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中文网 > 玄幻小说 > 上帝使用手册 > 第三百八十一章修到真实11

第三百八十一章修到真实11

小生慕容创作的《上帝使用手册》, 第三百八十一章修到真实11在线免费阅读下载。内容提要:

 热门推荐:
    夜晚降临,灯泡点亮。</p>

    从杀人到被抓进捕快府,再到审讯以及现在的暂时看守,已经过去三个多小时。</p>

    袁长文始终坐在那,一动也不动,饭也没吃,水也没喝。</p>

    就在那坐着。</p>

    眼泪已经没有,但悲伤的情绪始终萦绕在身边。</p>

    说起来很容易,一切都是自我编织的定义。但真正遇到的时候,才发现斩杀的难度。</p>

    那些都是自己啊!</p>

    全部都是这个叫袁长文的人,一年一年累积起来的经历、体验、处事方法、行为原则等等。</p>

    可以说,如果对袁长文这个人进行人格分析,那么这些事件就是分析数据。</p>

    让一个熟人介绍袁长文,那么能讲述的,也就是这些事情。</p>

    但是,这些都不是我啊!</p>

    之前也遇到过妈妈,想要斩杀这些定义,但似乎每次都轻轻掠过。</p>

    也许是自己下不去手,也许是恶魔还在继续欺骗、误导。</p>

    理由都不重要,现在已经这样了,回不去了。</p>

    就算自己可以抓着这些情感不放,依旧认为“她含辛茹苦养育我成人,所以我要好好报答她。”</p>

    但总有一个声音同时响起,“这些都是自我编织的定义。”</p>

    自己会看着妈妈开心而开心,自己会去做些事情让妈妈在朋友圈中骄傲。</p>

    但永远都会有那个声音,在心底,在耳边重复着。</p>

    这是真实的吗?</p>

    不,不是真实的。</p>

    关于母爱的一切,关于孝顺的一切,都是自我编织的定义。</p>

    也许是社会的宣传,也许是学校的教导,也许是生活中耳濡目染。</p>

    最多的,应该是恐惧。</p>

    恐惧自己的孩子长大之后,对自己不孝顺,这二十年来自己的辛苦付出却换来漠然的孩子。</p>

    所以要一代一代宣传孝道,防止这种畜牲般的行为。</p>

    可是,那份感动是怎么回事?</p>

    为什么我们对于感恩母亲的小视频,会不由自主潸然泪下呢?</p>

    袁长文很想大声说,所以母爱是真实的,根本不是什么自我编织的定义!</p>

    可惜,做不到。</p>

    情绪是定义与现实互动的产物,我们落泪是因为心里觉得亏欠母亲。</p>

    而我们觉得亏欠母亲,因为我们认为“母亲付出那么多,我们也应该付出那么多。”</p>

    当我们看着小视频,发现自己并没有付出那么多时,自我定义与现实就产生了互动。</p>

    但事实上,我们心底还有一个小小的,潜藏在深处的自我定义。</p>

    这个定义,我们不轻易示人,因为它很危险。</p>

    “她是我妈,就应该为我付出那么多。”</p>

    这个定义很混帐,谁敢说出来,周围的人不打死你,也会骂死人。甚至会到处宣扬,“你看,他就是那个混帐儿子!”</p>

    或者,“大家快来看啊,这里有人居然心安理得接受父母的付出。”</p>

    这些人的行为,基于什么自我定义先不说,关于那个混帐定义,大家从来都是嘴上否认。</p>

    只用行为来证明。</p>

    仔细想想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不是符合这个自我编织的定义?</p>

    “她是我妈,就应该为我付出那么多。”</p>

    袁长文抬手就是一耳光,扇在自己脸上。</p>

    并不是仅仅因为这个定义,还有,他发现,自己并不是那么爱妈妈。</p>

    自我编织的定义,大部分都没有经过自己的同意,就随意放在脑海中。</p>

    “自我”并不讲究什么孝顺与否,它只关心它自己,只要保证自我的存活,编织什么定义对它而言,并不重要。</p>

    袁长文现在看清了,带着满腔怒火看清了。</p>

    就是“自我”,编织了无数定义,或许相辅相成,比如“人如果没有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区别”、“人生就是要努力”等等。</p>

    或许自相矛盾,比如“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等等。</p>

    袁长文很是愤怒,因为“自我”编织的定义,让他错失了很多跟妈妈相聚的机会。</p>

    而那些定义,都是没有经过他同意就放入脑中。</p>

    你有种!</p>

    我不斩杀你,老子誓不为人!</p>

    从今天起,我袁长文没有其他任何目标。不把你清除干净,我tm决不罢休!</p>

    妈妈为了成全我,竟然说出任由我斩杀的话语。</p>

    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憎恨你!</p>

    之前我还在犹豫,呸!</p>

    我袁长文发誓……</p>

    嗯?!</p>

    谁是袁长文?</p>

    我的名字叫袁长文,但我不是袁长文。</p>

    那么,现在开始,我是我,袁长文是袁长文。</p>

    我们,从此是敌人!</p>

    这个念头,犹如霹雳一般,炸响在耳边。</p>

    袁长文猛地站起来,喘着粗气,脸上却是洋溢着笑容。</p>

    “哈哈哈哈!”</p>

    止不住的大笑,回荡在四周。</p>

    “喂,哥们,你没事吧?”</p>

    袁长文笑道:“我没事,不过,袁长文就不见得咯。”</p>

    光头一听,靠!这是被夺舍了么?!</p>

    小心翼翼问:“你是谁?”</p>

    袁长文:“我也不知道,我也一直在追问,我是谁。”</p>

    光头:“那袁长文是谁?”</p>

    袁长文指指自己,说:“就是这个人。”</p>

    光头:“兄弟,你别吓我,这不是人格分裂吗?你没问题吧?”</p>

    袁长文哈哈一笑,说:“我没问题,相反,我的状况特别好!我给你讲过,我不是我的名字,更不是我的故事。所以,我决定把这两者分开。</p>

    我是我,一个还没有答案的我。另一个,就是你眼前这个人,袁长文。他有名字,他有经历,他有故事。”</p>

    光头瞪大眼睛,不可思议道:“你是说,有两个人,一个是你,一个是袁长文。”</p>

    “对。”</p>

    光头:“那我现在跟谁对话?那个你,还是袁长文?”</p>

    “当然是……”</p>

    袁长文突然不说话,他原本想说“当然是我”,但这里有个问题,之前考虑过却被老板进厕所给打断了。</p>

    身体属于“无法确定真实”的范围,这已经是不容置疑的结论。</p>

    但思维呢?</p>

    如果思维也属于“无法确定真实”的范围,按照之前的分析,我在用思维思考这样或那样,并不能证明思维的真实性。</p>

    但此时有个问题,谁在用思维?</p>

    同样,谁在控制身体?</p>

    “是我,还是袁长文呢?”</p>

    袁长文喃喃自语,开始在小隔间内踱步,思考。</p>

    刚走两步,却又停下。</p>

    因为……谁在思考?</p>

    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假设袁长文出生到现在的每一秒,都被记录下来。行为、语言、念头、想法等等,一切全部都记录下来。然后将这些数据放在一起,进行分析。</p>

    那么,有没有可能预测袁长文的下一步行为,或者想法?</p>

    有没有可能针对这些数据,营造一个环境,来迫使袁长文做出特定的选择,或者想法?</p>

    如果有可能,那么这些东西都是建立在袁长文的经历、教育等等信息之上。</p>

    但这些,不是我。</p>

    “也就是说,控制身体和思维的不是我,而是袁长文……吗?”</p>

    袁长文自言自语,说出这句话时,却有些不甘心。</p>

    不甘心?</p>

    是我不甘心,还是“自我”不甘心?</p>

    “对!这些情绪,源头都是自我编织的定义,都是添加在背景上的添加物。所以,我就是那个背景!”</p>

    咦?为什么听起来好low的样子?</p>

    弄了半天,我就是那个背景?!</p>

    不对,背景只是一个描述,一个比喻。</p>

    但“自我”的存在,那些编织的定义,遮挡了我。如果擦掉这些定义,那么剩下的就是我。</p>

    “而且,根本不是我在说话,而是袁长文在说话!”</p>

    袁长文盯着光头。</p>

    “也不是我在思考,而是袁长文在思考!”</p>

    袁长文冲过去,抓住钢筋使劲摇晃,嘶吼道:</p>

    “那么,我是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