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中文网 > 其他小说 > 指南剑 > 杯酒释兵权4

杯酒释兵权4

思语创作的《指南剑》, 杯酒释兵权4在线免费阅读下载。内容提要:

 热门推荐:
    第二十二节

    众所周知,近卫营已在前天回到南宁,那么今天就将论功行赏,其他东西,但凡不是十分紧要的事统统都得让路,所以也沒人找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來讨人嫌,那当值太监一声“有事早奏,无事退朝”刚刚喊完,兵部尚书戴禀已越众而出,沉声道:“启禀娘娘,臣有本奏,”

    太后清冷的声音洒遍全场:“戴卿家请讲,”

    “去年廖贼藐视朝廷威严,太后下旨剿之,如今一年过去,廖青和大子廖胜伏诛,其余二子一人痴呆,一人投降朝廷,朝廷可说大获全胜,此次西征,近卫营立功甚巨,还望娘娘下旨嘉奖,以安军心,”

    这就是今天的重头戏,戴禀话声一落,所有人都低头噤声,尖着耳朵看太后如何说,金殿里本來就静,此时更是落针可闻,太后瞟了目不斜视的吴明一眼,微笑道:“吴大人,近卫营是你一手带出來的,西征战事,大都也是你指挥的,你说说,你想本宫怎么赏你,”

    吴明眼观鼻,鼻观心,沉声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如何赏,赏多少,那是娘娘的事,微臣都将感激不尽,”

    太后嘴角一勾,喃喃道:“好个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她转过头,有些玩味的看了丞相一眼,接着道:“丞相主管天下军政,西征军论功行赏,也属份内之责,不知丞相可有什么好的建议,”

    吴明心下冷笑,两只狐狸开始设套了,但中西已在我手,任凭你们说得天花乱坠,还能飞了不曾,姑且看看你们说些什么,

    丞相必恭必敬,也是沉声道:“此次西征,初时战局不利,幸得吴大人力挽狂澜,这才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所以老臣以为,应以中西总督之位赏之,否则难安将士之心,”

    听到这里,吴明舒了口气,中西已在我手,看來两人已知事不可为,并不打算在这个问題上为难自己了,那知他念头还未转完,丞相顿了顿,话锋一转道:“不过……”

    这下半截话才是应有之意吧,尽管吴明心态奇好,此时仍有些不忿,忍不住用眼角瞟了丞相一眼,就见对方正举着个笏板,一脸的公事公办:“吴大人能征善战,老臣固然无话可说,但年纪尚轻,贸然以中西总督之位赏之,怕是难以服众,”

    在太后面前,丞相最大的一个优势就是军权,有兵才有话语权,说话时腰杆才硬,太后和丞相两人相斗多年,虽在朝堂上步步进逼,但始终难以打开局面,就是因为丞相手中有兵,江南四省的军力,几乎有九成以上的将军唯丞相之命是从,在这种大前提下,朝堂上就算有官员想倒向太后,也得三思而后行,反过來,如果丞相军权得到削弱,或者有人能够在朝堂上与他分庭抗礼,那么他这种威慑就会慢慢减弱,

    吴明已与西北何家连成一气,如再加个中西总督,在军力上和影响上已是直追丞相,这对他威信就是个严重挑战,太后自然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打一开始,就把皮球踢给了丞相,让他來当这个出头鸟,也好让吴明清楚,他这个岳父可是六亲不认的,如此一來,才能念着她的好,

    “联弱以胜强,”这固然是商羽坤献给吴明的一条道路,太后心思慎密,自然也明白其中的道理,丞相这次破天荒的找她商量,更让她看到了一个契机,一个混水摸鱼,趁机扩张势力的契机,

    丞相的声音在金殿上回荡,虽然不怎么大声,但在多年的积威下,却给人一种不容置疑的感觉,他的话已说完许久,金殿上仍是一片静寂,落针可闻,过了半晌,陶雨才低声道:“丞相认为,吴大人年龄尚稚,不足以担当总督重任,列位卿家可有异议,”

    她这样问,看起來不偏不倚,实则是想叫人跳出來唱对台,只是她在军方实在沒什么人,吴明是事涉自己,自然不好多说,而唐轩等人有心想帮腔,但事涉军方,也不好多嘴,陶雨扫了下方一众文武,直接点将:“杨将军,你对吴大人甚为了解,虎门杨家又长期担任北方总督,为朝廷戍守北原州多年,家学渊源,在这方面应该颇有见地,本宫想听听你的看法,”

    杨雄以前就是四品将军,第二次汉宁之战时,他临危受命,担当守城主将,由于守御得法,连续打退北汉多次进攻,如今已一跃成为正四品的实权将军,环顾朝堂,太后在军方也就杨雄说得上话,如今需要有人援言,自然点名叫他了,

    杨雄出列,恭恭敬敬的道:“启禀娘娘,古人常言,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当年大晋分崩立析,高祖揭竿而起,救万民于水火,而起事之时,高祖也不过而立,”

    他顿了顿,又道:“杨家戍守北原州期间,战事连绵,杨家男丁每战于前,更是死伤惨重,自高祖分封总督之位起,到李铁陷害先父之日终,共计九百一十三年,杨家共有一百三十四位家主,他们大多在死于征战,得享不惑者不足一半,所以微臣觉得,行军打仗首重天分经验,而与年龄无关,丞相出身军伍,难道连这点都不懂么,”

    朝堂上,大概也就他敢这么对丞相说话了,虽然明知他是受太后指示,但吴明仍向他投去感激的一瞥,只是杨雄说完这些,又规规矩矩退回武将班子中去了,并沒看到他这个眼神,

    太后身子仰了仰,斜倚在御座上,嘴角却勾起一丝笑意,看着丞相道:“杨将军说得颇有道理,丞相以为如何,”

    祝淮心头暗骂,昨天她去找陶雨,自然是为中西总督之事,共同打压吴明,在他做出一系列退让后,陶雨终于答应了,可他万沒想到的是,这个女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关键时刻竟会來这么一手,这杨雄又是高祖又是杨家的,自己要是当面反驳,岂不相当于否认高祖和杨家当年的事迹,他心头暗暗发狠,暂且让你先得意着,等会总有求我的时候,他心下转得飞快,嘴里仍是恭恭敬敬的道:“杨将军所言甚是,但历代新任总督,都在武学上超越了九段,这样一來,方能做到家学渊源,长盛不衰,吴将军虽是天资绝绝,但现在仍是八段后期,”

    “以九段武者,稳定军心民意,真正做到镇守一方,”他咳嗽一声,抬头看了一眼太后,慢吞吞的道:“这个规矩也高祖定下來的,”

    他这个动作已是大为逾矩,太后却恍如不觉,干脆的道:“这个好办,那就在中西总督前加个‘行’字,让吴大人暂慑总督之位,丞相,你觉得如何,”

    行中西总督,就是暂时的,还沒转正,别说是丞相,就算是吴明也愣了愣,实沒想到太后会想到如此奇葩的主意,

    眼见事不可为,太后也为自己留了面子,丞相闷声道:“老臣只是就事论事,娘娘自然早有主意,老臣无话可说,”

    太后笑了笑,又扫了其下一众文武,清声道:“众卿觉得如何,”

    丞相都这样说了,还能如何,底下传來整齐划一的声音:“娘娘英明,”

    “既如此,那就这么定了,”太后站了起來,对着旁边的执笔官员道:“拟旨,镇东将军吴明英勇善战,忠勇可嘉,在中西一役中表现不俗,现因功擢升为二品将军,行中西总督之位,”

    总督之位,干系实在太大,自然不能由太后口头上草草说了算事,需要史部执笔仔细润色,广发天下告之,那个执笔恭声道:“是,”

    太后又转头对吴明道:“吴大人对此可有怨言否,”

    吴明躬了躬身:“臣谢太后赏赐,岂敢挑三拣四,妄论是非,”行中西总督,听起來有些滑稽,要的只是这个名分,至于行与不行,吴明还真不在意,再说了,九段虽是个大坎,但在厚积薄发下,他也感觉得出,已有突破的征兆,而现在缺的,只是一个契机而已,一旦到了九段,这个总督之位自然是实打实的,任何人都不能说三道四,

    正想着,太后微微一笑,接着道:“此次西征得胜,近卫营有大功,有大功自然不能只赏你一人,吴督座自有军方开府权,五品以下自行安排,”顿了顿,她又看了眼丞相:“四品将军的话,还需报予丞相知晓,须军部备案才可,”

    这自是題中应有之义,吴明仍是行了一礼:“谢娘娘,”

    陶雨坐下了,她清了清嗓子,半晌才接着道:“吴将军统领中西,以督座之尊,还兼着近卫营统领之职,确实有些不便,本宫想擢升杨将军为近卫营统领,不知督座觉得如何,”

    吴明心头一凛,同时有些恍然,她帮自己如此不遗余力,却是原來如此,自己有了中西总督之位,那么投桃报李,这个统领之位自然得让给太后,不过杨雄本來就是玄武队正,更是虎门杨后裔,最重要的是,吴明对他为人颇为钦佩,如果真要为统领之职找个继任,还真非他莫属,

    他想了想,正要开口答应时,丞相沉声道:“慢着,”

    本书首发来自17k小说网,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