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中文网 > 穿越小说 > 太平血 > 第六百四十二章 两虎相争

第六百四十二章 两虎相争

不开心的橘子创作的《太平血》, 第六百四十二章 两虎相争在线免费阅读下载。内容提要:

 热门推荐:
    【本书首发网站“着英使巴夏礼、龚橙,乾清宫觐见!”

    听完翻译后,巴夏礼迫不及待的跟着那太监就走,一路上的皇家宫殿、园林景色也来不及欣赏,他只想快点见到他该见的人物。

    来到乾清宫东暖阁之内,只见里面已经坐满了十多名满清大臣,中间一道屏风拦着。隐约能见屏风后有人,巴夏礼上前脱帽行了一个鞠躬礼,按照礼节送上他对满清皇帝和太后的祝福。可旁边一名满脸络腮胡子的满清大臣怒目而视,大声喝道:“蕞尔小国使节,见到我大清太后为何不下跪行礼?!”

    听完龚橙的翻译后,巴夏礼答道:“我们大英帝国没有跪拜的礼节,就连见到我们自己的女皇也是不用行什么跪拜礼的。”

    那大臣听了通译后更是大怒,撸起袖子似乎就要上来殴打巴夏礼,倒把巴夏礼吓了一跳。好在恭亲王及时制止道:“僧王,不可鲁莽!”

    龚橙听了那位大臣的名号后,低声对巴夏礼说了,巴夏礼这才明白过来。原来这个看起来像是和自己有深仇大恨的满清大臣原来就是在津塘地区和联军鏖战多时的僧格林沁王爷。

    僧格林沁虽然很想揍巴夏礼这个洋人一顿,但想来还是在御前奏对,因此忍了这口气。恭亲王制止僧格林沁之后。对着屏风后的人躬身说道:“太后,据臣弟所知。英人确实没有跪拜之礼,而且乾隆年间就有英使马尔格尼前来觐见。最后勉强行了单膝下跪的礼节,也得到了乾隆爷的接见,因此臣弟恳请太后免了他们的跪拜之礼。”

    一名满清大臣马上站起来说道:“王爷此言差矣,自古我中华便是万邦来朝之国,自有礼仪和规矩……”关于见面礼节的问题,暖阁内的满清大臣自此开始了冗长的争执,让巴夏礼瞪大了眼睛,难道这个礼节问题也需要争执这么久吗?

    殿内大臣分为两派,一派便是恭亲王为首的,一派是以僧格林沁为首,两边争执不下,就在这个时候,一名太监急匆匆的赶来禀报道:“太后,李鸿章大人有紧急军情禀报。”于是,屋内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只见李鸿章快步走进东暖阁,匆匆行礼后大声说道:“太后,长毛和洋人在通州打起来了,声势颇为浩大!”此言一出,屋内的大臣们顿时议论纷纷起来。

    巴夏礼听了龚橙的翻译后,大惊失色,他马上对龚橙说道:“告诉他们,不要纠缠这个礼仪问题了,我可以给满清太后单膝下跪行礼,我们要马上展开谈判!”

    龚橙将巴夏礼的意思说了之后,屏风后面的人第一次开口说话:“既然如此,就按乾隆爷的旧规行礼吧,你们也是的,让人家大老远来的看了笑话。”见太后如此说来,众大臣也不再争辩了。

    当下巴夏礼忍着气单膝行了礼,一旁李莲英说了声免礼后,巴夏礼马上起身说道:“清国太后殿下,现在贵国的叛军打到了你们的都城下,我们英法联军可以和你们清国联手共同打击叛军……”

    巴夏礼将英法联军的条件说了之后,屏风后的人轻轻嗯了一声道:“六爷,你也把我们的条件说一说吧。”

    当下恭亲王清咳一声,略微有些尴尬的将事前商议的条件说了,其一便是交出绵愉、荣禄、恒福等几个乱臣贼子,其二便是向天下表明先前洋人所谓的起兵靖难乃是错的,洋人还是支持满清朝廷乃是中华之合法政府,其三便是交还之前被俘的将士,其四便是归还现下占据着的津塘等地,让朝廷派遣官吏重新管治这些地方,洋人军兵在这些地方只能暂时驻扎,其五便是答应赔偿我们五百万银子,用于赔偿我们军费、抚恤死伤将士、安抚津塘地区被战火荼毒的百姓。

    听了这个条件之后,巴夏礼非常的愤怒,他大声说道:“不可能,大英帝国没有战败,不可能赔偿任何费用!”

    巴夏礼说的英语还没等龚橙翻译过来,屏风后的人已经用英语大声说道:“那就没有必要谈下去了,这五个条件是我们重新开始谈判合作的基础,否则本宫无法向天下的军民百姓交代!”

    屋内一众大臣和巴夏礼都目瞪口呆,太后居然还会说英语?跟着还没等巴夏礼回过味来,太后又大声用中文喝道:“将英使带下去,今日谈判到此为止,今后英法不同意这个条件就不必再来谈判了!”

    当下在巴夏礼大声的抗议声中,他和龚橙被几名如狼似虎的清宫侍卫架了出去,恭亲王有心想阻拦却没能拦住。等到巴夏礼被人带下去之后,恭亲王有些恼怒的问道:“太后,这是不是有些太过武断了?英使才出声反对,咱们还可以接着谈一谈的,也不能将话说得如此之满啊。”

    屏风后的人冷笑一声道:“英法皆豺狼之辈,如今被长毛攻打甚急,所以才如此急迫的想要谈判,本宫只是利用这个时机让他们屈服,使我大清得到最大的利益,有何不妥?”

    僧格林沁看到巴夏礼被人架出去,心头大快,出言附和道:“正是如此,也让这些洋人们知道我们的厉害!”恭亲王顿足道:“你们糊涂!要是没了洋人掣肘,长毛旦夕间便会兵临城下,两淮防线也将守不住,大清亡国不远矣!”

    屏风后面的人似乎很不高兴的重重将茶杯顿在桌上,李鸿章在一旁听了,当下冷冷的说道:“恭王爷,你为何说如此丧气话来?还诅咒我大清亡国?这难道又是一位王爷该说的话么?”

    恭亲王脸上微微变色,他一时心急说的话的确有些大逆不道了,正想开口辩解几句时,屏风后的人也冷冷的开口:“浑悖至极!恭王,是否最近国事繁重,让你心智不清了?你还是先回家反省一下吧,最近就不要沾手国事了!”

    此言一出屋内恭王党皆是大惊,很少见太后发这么大的火,但桂良等人还是硬着头皮劝解几句,但太后仍旧不准,命宗人府官员将恭王爷带回家去看管起来。

    恭亲王冷笑着走出乾清宫时,喃喃自语道:“完了,完了,大清就是亡在这个女人之手了……”

    恭亲王被带下去后,李鸿章上前询问道:“太后,如今长毛和洋人开战,我们该如何行事?长毛和洋人开战,京城外长毛的三座大营必定空虚,是不是出兵先打下这三座大营?”

    屏风后的人淡淡的说道:“两虎相争,必有一伤,也可能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急什么?如今才开战第一天,多派人手打探消息,我们专等两边拼得筋疲力尽之时,再出手攻打三座大营也不迟!那英使巴夏礼那边也先晾着,但别让他离开京城,待局势明朗一些之后,再做计较。”

    屋内众大臣一起领命,随后各自告退而去,屏风后的那人轻叹一声,自言自语的说道:“但愿你能尽快击败洋人,我不可能拖延太久,等到局势明朗的时候,我也不可能拦得住那些人,他们一定会要求先打下你的三座大营,解除京城的包围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