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效应叫井喷效应,舌尖火了,拿非黄金时段的收视率碾压黄金时段的收视率,以一部美食纪录片横扫明星云集的一部部热播剧,其火爆程度简直让人瞠目结舌。
舌尖为什么会火?舌尖一没有明星主持人加盟,二没有明星嘉宾相助,三没有各种精雕玉琢就似艺术品般让人垂涎三尺的美味佳肴,可就是这么一部“三没有”的美食纪录片在一夜之间火爆整个神州大地,成为了时下年轻人的刷屏神器。
“菌类我只吃过香菇、平菇和草菇,我去一斤松茸要我一个月的工资,吃不起啊,今天我要直播做腌笃鲜,吃货们请关注我的房间号,我教你们做正宗的腌笃鲜,若是不正宗,欢迎各种板砖和臭鸡蛋砸场子。”
“我去!吃货们简直太疯狂了,拿钱当纸用,昨晚我还在疯淘网看到有正宗的诺邓火腿卖,最便宜的一家398元/只不包邮,当时嫌小贵没有买,在床上躺了一夜翻来覆去睡不着,一咬牙觉得做人还是不能亏待自己,结果今天打开疯淘网一看,价格从低到高,家家的诺邓火腿都卖断货了,早知道我就不心痛那四百多元了,现在有钱都买不到诺邓火腿,憋屈啊!”
“这年头,最流行什么?不外乎就是跟风!舌尖火了,连我家楼下卖螺蛳粉的也变得大排长龙,犹记得昨天路过这家店铺时生意还一般般,由此可见舌尖魅力不同凡响,连我这个从小吃螺蛳粉长大的都想来一碗尝尝。附图两张”
吃货们强大如斯,昨晚舌尖提到的食材一夜成了市场上供不应求的畅销品,提到的美食勤快的自己尝试烹饪,懒的和不会做菜的则直接下馆子,这也让没看过舌尖的人一脸懵逼,这个世界到底是肿么了?
自然的馈赠引起了千千万万人的共鸣,让人们垂涎欲滴的同时也流下了感动之泪,从舌尖上的神州到味蕾中的故乡,片中所展示的厚重感,体现了该片的独特性。
舌尖是一部充满温情的美食纪录片,有人想起了“家乡的味道”,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在外千日好,不如在家一顿饱。有人对小时候背得滚瓜烂熟的锄禾更加深有体会,食物来之不易,大家要学会珍惜才行。也有人升华到了“爱国主义”的境界,认为舌尖是神州人的骄傲!
在舌尖没有播出之前,网上还有不少质疑声,这些人认为一部美食纪录片不可能掀起社会潮流,认为林天宝这要栽一个大跟头。
由于林天宝站得高,所以大家对他的要求也高,举个例子,若是新人拿出舌尖,观众打6o分,同等质量,林天宝拿到的分数则是不及格,甚至连3o分都没有。
在观众们如此高要求之下,舌尖播网上评分高达9,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说明了神州美食文化博大精深,而舌尖并不是在空洞地宣传神州美食文化,而是从美食背后的制作工艺和生产过程入手,配合寻常小老百姓的生活,在情感上引起人们共鸣,这也让观众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一股名为“真诚”的力量。
正是如此,舌尖的评论才一面倒,就算有人敢抹黑舌尖,群众也不会被牵着鼻子走,当真以为群众是好唬弄的吗?
舌尖有别于一般的美食节目,不是精致的“烹饪教科书”,而是一部很难让人去批评的“美食纪录片”。
舌尖为什么能在一夜之间火爆整个神州大地?因为这片非常“接地气”,从自然的馈赠中,观众们可以看到该片聚焦在烹饪上的时间不多,更多的画面是在展现劳动者如何采掘和捕猎自然所馈赠的食材,通过一项项美食勾勒出不一样的神州,轻而易举地越了因地域、阶层和贫富造成的歧见,所以,舌尖让观众们取得了罕见的共鸣。
这不,舌尖才刚刚播完第一集自然的馈赠,观众们就期待了起了第二集主食的故事。
众所周知,南北主食有别,不知道舌尖要怎么给他们呈现主食的故事呢?
经过一夜期待,观众们迎来了舌尖第二集主食的故事!
让人倍感亲切的水墨画般片头过后,旁白哥用他那富有磁性的嗓音解说道:“神州,自然地理的多样变化,让生活在不同地域的神州人享受到截然不同的丰富主食。从南到北,变化万千的精致主食,不仅提供了人身体所需要的大部分热量,更影响了神州人对四季循环的感受,带给中国人丰饶、健康、充满情趣的生活。”
伴随声音,米饭、面条、大饼、馒头、包子、肉夹馍、粽子、饺子等南北主食在观众眼前一一划过。
主食的故事没有让大家失望,这一集和自然的馈赠一样,同样充满了神州美食文化的厚重感,以食物为载体,以人文温情打动人心。
在慢慢展开的食物画卷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不仅是诱人口水的饕餮美食,还有老百姓自内心的微笑。舌尖中,镜头对准的都是平凡的人和平凡的美味佳肴,而这些人做出的食物却戳中了人们的胃,这些人自内心的朴实笑容也戳中人们心中那方柔软之地。
毫无疑问,舌尖大火特火,第一天火爆整个神州大地,第二天火爆东亚三国,相信随着时间推移,舌尖点燃的这把火会蔓延整个亚洲,乃至全世界,让外国人都知道神州美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随着舌尖大火,引领神州美食新潮流,林天宝的手机也被大伙儿打爆了,道贺的人络绎不绝,纷纷恭喜他舌尖大获成功,不过贺卫翔在恭喜他的同时,还希望他抽空拿出一款原创手游。
原创手游么?貌似林天宝有好一阵子没有拿出新手游了。
看无防盗章节的小说百度搜索 云 来 阁,里面小说更新速度快、广告少、章节完整、破防盗