此事孩儿出征是为妥当。为国朝,为边疆,为爹爹分忧。还请娘娘谅解曦儿所为。”</p>

    曹皇后是明理的,对于赵曦所言,抛开情感,从家国大义上是赞同的。可,官家就这么一个曦儿,若有个三长两短……没有三长两短,绝不会有!</p>

    “曦儿,为国朝,为汝爹爹,也未必非得亲征……”</p>

    这话说出来,曹皇后都觉得没什么说服力。其实曦儿在朝堂有这个态度就够了,可一旦曦儿力争,便不会,也不能有反悔的机会。</p>

    “官家……”</p>

    不知道朝堂最终怎样定下了,或许刚才有人禀报了,可心里一直翻腾曦儿的想法,压根没听进去。</p>

    “圣人,曦儿与文宽夫约定,以一厢禁军与护卫营演习,护卫营输,曦儿不南征,若禁军输,曦儿带护卫营南征。”</p>

    赵祯很无奈。其实这事他完全可以一言而决,想必朝堂也会配合自己。可那样,对自己这个儿子……他还是想了解曦儿的真实想法。</p>

    “一厢对两千?”</p>

    曹皇后好像有些放心了,有疑惑的看了看赵曦……曦儿从不做无把握的事,可这又是为何?</p>

    “曦儿,跟爹爹如实说来,究竟为何?”</p>

    “爹爹,孩儿初建护卫营,实为国朝军制改良。可听闻庞相所言,护卫营于朝堂,视为东宫六率,轻易不予动。”</p>

    “如今护卫营训练已初现成效,也该是让朝堂知晓了。如今广南战事也可得以实证。”</p>

    “至于孩儿安危……莫说孩儿带两千护卫,即便孩儿孤身一人,于广南险地,也可轻易脱身。此言陈押班应知。”</p>

    这些年,皇城司对自己的关注,赵曦一直很清楚。对于他们的跟踪和伪装术,赵曦很不屑,但从未点明过。</p>

    他知道,这不是老爹防着他,而是保护他。期间,自己也跟那些亲从官逗了乐子,玩一些突然消失,又突然出现的把戏。想来老陈琳应该清楚。</p>

    赵祯没把什么改国朝军备的话听进去,这些年,所有提及新政者,他都是充耳不闻的。他只听到了:曦儿说他孤身一人,也可于险地脱身。</p>

    “大伴……”</p>

    “官家,殿下所言属实。亲从官一队搜索殿下一人,而不知所踪之事有过。”</p>

    不知道算不算摆平家人了。想当年,自己出任务,就随便在白纸上写几个字就行了……这,还有滔娘呢。</p>

    滔娘不言语,回到东宫就看着赵曦,不管赵曦干啥,她的眼就跟着他。</p>

    滔娘知道这事没得挽回,所以,她只是想多看看三郎……</p>

    滔娘知道护卫营有多厉害。那时还是护卫营初建,堂哥高敬贤就在高家老宅,整个高家子侄全数算上,三日后,其他子侄身上皆被染色了。</p>

    “滔娘……”</p>

    “三郎,滔娘不劝,也知三郎之心。只是……只是滔娘想多看看……此去广南,恐非两三月可返回的……”</p>

    是夜,红烛未熄,赵曦就那样被滔娘粘着,让她能记牢自己的每一根发梢……</p>

    蹴鞠快报第一次刊登了署名文章,是针对广南西路战事的,撰稿人为宋朝阳。</p>

    刊登的文章并没有多提及广南西路的战况,而是撰写了一篇题为:《国·家》的闲扯淡文章。</p>

    核心就说了一样,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家才有国,有国才有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p>

    没有对战事指手画脚,也没说应该同仇敌忾,更没有对如今醉生梦死的士林和百姓当头棒喝,只是很客观的陈述了广南西路的战况,并很直白,很简单的说明一个道理:家和国的关系。</p>

    倒是文章有个新的提法,就是对天子与臣工的概念有了一个解释。</p>

    所谓天子,其实就是代天牧民,与朝堂诸公组成对国家的管理层。而士、农、工、商才是组成国家的成员。</p>

    “曹太尉,这宋朝阳为何许人?”</p>

    曹仪在接到曹祥从内苑带过来的文章,就知道肯定会被相公们问的。</p>

    文章不上台面,跟《幻想国度》一个文风,就是乡下妇孺也能听懂看懂。</p>

    这倒也符合蹴鞠快报的风格,面对劳苦大众。</p>

    太子殿下除了《幻想国度》后,再没刊登过文章,倒是有很多落魄书生,把这种文体作为谋生手段了。</p>

    可这次,虽然这文章说的很是挠心,曹仪想不通太子殿下为何撰写这般文章。</p>

    所以……</p>

    “文相公,吾不知为何人。近些年蹴鞠报撰稿人纷乱,未论及朝堂,不曾究竟过身份。若文相公觉此文不妥,吾可令撤下来。”</p>

    这是太子殿下安排这样说的……</p>

    “太尉莫误会,此文章虽不登大雅,其所述倒也新颖。此人若举荐茂才,或许可为朝廷所用……”</p>

    曹仪愣了,他想不到太子殿下怎么就知道文相公会这般问,偏偏文相公就这般问了。</p>

    “文相公,此话吾会交代下去。此人若再次撰稿,势必会因文相公此言而为朝廷所用。”</p>

    然后,文彦博便开始对于这次一厢禁军与护卫营的对战演习,向曹仪征求了意见。</p>

    说了很多,仿佛这才是今天真正的目的……</p>

    什么时候文官用兵布阵向武将问询了?要说文彦博真的是为了这次演习,鬼才信他。</p>

    支支吾吾,客客气气蒙哄过去得了。</p>

    这几天自查,慌忙中搞错了人名,感谢书友提醒,已修改。</p>

    【悠閱書城一個免費看書的換源app軟體,安卓手機需google play下載安裝,蘋果手機需登陸非中國大陸賬戶下載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