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中文网 > 都市小说 > 重生之寒门贵族 > 第450章 :店大欺客

第450章 :店大欺客

深侯创作的《重生之寒门贵族》, 第450章 :店大欺客在线免费阅读下载。内容提要:

 热门推荐:
    那哥们的原话是:在4店干过的人,甭管销售还是维修,没有谁敢拍着良心说自己的手是干净的。

    像这种明目张胆的揩油行为,还算是有点底限,有甚者,是偷工减料。

    视车型不同,车行里的机油也有高中低档之分,便宜的百十来块,贵的四、五百,上千都有。

    换的机油越高档,机修工们拿的提成越高,有些胆大妄为的,光拿提成还不满足,就琢磨着把低档机油倒进高档机油桶里,以次充好。

    常见的做法,是不破坏机油桶盖的内拉环,而是将整个盖子拧下来,将劣质机油灌进去之后,扭紧,擦净,从外表看上去,跟的一样,再细心的车主,从外观上也完分辨不出差异来。

    反正桶是没拆过封的,至于里面装的到底是什么玩意,只有工人自己才知道。

    除了在机油上做手脚,就连滤芯这种不起眼、不值钱的小东西都能被人盯上。

    有的机修工看原来的旧滤芯还能凑合用,就把滤芯省下来卖钱,或是干脆用到自己的车上,反正4店一般不允许车主进车间,而车主里面也没几个真正懂车的,滤芯到底换没换,除了干活的工人,谁也不清楚。

    像杨昆认识的那哥们,在4店干了三年就买了自己的车,平时保养、维修根本没花过一分钱,所用的机油、零配件也都是好的,这部分用,都打在了没出保的客户头上。

    除了保养以外,维修也是4店和车间工人的一块重要财源,特别是钣金喷漆,是利润丰厚。

    一个“经验丰富”的喷漆工,每月捞的外不比机修工少。

    开车就难剐蹭,蹭了就得喷漆,有的车主嫌4店里价格太高,想去外面喷的时候,就常常被工人们忽悠说,外面都是劣质漆,咱们4店里都是厂家发来的进口漆,而且我们雇的都是一流的技师,比外面的工艺水平好得多。

    要是车主不上套,他们就会吓唬车主,说如果在外面钣金喷漆的话,再出了问题,本店概不负责。

    这样一来,车主们往往就会举手妥协了。

    实际上,哪有那么多的进口漆,4店里的漆,也大都是外调的国产漆,1两漆成本不过在七八块钱,要是有自己的调漆师父,成本还能低。

    喷个尾翼用不了1两漆,喷个前杠,多3两,统共不到20元的工本,收起码500元起,刨去手工,其中利润之高,说出来能吓死人。

    这就是杨昆经常强调的,和整车销售相比,售后维修、保养才是利润的大头所在。

    当然,销售人员的外块也不会少到哪去,捞外的办法是五花八门。

    大家买车就喜欢讨价还价,有些车主选车时,会提出一大堆附加要求,比如要求卖方赠送坐垫、脚垫、铺底、贴膜、尾翼甚至是gp、倒车影像之类的大件。

    像这种特别会讲价的车主,往往受销售代表们讨厌和鄙视。

    不是鄙视你鸡蛋里挑骨头的吝啬,而是讨厌你讲价讲得太详细,他们没有太多外可捞。

    这样的车主毕竟只是少数,绝大多数车主,其实就是车盲,只是道听途说地得知4店买车会赠送些内饰之类的礼包,具体都送什么,其实心里也没底。

    遇到这样的车主,就是销售们发财的好机会。

    你想要个脚垫,行,还想要付座套,这个得找老板申请。

    找到老板一说,车主要求送脚垫、座套、尾翼、gp、倒车影像,要不人家就到别家买去。

    车行老板都是要面子的人,一拍桌子,不行,老子宁可不挣钱,也不能把客户推到竞争对手店里去,送!

    从老板这里争取到条件之后,销售扭脸出来,跟车主说:我们老板说了,这款车本身就没什么利润,再送东西的话还得贴钱,要不你在我们这上个险得了,我们是正规大公司,在我们这上保险又省心又便捷,万一出事的话赔付也,你尽管放心,我们不会忽悠你,多也就挣你几个返利点而已。

    据杨昆所知,这里所谓的“几个”返利点,大一点的保险公司是26%左右,小保险公司则高,也就是说,哪怕你只上950元钱的交强险,经办人员也能拿到二百多元的回扣,其它的商业险上得越多,他们拿的回扣就越高,往往比卖一辆车拿的提成还要高出好几倍。

    这部分只是额外的收益,如果车主懂行,坚持要自行上保险的话,销售们就拿不到这部分回扣,不过没关系,还有附件呢。

    弄上两份附件清单,一份只写着脚垫和座套,交给车主,另一份写着老板许下的一大堆东西,跟机修工使个眼色,交库房把东西提出来,把脚垫和座套往车上一装,车主兴高采烈地开车走了,剩下的尾翼、gp、倒车影像等大件就成了大伙的外。

    以上这些,还只是冰山一角,其余的像什么低配车自行改装当高配车卖,样品车当车卖都是再稀松寻常不过,甚至店里员工开车溜出去玩时不小心刮了、蹭了,拿回来修修补补,照样当车卖。

    万一被车主发现了,找回来闹,所谓,能哄的哄,哄不过去就赔个不是,给几张代金券了事,不服气,你这车以后还想不想在我店里保修了?

    想告我,行,拿证据出来,去做鉴定吧,一般小地方做不了,得上京城,用比买辆车都贵,你舍得?

    找媒体曝光?你知道我们4店一年给媒体交多少广告?

    软的不行,想玩狠的?真以为4店的老板都是什么善男信女么?要是在黑白两道没关系,敢开这么大的店?

    且不说那哥们的话有多少夸大的成分,店大欺客是肯定的,而且天下乌鸦一般黑,你一个平头老百姓上哪说理去?

    拜丰富的社会阅历所赐,杨昆对于这其中的猫腻,门清得很。

    论光鲜的表面背后藏着多少龌龊勾当,车该买还是得买,大不了哥们只提裸车,其它附加条件一概不考虑。

    本着矬子里面挑将军的打算,他将各个汽车品牌展厅列为了需要重点考虑的对象,专营店次之,没有绝对把握的话,绝不跟那些杂牌二级代理商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