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子们拿到考卷以后 完全呆了 这是什么试題啊 这完全不是以前考试的内容啊 不过 对于脑子活泛的读书人來说 这样的題目也难不倒他们
士子们继续往下看:
第二題:你认为国家的昌盛兴旺与商业发展之间有什么关系 请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字数不得低于三百字
第三題:请列举出如今朝廷施政措施中的不妥之处 并说出改进方法
第四題:如何增强百姓的对朝廷的归属感 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第五題:如何解决我朝百姓温饱问題 做到耕者有其田 人人有饭吃有衣穿 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总共五題论述題 一題二十分 满分一百分 时间一个时辰 温瑜的这张试卷可谓前无古人 当然是后有來者的 但是在大靖朝的历史上 这张试卷可谓前所未有 他不但惊呆了监考的礼部尚书程宏希 同样惊呆了所有的考生
但这是殿试 即使他们内心疑惑加不满 可也不敢大声地喧哗什么 只得硬着头皮去思考 眼看着时间已经过去一半了 所有的考生竟然连笔都沒有动
这边考生抓耳挠腮地烦恼要死 温瑜却是稳坐钓鱼台 巍然不动 但是下面站着的大臣们确实有点急躁了 这些个考生为何都不动笔啊 难道试卷有什么问題不成
其实温瑜不时稳坐钓鱼台 他是睡着了 不过他隐藏的很好 他把一张奏折展开 装作低头看奏折的模样 实际上睡得呼噜呼噜的 温瑜睡觉前就想 这谁定的规矩啊 殿试要这么多人陪着 这不影响人家考生的情绪嘛 温瑜决定下次一定要把这些科举制度给改了
有过了一炷香的时间 终于有考生下笔开始写了 众大臣精神一振 开始期待待会儿的结果了 见有人下笔了 其他考生急了 也不管会与不会 硬着头皮下笔写了起來
一个时辰过后 考生们垂头丧气地把卷子交给了程宏希 三百个考生交完卷子以后 再次排好队形站在了大殿的中央 等待结果
程宏希把卷子交给小静子后 便退回了自己的位置 温瑜接过厚厚的一摞卷子以后 先是随意地翻了翻 发现大部分卷子都写得满满的 但是到底回答得怎么样 还需要他仔细去批改一番
“來人 给诸位大臣和贡士们上粥 站了很久也该累了 ”温瑜很是体谅地让小太监去准备早餐给大殿里的众人 众大臣谢恩以后 温瑜拿过朱笔 准备批改
虽然有三百份卷子 但是批改起來并不会太难 因为这里面最起码有很多人根本回答不上來这样的題目 即使能回答上一点点 但也说不到点子上 所以 很多卷子都可以一笔带过了
果然 温瑜用了不到半个时辰 便把三百份卷子全部批阅完了 这中间最起码有一百多人不但沒有做題 反而在題目中批判題目内容的不合理 因为温瑜的題目中有商业发展 所以有的读书人对此严厉批评 说皇上本末倒置 怎能重视商业发展
对于这种人的卷子 温瑜直接扣分扣光 即使他说的天花乱坠 温瑜一分也不给 这种人算是好的 最起码他写答案和題目还是有关的 可是有些读书人对于温瑜題目所提的问題是完全不懂 答案更是写的不知所谓 完全不搭边 这一类人完全就是个死读书的 两耳不闻窗外事 除了之乎者也 是啥也不懂
得分最高的也就是得了七十分而已 七十分得主是一个名叫谷峰的人 剩下的得分六十分以上的也就五个人而已 分别是吴可子、孙小刚、陈瑞、刘天佑、潘锦达 剩下的二百九十四个人沒有一个及格的 得分都在三四十分左右
“诸位 朕批阅完了 ”温瑜放下手中的笔 开口说道
底下大臣和众位贡士都沒有说话 而是静等着温瑜宣布结果 “对于这一次殿试的題目 想必很多人心中都有疑惑 而且有的人会在心里咒骂朕出的这叫什么狗屁不通的題目 可是 不管你们怎么想 朕出的这些題目与我大靖朝的实际息息相关
朕出此題目的目的在于 一來考察大家对于国事的关注程度;二來考察大家对于解决实际问題的能力;三來 让大家知道读书不是为了之乎者也 而是为了处理具体的问題
在场的诸位贡士都是我大靖朝的精英 经过一场又一场的考试才站到这里來的 朕知道你们的肚子里都有很多知识 什么学富五车 才高八斗都不足以形容你们的才华 可是 你们可有想过自己有沒有解决实际问題的本领 你所读过的书 你所学到的知识能不能兴国安邦 造福百姓呢
或许你们会说:能啊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只要书读好了 什么都可以有 什么都能用圣人的言论去解决 但是 你们有真的去实践过吗 俗话说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古人都教我们知识要与实践相结合 我们为何不为之而努力呢 所以 朕出了这样五个題目
沒拿到你们的考卷之前 朕满怀希望 可是一番批阅下來 朕是失望透顶 五个題目 满分一百分 合格分数六十分 或许分数只是考核的标准之一 但是从大家所做的答案來看 对于如何解决实际问題 你们从來就沒有考虑过 大家想知道你们的得分是多少吗
整整三百人 合格的人数为六人 合格率为百分之二 最高分七十分 最低分零分 大家可以在心底猜测一下自己得分多少 待会念到你的名字后 如果分数出乎你的意料之外 可以向朕发问 小静子 你來宣读 ”
温瑜把一大叠试卷交给小静子 让小静子念分数 “谷峰 七十分;吴可子 六十七分;孙小刚 六十五分;陈瑞 六十五分;刘天佑 六十分;潘锦达 六十分;……………………”小静子花了半个小时把三百人的分数念了个遍
念完以后 底下的大臣和贡士立刻喧闹起來 这个分数实在让他们太过惊讶 零分的人竟然多达八十多人 十來分的也很多 大臣们不明白皇上这是怎么得出分数的 贡士们也不清楚自己的得分怎么那么低
“如何 有什么疑问可以向朕发问 朕來给你们解惑 ”温瑜淡淡地笑着 向着底下的贡士们发问
沒有声音 大殿里依旧很安静 底下的贡士们虽然心底很是不满温瑜给他们的分数 但是他们却不敢真的发问 笑话 如果发问惹得皇上发怒了 别说得名次了 很有可能连个进士的身份都要丢掉
“都沒有疑问 那朕可要点出名次了 ”温瑜再次问道
还是沒有人说话 温瑜笑了笑 继续说道:“朕不会以这一次的得分來定你们的名次 朕会把你们前一次的名次与这一次的得分结合在一起 最终得出你们的名次 你们也别觉得考了零分 朕就会剥了你们进士的身份 这你们完全放心 作为朕第一次主持科考 你们都是朕的门生 朕自然会给你们一个满意的交代 ”
温瑜说完 拿出纸笔开始确定贡士们的名次 吴可子第一名状元 谷峰第二名榜眼 孙小刚第三名探花 第四名陈瑞 第五名刘天佑 第六名潘锦达……………………
点出名次后 温瑜再次让小静子宣读了名次 吴可子、谷峰、孙小刚三人听到自己成了三甲 一个个眉开眼笑 率先跪下谢恩
名次读完以后 温瑜开始宣布任命:“今日殿试得五十分以下的诸位贡士 由礼部林云宁林大人负责分配到各个衙门里去 人员侧重安排到翰林院、国子监、都察院、大理寺、礼部、太常寺、光禄寺、御史台等衙门 品级暂定为八品吧
另外陈瑞入吏部为官 刘天佑入兵部为官 潘锦达入户部为官 品级为从七品 吴可子、谷峰、孙小刚三人暂时不安排 留待后用 ”
“臣等谢主隆恩 ”三百多个人一起跪下谢恩 虽然沒有得到什么好的名次 但最起码得了个官身 也就有了晋身的基础 以后只要钻营得当 害怕不成升官嘛 不过 只有三个人心里很不高兴 那就是前三甲的吴可子、谷峰、孙小刚三人了 他们前三甲混到最后竟然连一个官职都沒捞到 那些比他们名次低的人可都得到了官身啊 皇上虽然说另有重用 但这个另有重用何时才能來到 他们可就沒底了
“吾皇圣明 ”众大臣也跪下恭维一句
其实 温瑜心里很佩服吴可子的才华 虽然因为程萍儿的原因 温瑜有点不待见这个吴可子 但是不得不说 吴可子用的好了 以后将会是一个大大的能臣 谷峰为人如何 温瑜暂时还搞不清楚 孙小刚为人正直 是去刑部的好料子 不过这三个人温瑜打算塞进将要成立的内阁中去历练历练 然后在下放为官
--------------------求订阅 晕死了 这个订阅太悲催了 给老头一点动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