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首发网站“大的汤圆象征团团圆圆,小的汤圆就是岁岁平安,今天你们谁都得把汤圆给我吃完了,不然要你好看。”
“妈,汤圆里面包钱没得?”小弟端了一碗问道。
母亲笑着说:“年年都包了的,今年还多包了两个,看你有运气吃到没有?”
在汤圆里面包铜钱这种习俗应该是举国上下都有。不过现在很多家庭没有铜钱换成了一分、两分、五分的硬币,但是那种寓意还是存在的。
梅凝的运气硬是不错。总共包了五个铜钱的汤圆里面,梅凝一碗里面居然吃到了三个,剩下的古弘宇跟古弘宸一人一个,看着母亲笑眯眯的神色古弘宇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铜钱肯定是被母亲做了手脚的,这毋庸置疑,梅凝第一次上门肯定是要厚待。古弘宇、古弘宸是一家的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被化为很多不经意的举动融入到生活当中,对待自己的儿女父辈们真的一直不求回报的付出。
吃完这一顿温馨的年夜饭,一家人就等着电视机中倒数新年的钟声,随着里面新年钟声的敲响。古弘宇一家就走出房屋,径直朝着广场走去。
现在广场上已经站满了很多人,不管认不认识的群众都在相互倒着招呼,说着吉利的新春祝福,古弘宇和古弘宸还有父亲搬着烟花爆竹堆在广场上,找了一块很其他人相对有点距离的位置,小弟就忙不失的把礼炮点上了。
今天总的说来天气不错,月朗星稀没有寒风,小镇的灯火映衬在平静的江面,这样的景色伴着时不时礼炮在天空燃放的色彩,荡起五彩缤纷的涟漪。
古弘宇买的礼炮很多,一个接着一个20分钟几乎没有断,现在过年放礼炮的人多了,看样子是挣到钱的人们也多了起来,反正广场上的礼炮声音此起彼伏没有间断。
晚上出来的人一般都是以家为单位,大人把小孩看得紧紧的,心怕他们四处乱跑要是踢到正在燃放的烟花爆竹能造成不小的事故。
今天街道上的交巡警没有休息,特别是广场上面随处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现在这些公务员还是比较称职的。
古弘宸放礼炮算是上瘾了,点了半小时的礼花也不嫌累,缠着古弘宇拿钱又搬来很多,这小子自己有不少钱可就是借故没拿出来,看着他哥掏钱一脸奸计得逞的样子。
不过这时候古弘宇没有理会这些,今天就是应该热闹,身上有钱了,只要自己高兴就不比理会太多。
直到差不多一点钟了,古弘宇叫着玩尽兴了的古弘宸回家,明天还得回农村祭祖呢,这事可不得耽搁。
看着古弘宇一家走远,广场上在有些人对他们指指点点。
“知道吗,今年老古家发达了,听说在外面挣了大钱,回来都是开着上百万的豪车呢。”
“那车我见过,比大街上的普通汽车好看多了。”
“今天他家放的烟火我注意了下,加在一起绝对超过了一万块,但是老古家拿钱的大娃眼睛都没眨一下,看样子真的发财了啊!”
“这还有假啊,回来那天大娃给我的水果那味道才叫好,我现在都记得这个味道。”
“……”
夜已经深了,鞭炮的声音变得稀稀洒洒起来,就在这种环境下古弘宇进入了梦乡。
古弘宇家祖上在本地的农村,溯原的话那就是从其他地方迁徙来的。
现在四~川真的说起来本地人口都不多,据说主要是在明朝末年张献忠进四~川搞屠杀,把四~川弄得乌烟瘴气、四处荒凉,后来有湖广填四~川这一说。
不过现在真生活在农村的只有大伯一家,爷爷奶奶的坟茔就葬在老家的青山秀水旁边。
每年初一上坟祭祖这是家人的传统,只要一家有男丁不管什么事情在这天都要回来拜祭。
上午时间指向九点,古弘宇在家吃过饭一家坐进大切若基就本想离镇不远的老家。
大家人约好的时间十点,带上香烛纸钱和鞭炮花了半小时就到了老家。
古弘宇他家在老家农村原本还有宅基地,不过父亲自从分到单位的房子以后就没有打理农村的住宅,经过几十年的风吹雨打早就败落的不成样子,现在能见到的只能看见残垣断墙。
时间等到十点钟,昨天在古弘宇家团聚的大家族人基本上一个不落的在爷爷奶奶的坟茔旁边聚集。
农村现在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即便是过年的时候回村的人也变得稀少起来,村里是越来越没有了过年的那种气氛。
走在村间的水泥路上,看见其他上坟的村民大家都会大招呼,说起来一个村子里的人七拐八拐都是亲戚。
爷爷奶奶的坟十分普通,就是一座长满荒草的坟茔,不过一个坟头上有三十来人的祭拜队伍还是让其他村民感到羡慕的,很多村民都说祖上埋得坟风水好,不然繁衍不出这么多的后代不说更不要说让后人发家致富。
听说今年各家都打算出一笔钱把爷爷奶奶的坟修葺一下,也就是用大青石磡切一下,在坟面前弄一个坟摆台以便让后人有跪拜的地方。
这事一直都是父亲在跟两位伯伯在协商,至于两位姑姑是不用他们出钱的。
点上香烛钱纸,然后轮着辈分给逝去的祖上磕头作揖,然后接着下一辈,再下一辈,人口多的家族已经是5、6世同堂了。
等做完这一切就是放鞭炮,因为人多,鞭炮都围满了坟头,维持很多鞭炮不得已重叠在一起,随着堂哥用烟头点燃引线,顿时阵阵的鞭炮声还有小孩子们的尖叫声混在一起。
记得小时候,古弘宇对于每年的祭拜可是充满了期盼,因为那时候等鞭炮燃放之后就能从里面找出一些哑弹,然后把它们凑在一切,有引线的还有用来炸别人家的蔬菜庄稼,反正一切都十分能折腾。
但是捡哑弹还是充满了危险,记得小时候一位同族的小孩虎口都被炸裂了,知道长大了都能看见深深的伤疤。
拜祭了祖上,新年的第一顿饭就在大伯家解决,现在一大家族中就属他年纪最大。
饭菜基本上都是自家产出的东西,没有经过施化肥的蔬菜,还有野放的家禽,纯粮食喂养出来的土猪,屋边一块冬水田中养殖的稻田鱼,这一切都是大城市里面不可多得的美味。
即便吃惯了空间出来的东西,偶尔吃上一顿这些真正的农家菜同样能够让人回忆起不一样的童年。(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