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赵允让作为大宗正寺司,如此提议自是其本职要义。</p>
并未反对赵祯对孙复的赏赐,那怕赵祯是拿官位报答儿子老师,他一样没反对。</p>
只是这机会逮的也太准确了。</p>
“族学之事,可于宗族内议定……”</p>
赵祯喜欢推,这种冷处理的方式能唤来他思考的时间,从而做出合适的决定。</p>
“官家,新政发自朝堂,皇家即朝堂。如今新政施行,皇室自应先行,为天下宗族做模范。”</p>
“臣以为汝南王之议为朝堂之事,并非宗正寺责权。此时可定。”</p>
赵允让对于赵祯的推延不以为然,即便是宗族议定,能到资善堂就学,他有把握在宗族内达成决议。</p>
可贾昌朝接茬了。</p>
孙复渊源他知道,既然是新政一帮人举荐,势必是倾向于新政。官家赐予五品本官,贾昌朝并不当回事,不当回事并不是说他就可以如此轻易附议。</p>
丢一点狗屎,恶心一下新政一帮人,也是可以的。</p>
确实!他的目的达到了。</p>
赵祯求助的目光,一直从范仲淹转到了后排的欧阳修、余靖等人,居然无一人吭气。</p>
没法吭声。新政推行,自朝堂始,皇家若有表率作用,于新政推行有益。</p>
汝南王所提族学一事,本就是新政内容之一,他们推行新政,此事反对,那就是自煽嘴巴。</p>
赵祯很憋屈,从来都很憋屈。就是自己一个谢师的行为,也不能利索的完成。</p>
好在他已经习惯了憋屈。</p>
“准。着政事堂与宗正寺议定皇家族学一事。”</p>
当自己老爹这话落下,赵曦仿佛听到了很多人出气声。</p>
不至于吧?赵曦明白,这老小子是提议办学校,挺好的事儿呀,怎么会如此紧张?</p>
话说,这偌大的教室里,就他一个人,没比较无所谓,他也知道没人比得了他。可连个可以嬉戏玩耍的人都没有,挺无聊的。</p>
若是真有十几二十个熊孩子在一起,他也能了解了解这时代的娃是怎样活着的。</p>
政事堂以从来没有过的效率,很快的将孙复的任命走完了程序。好像生怕赵祯反悔似的……赵祯真想反悔,他又不是没反悔过。想了想儿子的聪慧,最终还是妥协了,那怕族学在宫内开办也妥协了。</p>
赵曦都感叹这时代的办事效率,这才过了几天,一所学校就这么开办了。他也迎来了他的第一波本家同学。</p>
宫内办学,自然对学童的年龄有了限制,这一点是忌讳,那怕是贾昌朝被赵允让撺掇了几次,也只把就学宗亲限定在幼学之龄。</p>
不是说幼学之龄吗?幼学也就是十岁,可谁相信这群熊孩子都只有十岁?</p>
这不是后世,十岁的孩子有个一米五六也是有的。而现在赵曦看到的,居然有三四个能有一米五左右的后生。他们不该是进太学吗?</p>
难道说篡改年龄这时候就有了?问题是他们改了年龄有何用?不还是得在东京城里养着,勾栏酒肆的混到死吗?</p>
再说了,这宗正寺……好吧,宗正寺记载宗亲,而赵允让老小子是宗正寺司,想到这点,赵曦也就释然了。</p>
想玩什么爷都接着!</p>
赵曦知道自己,就他这身板,虽然只有四五岁,并不比七八岁的孩子差,十岁以内的他自认为单挑没问题,可十四五……还是算了吧。</p>
看看一个个带着的伴当,再看看王中正……唉!真要是干起来,怕是胜负难料呀。</p>
“中正,若是跟他们干架,胜算如何?”</p>
“王爷,干架?”</p>
赵曦自个沉浸,倒忘了这憨货听不懂这词。</p>
“就是跟他们打架,咱俩能不能赢?”</p>
这话把王中正问傻了。在这资善堂,就是放在全天下,谁吃了粪敢跟王爷打架?</p>
王爷问,他还是得回答。</p>
“王爷,单纯打架,胜负难料,若说不计生死,小的可以弄死所有伴当。”</p>
他也只能把目标定在伴当身上,都是家奴,身份相当。那怕是个出了五服的宗亲,也不是他一个内监可以动手的。</p>
“嗯,那就弄死!”</p>
王中正又愣了。想想王爷一直就是往死里弄的……</p>
其实,真没人敢当面跟赵曦挑战。</p>
想的不一样。赵曦觉得是孩子们打架正常,也不会还没怎样呢,就跑回家告家长去。他那老爹……压根就不想给他找麻烦。</p>
可这帮宗亲,虽然有些与汝南王亲近的,也有些是带着任务来的,大多数还是真正为进学而来,最起码也能跟将来的帝国掌控者结下些私谊。</p>
这也是赵允让为什么有把握在宗族内部通过的仗凭。</p>
“王爷,如今资善堂办学,汝之进度唯自律。皇族族学,以开蒙为宗旨,明复施教也需兼顾……”</p>
孙复本来就喜欢这行,至于教的是谁,什么身份,除了赵曦以外,其他人在他眼里只是个学生。</p>
就是赵曦超凡的聪慧,不可能依照开蒙的进度来。</p>
“先生,学生明白。”</p>
也就是不再是家教了,也不是补习班了,是真正的课堂上课了。</p>
赵曦觉得无所谓,他的三观既定,即便孙复如何解释,他都有自己已经定型的理解。</p>
尽管孙复并不古板,也不以大儒批注为准,直接究竟经典原意。在如今,应该算是创新了,可在赵曦思维里,他也就是知道知道经义的意思而已,怎样运用,孙复说的也不算。</p>
真正开课了以后,赵曦才觉得……这叫一个凌乱。</p>
就一间教室,三十来人,从纯粹的三五岁幼童开蒙,到十来岁学经,就这么混在一起交替进行。</p>
关键是,这些所有的课程,他已经都过去了。</p>
额滴个神呀!赵曦终于清楚了,孙复所说的自律是怎么一回事。</p>
听着别人诵读你熟悉的文章,可你得把心思进入自己新学的课程里……</p>
而赵曦的课居然只有他一个人。</p>
这些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赵曦也终于有了课间时间,也终于有了可以有人陪着玩耍的时候,还都是七八岁的孩童。</p>
这一点让赵曦很满意。陪着滔娘,已经让他知道,三五岁的娃,跟后世没区别,缠人粘人而已。</p>
这七八岁……该有些时代特征吧?</p>
【悠閱書城一個免費看書的換源app軟體,安卓手機需google play下載安裝,蘋果手機需登陸非中國大陸賬戶下載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