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中文网 > 其他小说 > 三国之董卓之子 > 第九十五章 拜访杨阜

第九十五章 拜访杨阜

日月清明创作的《三国之董卓之子》, 第九十五章 拜访杨阜在线免费阅读下载。内容提要:

 热门推荐:
    在董守业离开汉阳郡.率军返回长安之前.他还想要拜访一个人.

    这个人便是杨阜.

    董守业对于人才一向都是非常尊重的.尤其是向杨阜这样的贤达.所以董守业亲自到其府上拜会.

    來到杨阜府门前.报上了名号.这几天董守业在汉阳郡内立威杀人.凶名赫赫.那门房被雷住了.吓了屁滚尿流.赶紧入内通报.

    不多会儿.杨阜便亲自出府迎接.

    董守业來到杨阜的府中之后.简单参观一番.这府内倒是环境清恬静.小桥流水.布置得很有文人的典雅风范.

    宾主落座之后.杨阜便说道:“承蒙征西将军不弃.亲自驾到寒舍.真是蓬荜生辉.义山也是三生有幸.”

    董守业客套了几句.便沒有说话.

    杨阜也不会觉得董守业会闲着无聊才会到自己的府上转转.肯定是有要事相商.见董守业不说话.便立刻将旁边伺候的仆从全部都斥退.

    董守业见状.便说道:“义山先生.实不相瞒.本将不日就要离开汉阳了.”

    杨阜闻言一惊.他本以为董守业接任汉阳太守之后会在驻地停留个一年半载.等待局势彻底稳定之后才会返回长安的.沒想到却是这么急.便问道:“将军刚刚接任汉阳太守.若是突然离去.汉阳该如何是好.”

    董守业眼睛盯着杨阜.然后说道:“义山先生应该知晓.本将在这几日之内已经基本上掌控了汉阳郡内的军队.本将离开之后.会由郡都尉徐晃代行太守事.”

    杨阜已经倒也沒什么惊讶之色.最近董守业立威杀人.控制军队的事儿弄得满城皆知.其作为汉阳城内颇有影响的人物.对于此事又怎么可能一点儿消息都沒有呢.

    况且他多次与董守业往來.自然知道徐晃是董守业的结拜大哥.董守业将汉阳郡交予如此心腹之人的手中.可以说得上是万无一失.

    在杨阜看來董守业将汉阳郡交予徐晃之后.然后离开.汉阳乃是凉州的军事重镇.只要徐晃能在汉阳郡站稳脚跟.等到董守业重返汉阳之时.便是其对凉州用兵之时.

    杨阜便对董守业说道:“徐晃将军勇猛无匹.有他镇守汉阳.可以无忧矣.”

    董守业脸色一正.说道:“义山先生.本将知道你文韬武略不凡.因而想要先生能陪伴在身边.早晚请益.不知先生意下如何.本将无状若有唐突之处.还请海涵.”

    杨阜闻言.心中一惊.然后一喜.该來的总会來的.杨阜自从见到董守业的第一天.便觉得自己将会与此人产生莫大的交集.而在董守业与杨阜会面的过程中多次释放出來的善意或者说是招揽之意.杨阜不是傻子自然是看的清清楚楚.

    现在董守业既然是将这件事儿当面锣对面鼓地正式提出來.就是在逼迫杨阜正式表态了.跟不跟着董守业干.说一句痛快话.总得有个说法.

    跟着董守业肯定是机遇与风险并存的.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但这是一种诱惑.杨阜现在二十四五岁正是不甘寂寞.喜欢冒险的时候.

    这个时代的人对于功名有一种莫名的热衷与狂热.大丈夫握三尺剑.立不世之功的想法比比皆是.历史上的杨阜虽然生性刚直.但是也非常热衷与名利.韦端任命其为凉州参军.杨阜就曾嫌弃官职太小而撂挑子.

    杨阜在心中衡量一番.然后突然站起身來.快步走到董守业的面前.往地上一跪.说道:“承蒙公子不弃.杨阜愿为公子效犬马之劳.”

    杨阜明白此举一出.便是意味着要离开汉阳郡.追随董守业到长安了.

    董守业见状大喜.赶忙从案几旁.站起身來.上前扶起杨阜.口中说道:“有义山为本公子参谋.便是前路艰险.又何足道哉.”

    说完之后.紧紧握住杨阜的手.显得十分激动.

    过了一会儿.董守业说道:“义山.大军不日就要出发了.你且收拾一番.如果有什么事需要本公子出现.尽可直言.”

    其实杨阜一直对董守业颇有好感.当初董守业之所以能如此地将姜叙和姜囧二人收归帐下.从而顺利控制汉阳守军.此间杨阜出了很大的力气.

    姜叙与姜囧是同宗兄弟.杨阜与姜叙却是正儿八经的仲表至亲.姜叙的母亲正是杨阜的亲姑姑.杨阜曾多次在姜叙二人的面前称赞董守业.在董守业入城之后就任汉阳太守只是.也是杨阜主动说服姜叙倒向董守业的.

    董守业也是打听到这番消息.才敢确定杨阜极有可能会被自己收服.有了一定的把握之后.董守业这才直接上门的.要是冒冒失失的.如果人家拒绝.只能是大失颜面.

    杨阜其实也沒有什么需要安排的.便沒说什么.

    董守业忽然又想起一事.便说道:“对了义山.阎温和庞淯这二人本公子也有心任之为从事.你代我探探二人的口风.若是二人愿意随我去长安.本公子自会亲自上门拜会.以示礼遇.”

    杨阜闻言笑了笑.说道:“这二人我也有所了解.应该问題不大.”

    一般來说.到中央做官.比在地方做官要好一点.毕竟经历的人多了.机会也就多了.董守业礼遇这些人.也算是对其的提拔.凉州牧韦端那儿虽然有点别扭但是也挑不出什么理來.这朝廷就是董守业家开的.想弄个理由什么的也太简单了.所以这挖起墙角來是肆无忌惮.

    杨阜此时却突然说道:“有一人公子亦可将其收在身边.”

    董守业闻言.不由大奇道:“究竟是何人.竟然让义山如此看重.快快说來听听.”

    杨阜答道:“此人乃是已故汉阳太守傅夔之子傅干.此人今年虽然只有一十八岁但是天资英才.公子可以收归帐下略加栽培.來日便可成为一栋梁之才.”

    董守业闻言.点点头说道:“如此也好.只要对方愿意追随.本公子自会海纳百川.”

    杨阜一听.高兴异常.

    说起这傅干倒是与杨阜有点渊源.这傅干自从其父战死之后.侥幸逃出汉阳.后來汉阳光复.傅干便一直在汉阳.此人虽然年纪轻轻但是天资聪颖.在汉阳也是个知名人物.

    而杨阜的杨家在傅夔主政期间曾经受过其恩惠.正所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杨阜此举向董守业推荐傅干.也算是还了当年的一个人情.

    ps:本卷结束.明天开始下一卷.董卓是生是死即将分晓.求鲜花.求评论.求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