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天鼎内.
熊熊的菩提仙火在荒芜平原四方卷动.古老的火焰大地上.黑发老者盘身坐着.身前到处是灵兵残片.手里则是握着一把黑色长剑.
这把黑色长剑.长达半丈.重有三千斤.漆黑光滑的剑体.散发着古老磅礴的剑气.上面有着一缕缕菩提仙火的火纹在流动.
由于它是用许多天龙境强者凝聚过天龙之气的断裂兵器.重新打铸的灵宝.因此剑体中蕴含着强大的天龙之气.
天龙之气.分为两种.武者在神龙血统燃尽.晋升到天龙境时.可以将自身气海凝练成天龙之气.有的魔道武者.利用邪道法门.或者天阴煞气.也能凝练成天龙之气.
只是.这两种天龙之气.格格不入.互相克制.再加上菩提仙火又有镇魔的神通.因此这把剑具有极强的镇魔功能.
荒原上.颜宇顶着冲天的烈焰.将斩魔剑接了过來.然后催动青虹仔细地端详起來.
青芒漩涡迅速转动.瞬间颜宇就将斩魔剑的特性.一一掌握.
“镇魔.威力堪比上品灵器.容易铭刻符文;缺点.耗费气海太大.略显笨重.不适合近身战.需要配合高明的身法、步法.”
仅仅是一扫.斩魔剑的优劣.颜宇便已尽数掌握在心.
耗费气海量大.这一点几乎是无法改变的.毕竟这等强大灵宝.沒有绝对雄厚的气海支撑.根本无法催动.
即便是以颜宇目前逆天的超越两三个境界的气海刻度.催动斩魔剑.持续时间不会超过一刻钟.就会气海不济.
笨重这一点.利用容易铭刻符文的优势.可以完美解决.
毕竟.他手里已经有着那张符文盘.将上面的符文铭刻到斩魔剑上.既能提升飞行速度.也能强化攻击速度.
至于配合高明的身法步法.这也不是问題.他有盘龙之眼在.可以把反应速度强化到最大值.还有从李乾坤那里搞來的“龙影追电步”.三者结合.几乎完美.
唯一的缺陷.就是沒有剑法.
当然.他目前主要的精力.还是需要放到“大都天雷体”的修炼上.至于剑法.等到加入元门.再寻找也不迟.
把斩魔剑收回袖口.颜宇辞别黑发老者.旋即离开焚天鼎回到比武场.
今天.在钟楼里碰到魏宸.的确是给他压力极大.想要夺取云霄大会第一.已经不可能.但只要闯进前五十.应该就能进入大长老门下.
“引天雷淬体.这个过程有些痛苦啊.”颜宇一声苦笑.仰望着无尽苍穹.眼瞳里却浮动着冷异光芒.
本來他是打算借用雷阵.來引动天雷淬体的.那样一來.引动的天雷威力稍弱.对肉身的损伤相对变小.
不过.颜宇已经见识到.此次云霄大会.强者林立.这般捷径不能走.必须要用战技本身來引动天雷.只有这样.练成的“大都天雷体”.才会更加稳固.
想到这里.颜宇盘膝坐下.面庞镇定.手中印法一层一层的施展出來.浑身渐渐泛起重重雷光.像是潮水般滚荡.
雷波密密麻麻.越來越厚重.犹如螺旋风暴一般.在颜宇周身卷动.狂风呼啸.雷潮蔓延.就连比武场外的阵法.都快要崩塌.
在这般雷威达到最强盛时.颜宇陡然一声暴喝.双掌朝天打了出去.两道巨大的通天雷柱.冲上九霄.直达万里苍穹.
随即.苍穹深处风云变色.在两道越來越磅礴的雷柱搅动下.黑云密布.电光闪烁.顷刻便是响起了轰隆雷鸣.
而伴随着雷鸣响彻.在太古的无垠虚空中.一重天又一重天肉眼可见的狂暴天雷.在疯狂酝酿.
天雷越來越厚重.覆盖整片苍穹.宛如亿万座雷山.要从天上压下.光是这种灭世的雷威.就足以震破一些战魂期武者的胆子.
颜宇凝望着无尽虚空.眼神却是相当的坚毅.然后狠狠地咬了咬牙.两掌高抬.指尖朝虚空弹去.
只见在他两指弹出时.雷柱消失.一股來自其本身的巅峰气海.冲入苍穹.跟九天神雷相融合.
这般举动.是他在施展“大都天雷体”第一诀.向天示威.引动天雷的方式.
轰.轰.
苍穹猛烈震动.颜宇犹如触犯了天道一般.滚动的雷山浩浩荡荡地晃动起來.威能又增强十倍.
沒过多久.一根根粗有两尺的扭曲雷电.暴雨般轰向了颜宇的身躯.
狂暴的天雷.比之前颜宇凝练天雷战体时.强横了千倍.这般力量.恐怕不下于数十万斤的山峰不断砸落.
即便是换成一二印天龙境的强者.也要被生生劈死.
不过.“大都天雷体”本身能引动灭世神雷.当颜宇施展这门战技时.也能将绝大部分雷威.阻隔下來.一层一层的炼化.
否则.只怕一个呼吸都不到.他就会被劈成齑粉.
颜宇催动青芒漩涡.稳住心神.尽量克制九天神雷带來的神通冲击.把心神受到影响的概率.降至最低.
引天雷淬体.需要整整八十一天.这其中颜宇不能有半点的分心.不然很有可能被天雷钻了空子.活活被劈死.
就连吃饭.也要太古龙魔把食物给他送來.毕竟这家伙的肉身太过逆天.根本不惧雷劈.
如果沒有太古龙魔在.修炼这门战技也相当棘手.有可能不被劈死.却活活饿死.
“啊……”
一道道恐怖的雷电.源源不断地轰在颜宇身上.他的身体瞬间就被雷电牢牢占据.每一个细胞.都快要被电解.肉身很快就变得麻木下來.无边的痛苦迅速蔓延.
但颜宇却是紧咬牙关.保持着身形的稳定.面对着这般足以劈山断海的雷力.非但沒有半点畏惧.反而快速运转战技.主动吞纳天雷.
甚至于.他还利用吞噬大陆.來强化了一部分雷击.
“虽然有点作死.但所谓破而后立.要把大都天雷体第一诀修炼到极致完美.就不能对自己心慈手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