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中文网 > 穿越小说 > 猛卒 > 第五百五十二章 考察高昌

第五百五十二章 考察高昌

高月创作的《猛卒》, 第五百五十二章 考察高昌在线免费阅读下载。内容提要:

 热门推荐:
    “什么农作物?”郭宋极有兴致地问道。

    “使君听说过白叠布吗?”

    郭宋立刻反应过来,“你说的是白叠子?”

    白叠子就是棉花,中唐时代,长安就开始卖棉布了,叫做白叠布,是粟特人从西方贩卖过来,价格非常昂贵,也只有权贵人家也用得起,当然,‘棉花’这个词宋朝才出现,唐朝都叫白叠子,是一种权贵种在庭院里的奇花异草。

    “卑职在高昌亲眼看到了有户人家在纺织白叠布,城外种了不少白叠子,很有意思!”

    郭宋顿时有了兴趣,笑道:“正好我也要去高昌巡视,一起去看看吧!”

    .........

    次日一早,郭宋带领一队骑兵前往西州,这是他第二次去西州,之前和四大部落达成协议后,他就特地去了一趟高昌,受到高昌百姓的热烈欢迎。

    这次他去西州巡视,主要考虑西州的下一步计划。

    西州和庭州都是唐军保留地,牧场也不多,主要是农业,庭州的北方是大沙漠,只有中间一带因为高山融水形成了好几条水量充沛的河流,两岸土地肥沃,是最好的农业区。

    西州也不错,高昌谷地一直是重要的农业区,只是被沙陀入侵,遭到了极大的破坏,恢复起来需要很长的时间。

    从金满县去西州并不远,也就一百多里路程,第二天上午,郭宋率领骑兵队便进入了西州地界。

    西州地形很有特色,高山峡谷众多,落差很大,夏天天气极热,俨如身处火炉,这里的农业灌溉主要靠高山融水,由于地势低洼,地下储存了大量的淡水,为了利用地下水,坎儿井便应运而生,这里有大量的地下水渠,形成了一个四通八方的地下王国。

    现在天气还不是很热,一行人在官道上向南疾奔,两边农田已经开始出现人影,没有了沙陀人的压迫,生机又重新在这片土地上迸发。

    黄昏时分,郭宋一行进了高昌县,高昌县城还不算太差,人口有七千余户,三万余人,其中汉民占七成,目前高昌城内有一千唐军驻守,郭宋任命了新县令,县令叫做程汝孝,也是跟随孟郊来河西的士子,他在军中出任参军从事,这次郭宋带着文职军人不多,他便占了这个优势,出任高昌县令。

    现在郭宋最缺的就是文官,西州还有四个县,蒲昌县、柳中县、交河县、天山县,目前都没有官员,因为人口不多,只能暂时实行军管。

    一行人来到高昌县衙,程汝孝听说节度使到来,连忙出来迎接,郭宋翻身下马问道:“最近高昌城有什么异动?”

    “回禀使君,大的异动倒没有,就是最近回来不少人,都是从矿山回来的,拖家带口,回来好几千人,我们不得不加大赈粥,每天要熬三十几大锅才够。”

    “都是汉人?还是其他胡人?”

    程汝孝点点头,“都是汉人,没有胡人!”

    郭宋心中顿时一阵恼火,当初沙陀可是答应把所有汉民矿工都放回河西,怎么还有几千人?

    旁边司马赵蔚却比较了解情况,对郭宋道:“使君,他们不是矿工,而是冶炼工,开采出来的矿石都交给他们冶炼,当时我们和沙陀达成的协议是指矿工,没有包含这部分冶炼工,被沙陀人钻了空子。”

    郭宋这才明白,点点头又问道:“一共多少冶炼工人?”

    程汝孝连忙道:“回禀使君,一共七百余人,加上他们家眷,共三千三百余人。”

    郭宋沉思片刻,又问赵蔚道:“矿山那边还有多少矿石未冶炼?”

    赵蔚苦笑一声道:“没法称量,数量太大,堆积如山,使君莫非想让他们继续从事冶炼?”

    郭宋点了点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赈济,不如让他们自己劳动挣钱养家,可以工钱开高一点,每月三贯钱,足够他们养家糊口了。”

    “那矿石要运来吗?”县令程汝孝问道。

    郭宋摇摇头,“还是让他们回矿山,那边什么都是现成的,以前他们是被劳役,现在不是,可以先预支三个月的工钱给他们,让他们养家,然后矿山包吃穿,改善条件,相信他们都愿意回去挣钱。”

    “卑职明天就动员!”

    郭宋随即在驿馆里住下,次日一早,他跟随赵蔚来到了高昌城西。

    “使君,就是那户人家!”赵蔚指着大街上一户人家道。

    黑色的大门紧闭,门口有抱鼓石,门头也颇为考究,看得出这户人家家境不错,至少曾经不错。

    赵蔚拍了拍门环,好一会儿,一个中年男子开了一条门缝,打量一下外面几人问道:“你们找谁?”

    “林东主,你忘记我了?我前段时间才来过。”

    “你是赵司马,看我这记忆,哎!快请进。”

    众人走进大门,里面是一个大院子,郭宋看见几副很大的木架子,架上就挂着几匹正在晾晒的白叠布,他颇有兴趣地上前细看。

    赵蔚在林东主耳边说了几句,林东主吓得脸色都变了,这个年轻人竟然就是灭掉沙陀的河西节度使郭使君,他居然对白叠布感兴趣。

    郭宋摸了摸白布,手感还不错,比麻布细,比丝绸粗,正好是在丝绸和麻布之间。

    “白叠子还有吗?”郭宋回头问道。

    “还有!还有!请使君随我来。”

    林东主带着郭宋来到仓库,只见仓库里摆放着几十只箩筐,里面都装满了棉花,有剥掉籽的皮棉,也有没有剥籽的原棉。

    郭宋拾起一朵棉花细看,暗暗摇头,还是短绒棉,这种棉花纤维短,难以纺织,就算织出布也很粗,和细麻差不多,利用价值不大,他心中一阵失望。

    “剥里面的种子很麻烦吧!”

    “是!最麻烦就是剥籽,以前到了收获季节后,专门请人剥籽,现在请不到人了,只能自己剥,我和儿子一夜一夜无法睡觉,你们看我的手。”

    他举起手掌,只见他的十个手指头都长满了老茧。

    “然后呢,你怎么纺线?”郭宋又问道。

    “请随我来!”

    郭宋跟随他走进中院,只见原本应是大堂的房间和隔壁房间内都摆满了机器,左边是纺纱机,右边是织布机,各有二十台,现在没有人,就空摆在那里。

    隔壁传来织布的机杼声,却见隔壁房间里有三个女人在忙碌,一个四十余岁妇人,另外两个小娘子都只有十几岁。

    “这是我妻子和两个女儿,小女儿负责搓线,大女儿纺纱,我妻子织布。”

    “现在招不到人吗?”郭宋不解地问道。

    林东主叹息一声道:“人肯定能招得到,就是白叠布卖不出去,一拿到市场上就会被沙陀人抢走,其实就算不抢走,也无人问津,我只好把伙计全部解散。”

    赵蔚在旁边解释道:“一匹白叠布在高昌要卖两贯钱,张掖卖五贯钱,长安卖十贯钱,可一匹细麻布在高昌只要五百文钱,白叠布只有送去长安才有销路,高昌当地没有人买的,就算张掖也没人买,要知道上好绸缎也才五贯钱一匹。”

    其实郭宋也明白,物以稀为贵,因为白叠布很少,所有才价格昂贵,如果大规模种植,大规模纺织,它的价格就没那么贵了,不过这是短绒棉,如果是长绒棉就不一样了。

    郭宋走上前,蹲下查看小娘子搓棉线,这就是短绒棉的缺陷,纤维不够长,必须要手工搓粘后才能上机纺纱,但这样一来纺出的纱就比较粗,织出的布也粗,

    郭宋起身问林东主道:“这是哪里种植的?”

    “在城外,我有三百亩地,全部种白叠子。”

    郭宋从旁边筐子里取过一朵棉桃道:“这个绒太短,你不觉得吗?”

    林东主点点头,“要是绒长就直接纺纱,不容易断了,可是我从未见过长绒的白叠子,我见过天竺的白叠子,其实也差不多。”

    这确实是一个大难题,优质的长绒棉还在美洲呢!

    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一条路走不通,换一条路或许就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