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深入湖广,张启阳所能够调动的兵力只有一万上下,却创造出歼敌一万的战果,真可谓是辉煌大胜。</p>
毅勇军的主力还在江南,仅仅只是带着区区几个营头和一众的闯军残部,就打出这样的局面,顿时震惊朝野。</p>
在不使用毅勇军主力的情况下,就能歼敌一万,这说明什么?</p>
说明张启阳指挥有方用兵如神,随随便便就能打出旁人想都不敢想的胜仗。</p>
“大明军神”</p>
“武穆重生”</p>
“武侯再世”等等溢美之词铺天盖地而来。</p>
“陛下,湖广之战绝非如外界传言的那样,更不是因为勇毅公真的用兵如神!”</p>
作为毅勇军的监军,又有铁牛这样的心腹全程参与了湖广之战,高起潜显然比其他人更清楚蕴含其中的奥妙,并且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张启阳获胜的关键:“此胜,全赖那些个学生兵!”</p>
张启阳的用兵方略确实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但要说他是旷古凌今的“军神”,那就显得有些夸张了。</p>
张启阳的指挥水准虽然在及格线以上,但却距离“军神”二字还有十万八千里那么遥远。</p>
他之所以能够在湖广打的这么漂亮,并非是因为张启阳本人有多么厉害,而是因为那些个学生兵。</p>
作为高起潜的心腹嫡系,铁牛把每一场战斗的经过都做了详细汇报。</p>
铁牛是毅勇军的营官,高起潜是毅勇军的监军,这本无可厚非。</p>
但高起潜却发现取胜的关键不在于张启阳,也不在于大红狼等人,而是完全取决于那些学生们。</p>
新华军校的学生们所展现出来的战斗力,让铁牛无比震撼,回来之后马上对高起潜做了详细汇报。</p>
虽然高起潜也不大相信一群学生能够有如此犀利的战斗力,但是通过铁牛的描述和他自己的复盘,很快就得出了一个不容置疑的答案:军校学生的战斗力远远超过毅勇军的精锐营头,不是超过多少的问题,而是超过了多少倍的问题。</p>
张启阳之所以敢于率领一群杂七杂八的乌合之众深入湖广,之所以敢于在阿济格的眼皮子底下杀了一个来回,就是因为他早就知道这些学生的战斗力到底有多么强悍。</p>
虽说毅勇军是张启阳的私兵,可终究还顶着一个“太子亲军”的名头,是由大行崇祯皇帝钦命组建的队伍,至少还能用君臣大义压住毅勇军。</p>
但是,这些学生根本就不在毅勇军的战斗序列之内,甚至连军队都算不上。</p>
他们只是学生,并且仅仅只是张启阳的学生。</p>
朝廷根本就调动不了。</p>
张启阳对军校学生的控制,远在毅勇军之上,朝廷连一点插手的可能都没有。</p>
“据老奴所知,新华军校的学生之所以如此善战,最要紧的就是火器二字!”</p>
高起潜并没有亲眼目睹学生们的战斗,只能凭借铁牛的汇报再加上自己的推测进行描述:“在犀利的火器面前,敌军几无还手之力,完全就是任人宰割的鱼肉。”</p>
虽然这些学生们是张启阳的私人武装,但是复隆皇帝却不认为这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他张启阳能组建军校,我堂堂的大明天子为何不能?</p>
既然火器这么厉害,干脆就组建一支类似的火器军不就可以了吗?</p>
张启阳仅凭两千多使用火器的学生,就能打出黄州大胜的局面,若是以朝廷的名义组建更大规模的火器新军,想必一定能够取得更大胜利。</p>
“恕老奴斗胆直言,这恐怕不行!”</p>
“为何不行?”</p>
大明朝不是没有火器兵,也曾有过成规模的火器军,但实战效果却有些差强人意。</p>
想当年,京城的火器营在李建泰的率领下去阻击闯军,却被刘宗敏打的满地找牙,李建泰被俘之后投降了闯军。</p>
随便招募些人手,配备火器之后就是百战百胜的军队了?</p>
真要是这么简单的话,大明朝又何至于被李闯和清廷轮着番的折腾?</p>
“老奴愚见,新华军校的学生们之所以如此势不可挡,必有内因!”作为一员老将,高起潜深知强兵的根本。</p>
所谓的强兵,虽然武器装备是一个重要原因,但却不是根本原因。</p>
三大营就是最好的例子,作为京畿防御的主要力量,三大营的装备和待遇无疑的最好的,但却被多铎杀了个稀里哗啦,至今都没有恢复元气。</p>
强兵的根本在于人!</p>
真正的虎贲强兵,绝不仅仅只是因为武器装备的良好,人的因素才是最重要的。</p>
仅仅只是经过两年多的训练,张启阳就把几千孱弱的少年变成了无敌的军队,这里头一定有原因。</p>
既不能调动新华军校的学生,也不能直接组建一支现成的火器军,也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张启阳出风头了。</p>
高起潜和复隆皇帝之间的关系,既是君臣又是主仆。</p>
早在“闯宫夺门”之时,作为南京三大军头之一的高起潜就第一个对当时的太子表示了效忠,绝对算是皇帝的心腹肱股之臣。</p>
若不是有这一层关系,也不会把“毅勇军监军”这个至关重要的使命放在他的身上。</p>
高起潜虽是个身残的宦官,但却和那些只知道夸夸其谈的文臣绝不相同。</p>
朝中的文臣,大多是空口白话,就算是有些个耿直能谏之臣,最多也就是指出时政弊端。</p>
高起潜却不一样!</p>
他不仅能够看到问题的关键所在,还能提出解决的办法。</p>
“既然你提起此事,想必已有了应对的方略吧?”复隆皇帝面带微笑的说道:“朕素知你忠直的能臣,又是先皇简把起来的内臣,最是公忠体国。有什么法子你就说出来!”</p>
“老奴以为,军校学生能有如此战力,根本之根本还在于一个教字!”</p>
军校学生以前不过是普通的少年子弟,经过张启阳两年多近三年的调教之后,就成为战力无双的军队,只能说明张启阳传授给他们很多独到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外人是无法了解的。</p>
盲目的鹦鹉学舌,必然会画虎不成反类其犬。</p>
只有深入学习,才能明白毅勇公练兵的独到之处。</p>
“以老奴之见,朝廷若想练出强兵,只需一个字!”高起潜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缓缓的说道:“学!”</p>
学?</p>
向张启阳学习!</p>
这不仅仅只是一个态度,也不是简单的政治口号,而是要认真执行深入贯彻。</p>
按照高起潜的说法,就是派遣一批绝对信得过的人手,深入到新华军校里边,去学习张启阳的练兵之法。</p>
等这些人学成之后,再以他们为骨干组建一个类似于新华军校的军校,编练出一支由朝廷直属的火器新军!</p>
【悠閱書城一個免費看書的換源app軟體,安卓手機需google play下載安裝,蘋果手機需登陸非中國大陸賬戶下載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